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二章 君子言出必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年人问及此事,杨延朗的笑容凝固片刻,越发苦涩。
  心头一震,少年人也猜测到其中有蹊跷。
  缓缓转过身去,杨将军沉默半响,似乎是不愿意回答这个问题,也不敢面对钟鸣。
  玲珑心思的少年人如何看不出来上将军作难,他沉声道:“杨叔父直言便是。”
  “你父亲他……于奉天城一战失踪。”
  “失踪了?”
  刚有欣喜之意的少年人如遇晴天霹雳,呆滞当场,半响才回神,喃喃自语道:“真如那算命瞎子所说,我就是孤独的命,再活一世也难见双亲?”
  这让少年人又想起来他前世的遭遇,便宜老爹收养自己不足两年便意外身亡。
  如今刚得知父亲的消息,却又是失踪的结果。
  难道说孤独就是自己的命运?
  自打转世之后,少年人心中人定胜天的信念越发动摇,他双手紧握绝响刀,虎口都被捏的发红而不自知。
  察觉到少年人没有了声音,杨延朗转过头来,恰好看到少年人眉头紧蹙,眼神游离的神情,上将军心生怜悯,忙开口道:“贤侄你不必痛苦,寻二哥之事我与大哥从未停歇,一有消息肯定会告知你的。”
  话虽如此,上将军自己说的都没有底气。
  奉天城一战有昆仑仙人参与,姬龙帝姬诚更是亲自出手对战徐乾刀,那一战姬龙帝指点江山画,引天地共鸣,地龙翻身震杀两万余军骑。
  八万大军,被姬龙帝一人逼退。
  徐乾刀只凭一人一刀,力战地龙化真身的姬龙帝,如何又能确保安危?
  当杨延朗和秦雄赶到的时候,已是横尸遍野,地裂深不见底的鸿沟百丈,立在悬崖边的只剩下这柄绝响刀,还有绣帕包裹的龙首钥匙。
  至今杨延朗回想起那一幕,仍是心有余悸。
  引得地龙翻身,一指划出百丈鸿沟,已然超脱人力可为,杨延朗不敢相信二哥还能在那种战局中活下来。
  失踪的说辞,杨延朗明知是骗自己的,可他仍要说给钟鸣听。
  总要给眼前可怜的少年人点希望,不让他活的那么痛苦。
  转念至此,杨延朗嘴里发了苦,心里又有了恨,他念及朝堂之上不肯作为,只是观望却不出手相救的那群假神仙,拳头猛然攥紧,用力锤在身旁的梁柱上。
  梁柱抖动,残砖破瓦噼里啪啦落下,激起尘土飞扬。
  自知是自己失神才会使杨延朗如此激动,少年人深吸口气,轻轻摇头道:“杨叔父何必如此,既然我父亲失踪,总有寻到的一日。”
  “这是定然!”
  这一刻,少年人安慰上将军,骗了自己也骗了上将军,上将军亦是如此。
  两人皆是苦笑,笑容中的苦涩只有自己知道。
  待到两人情绪都平稳些,杨延朗道:“贤侄,虽然二哥现在下落不知,但二哥对于新唐的功绩是无可磨灭的,你可有什么要求,尽管告知叔父。
  二哥戎马十数年,对新塘立下赫赫战功,足以封侯拜相。
  只要贤侄你提出来,无论是官职,金银珠宝,豪宅美人,只要你说得出,叔父一定替你讨回来!”
  念及朝堂之上那群涉政的神仙,杨延朗的言语间多了几分阴冷。
  “只要你想要的,即使叔父提着银龙枪上乾坤殿,也替你讨回来!”
  只言片语间又流露出杨延朗与朝堂的不合之意,冷静后的少年人何尝听不出来。
  想来,原为新唐三神将的上将军如今流落边陲,成为连名头都没有的边陲军骑校尉,其中经历肯定有许多心酸。
  杨将军并不似他的银盔白袍那般鲜亮,他心中定有难言之隐。
  上将军政途上不如意,少年人也没想给他添麻烦,笑了笑道:“杨叔父,小侄也没甚么大抱负,不想封侯拜相,也不想有万贯家财,只要能吃饱就很满足了。”
  杨延朗愕然,他已经准备为少年人回洛阳讨个世袭罔替的爵位回来,却没想少年人淡然拒绝。
  在钟鸣想来,既然能得知这幅身躯父亲的消息已经是意外之喜,不必再去多做计较。
  如果他真的要凭借徐乾刀的名头去讨金银珠宝,官职爵位,又是番大麻烦,而且眼前的这位杨叔父如此落魄,难说能有保住他的能力。
  少年人向来知足,活着就很好。
  去争些莫须有的东西,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岂不是得不偿失。
  “当真什么都不要,贤侄你莫不是想不出所需之物?”
  少年人依旧摇头道:“我没有想要的东西,今日能与杨叔父相认已经是莫大的欢喜,只求有一日再能寻到父亲,别无他求。”
  知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
  少年人的一番话让上将军感慨,他重新审视眼前的少年郎,才发觉自己的侄儿拥有寻常少年没有的睿智与平淡心境。
  长叹一声,杨延朗仰头望天道:“也罢,嫂嫂既然不想让你知道二哥的往事,大概就是想要你平淡过完此生,你不求,我也不讨,今后就让叔父陪你在这边陲小镇度过余生,倒也能护你下半生衣食无忧,保你周全。”
  “如此甚好。”
  少年人粲然,握紧手中的绝响刀,同样仰头望天。
  透过残破的瓦片,少年人只能看到天高云淡与升至半空的太阳。
  至于银盔白袍的上将军在看什么,少年人不知,他只知道这样仰头看天久了,脖颈有些累。
  少年人问道:“叔父,仰头这么久,你脖颈不累吗?”
  未想到少年人如此问,上将军朗声大笑道:“有点累!”
  “不如我们先行离开,站在破庙中看天虽然有意境,看久了却有些傻气。”
  “贤侄所言极是,那我们走?”
  麻衣少年与白袍上将军并肩向外走。
  两人已是熟络,便边走边聊,少年人道:“叔父总是称呼我为贤侄略显生分,不如叫我小钟,小鸣,村头有个姓李的木匠大叔总是称我钟小子,我也很喜欢这称呼。”
  上将军点点头,略加思索道:“确实如此,一家人随意些,叫你钟鸣便好。”
  两人走出破庙,孙龙虎立刻迎上前来,问道:“校尉大人,钟鸣小兄弟可是您要寻之人?”
  杨延朗笑着点头应道:“正是,本校尉此行不虚,回去你们通通有赏!”
  孙龙虎忙谢过杨将军,又转头向钟鸣笑道:“钟鸣小弟,你可还认得龙虎哥,还记得小时候你跟在我身后同去青冈山上玩耍?”
  少年人略微思索,确实对这位孙龙虎有印象,这不就是孙老头的儿子吗?
  孙老头常念叨自己的儿子被征兵前往沙场,一去不回,如今儿子衣锦还乡,钟鸣已经能想到孙老头正在村中与邻里如何吹嘘了。
  “好了,虎子先别忙着套近乎,你且去备马,接下来还有要事。”
  打断孙龙虎的话,催促他去备马,杨延朗转头问少年人:“钟鸣,接下来我想先去祭拜嫂嫂。方才在村中听闻嫂嫂已不在人世,我理应祭拜,你看如何?”
  短短相处,能看出杨将军是个重情义的人,这话符合他的性格,但钟鸣却不想如此。
  “叔父不忙祭拜家母,在此之前,小侄还有一事要办。”
  杨延朗面露惊异道:“何事要比祭拜亡嫂还要重要?”
  自古奉承百善孝为先的理念,祭拜在何处都是头等大事,在这个时代也是如此。
  少年人笑道:“活人的事情,淤泥村的分田事宜。”
  在钟鸣解释过淤泥村要分田的事情后,杨延朗频频点头道:“应人之事自要做到,君子言而有信,也罢,叔父便先陪你走一趟衙门,办好分田之事。”
  有杨将军一同前往,少年人自是求之不得,日出之时他还在苦恼要如何分得良田,而今有个七品校尉帮自己压阵,少年人底气十足。
  孙龙虎将白马牵来,杨延朗转头问钟鸣:“你可会骑马?”
  少年人尴尬一笑,“叔父,我并不会骑马。”
  “无妨,你且骑我的雪落,它有灵性,听话的紧,我再骑一匹便是!”
  于是在杨将军的力荐下,少年人被孙龙虎扶上落雪的马背。
  少年人尝试着摸了摸落雪的鬃毛,落雪只是摇头晃脑地打了个响鼻。
  孙龙虎在旁边摸摸落雪嘟囔道:“落雪,你可要照看好我这小兄弟,他是校尉大人的至亲之人,若是出了意外,定拿你是问。”
  “龙虎哥,你说话它能听懂?”钟鸣皱眉瞅着,总是不信马能听懂人话。
  却没想少年人胯下白马立刻打了个响鼻,晃动身躯,把少年人吓得不轻,抱紧马鞍的扶手不敢动。
  孙龙虎笑道:“你看,它这不就听懂了?”
  这匹名为落雪的白马确有灵性。
  少年人深以为然,再不敢出言不逊,看来这个时代还有许多不能以常识解释的事情。
  待到少年人在马上坐好,杨延朗乘了另一匹马,高声道:“城中衙门,走!”
  随后便是孙龙虎高喝一声“细鳞龙首军,前行!”,骑队从城西破庙而出,绝尘而去,前往城中衙门。
  这一路上少年人的心情颇为忐忑,时上时下,只怕被落雪摔落在地。
  前世也听闻不少古人从马上落下而被马匹踩成残废的事情,骑马是件危险的事情,旁人不论,对于当下的少年人来说是如此。
  庆幸的是落雪很听话,只跟在杨延朗的马后,骑队也故意减缓了行军速度,照顾初学骑马的钟鸣。
  当少年人熟悉骑马的感觉后,感受到初春的风在自己脸庞上拂过,他还有些享受。
  策马横刀快意江湖,这第一件事必然是会骑马,少年人在来到这里的三年后终于做到了。
  他很满足,在今日终于向这座江湖迈出了第一步。
  少年人胯下是骏马落雪,怀中横的是宝刀阎罗绝响。
  马有了,刀有了,距离策马江湖还远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