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四十二章 嚣张的二世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在固始县城那边的情况没有稳定下来之前,这10000多逃难过来的百姓,显然不太方便往县城迁移。
  
  于是考虑了一下后,杨尘决定留下李达和文贤胜率领三营,陪同这些百姓继续留在小杨村,同时负责维持秩序,以免生乱。
  
  他自己则带着二营、侦察营、辎重营、特务营、坦克战车营、特战大队,野战医院等部,向固始县转移。
  
  固始县有一大户姓秦,因为祖上曾今有人在清朝做过大官。
  
  所以秦家仗着势力,开始在固始县巧取豪夺,不断兼并土地,经过近百年的积累。
  
  终于成为了这座县城最富有,最庞大的家族。
  
  如今的秦家在这里,属于跺跺脚,整个县城都要地震的庞然大物。
  
  方圆上百里,基本上无人敢惹。
  
  这时的秦家,除了拥有丰厚的家底之外,更是拥有一支百人规模的私人武装。
  
  只不过,熟知其发家史的人都知道,秦家的繁荣,是建立在无数人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基础之上的。
  
  可以说,秦家数代人都欠下了累累血债。
  
  因为地处偏僻,天高皇帝远。
  
  财大气粗,实力强劲的秦家几乎把持了整个县城政务、军务等所有quanbing。
  
  现任秦家族长的儿子秦广平,更是固始县的县长。
  
  而秦广平的儿子,也是秦家唯一的嫡系子孙秦寿生,更是一个人渣败类。
  
  时常欺男霸女,杀人为乐,几乎是无恶不作。
  
  在这里,只要是他秦寿生看上的女子,不管是结了婚还是没结婚的,他都会带着手下一众走狗家丁们强抢回来,玩够了要么杀掉,要么卖进青楼。
  
  当地百姓如有人胆敢报官,必定会遭到极大的报复,轻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重则灭门!
  
  可以说,这秦寿生穷凶极恶到了极点,比起鬼子也不遑多让!
  
  秦家在固始的所作所为,早已经令当地百姓们怨声载道,只是因为惧怕他们权力和财力,百姓们大多敢怒不敢言。
  
  就在虎贲团剑指固始
  
  始县城,准备打土豪,伸张正义,开仓放粮救济百姓这一天。
  
  秦寿生这小色胚,还带着一窝犬牙手下,前往城北一个名叫马家村的村落,去强抢一个他前几天看上的年轻民妇呢。
  
  这年轻民妇,面容颇佳,年方20,刚刚生完孩子。
  
  不知何时,被秦寿生手下的爪牙发现。
  
  这些家伙为了请功,于是便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秦寿生这个色中饿鬼。
  
  不过,这民妇的丈夫,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出色猎手,武艺出众,qiang法了得。
  
  秦寿生好几次派手下去强抢,都没能成功,反而被他打的落花流水。
  
  于是,狡猾的秦寿生就改变的行动策略。
  
  不再直接强抢,而是派人一直潜伏在马家村,监视那猎手,以待时机。
  
  马猎户一家需要生活,除了种田,就靠他进山打猎补贴生活所需了。
  
  所以,马猎户自然不可能天天在家呆着。
  
  在家守护了几日,见没有泼皮无赖再来捣乱后,马猎户便带着弓箭,猎刀等武器装备,出门进山打猎去了。
  
  得知此大好消息,骚心荡漾的秦寿生便纠集了一批手下,大摇大摆的骑马赶到了马家村,开始公然强抢那民妇。
  
  马家村,乃至整个固始县的百姓,都听说过秦寿生这家伙的凶名。
  
  因此,尽管他进村强抢民女,也没有谁敢出来阻拦。
  
  能做的,也仅仅只是进山寻找马猎户,将这个消息尽快告知于他。
  
  说来也巧,可能是秦寿生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或者说,他坏事做绝,该遭报应。
  
  王贵奉团长杨尘之命,率领一营和骑兵营夺取控制固始县城。
  
  然后他又派赵德全率骑兵营为前锋,赵德全带着骑兵恰好从这个村子经过。
  
  当时,秦寿生一行已经把那美貌民妇抓到了手,正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得意洋洋、春风满面,打算将民妇带回去好好糟蹋。
  
  双方人马,在村外通往固始县城的道路上,撞个正着。
  
  “站住,你们是什么
  
  么人?”赵德全腰里挎着毛瑟手qiang,以及一柄三尺战刀,身穿少校军服,骑着高头大马,显得威风凛凛,见到对方,立即喝斥。
  
  这时,被秦寿生一行人bangjia的那名民妇,见状立即哭着求救起来:“长官,救命啊!”
  
  听到民妇的呼救,赵德全等人这才看到她。
  
  赵德全脸色一变,朝秦寿生一行人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这是在干什么?”
  
  秦寿生见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军容肃整,荷qiang实弹,虽然有些胆怯。
  
  但是一想到自己的老子是固始县县长,田家更是这方圆百里的土霸王。
  
  不禁腰杆子又硬了起来,一脸我是老大我怕谁的狂拽态度,蛮横无比的道:“老子们是什么人,关你们屁事儿?一群死丘八,滚一边去!”
  
  Ps:书友们我是作者董家老五,近期由于很多读者反馈找不到读书入口,现良心推荐一款免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