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二十四章 庆功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军收复双屿岛的消息传到定海县,县令贺仁坔直是惊喜不已。
  
      毕竟相较于宁波府其他各县,定海县受到双屿岛的威胁最大。
  
      这些海寇们时常劫掠沿海,定海县百姓饱受其苦。
  
      如今总督大人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了隐患,他如何能够不喜?
  
      他立刻命人着手准备庆功宴的一应事宜。
  
      参加接风宴的人选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除了定海县的文武官员外,本地缙绅、读书人的代表也必须遴选一遍,确保庆功宴的隆重。
  
      贺仁坔的前任便是因为一场接风宴被总督大人记住,这么好的例子摆在面前,贺仁坔照抄就好。
  
      当然有一人贺县令必定会邀请,那就是徐言。
  
      作为总督大人的忘年之交,徐言的分量显然很重。
  
      庆功宴有徐言在,贺县令心中便有底气。
  
      让贺县令感到欣慰的是,徐言对于他的邀请欣然接受。
  
      一应事宜准备妥当后,贺县令便带着众人出城迎接总督大人凯旋。
  
      约莫等了半个时辰,众人便看到远处驶来一只船队。
  
      这只船队十分庞大,竟是千帆百舸之巨。
  
      远远望去明军水师结为方阵,朱纨所在的旗舰在最中央的位置。
  
      光是这气势便是叫人叹为观止。
  
      随着明军水师船只相继停靠在岸,朱纨与卢镗先后走下船来。
  
      早已酝酿了半天情绪,演练无数次的贺县令纳头便拜。
  
      “下官定海县令贺仁坔恭迎部堂大人,诚贺部堂大人双屿大捷!”
  
      “贺知县请起吧。”
  
      朱纨心情显然很不错,抬了抬手示意贺仁坔起身。
  
      “多谢部堂大人!”
  
      贺县令起身恭敬道:“下官已经准备好了酒宴,还请部堂大人移驾。”
  
      朱纨点了点头,毫不犹豫的走在了最前面。
  
      ...
  
      ...
  
      庆功宴自然是在揽月楼。
  
      定海县不比苏杭那样的大城,大酒楼本来就没有几个,贺县令的选择着实不多。
  
      为了准备这场庆功宴,他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所有官员、缙绅代表、读书人按照身份地位严格划分了赴宴区域。
  
      能够前往三层顶阁的都是朱纨的心腹,至于定海县只有贺县令本人和徐言二人。
  
      庆功宴嘛,自然要把气氛搞得热烈一些。
  
      在朱纨讲话之后贺县令便命乐手吹奏起来。
  
      徐言就坐在朱纨右侧,比贺县令距离朱纨还要近一些。
  
      他见气氛酝酿的差不多了,便吟诗助兴道:
  
      “蛟川见君蛩然喜,虎须猿臂一男子。
  
      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
  
      时时戈艇载左馘,岁岁献俘满千百。
  
      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
  
      君相圣明日月悬,谗者亦顾傍人言。
  
      贷勋使过盛世事,威弧依旧上戎轩。
  
      君今耀镇狼山曲,云龙何处更相逐。
  
      春风离樽不可携,短歌遥赠亦自勖。
  
      与君堕地岂偶然,许大乾坤着两足。
  
      一度男儿无两身,担荷纲常忧覆泬。
  
      皓首期君共努力,秋棋胜着在残局。
  
      燕然山上石岩岩,堪嗟近代无人涘。
  
      与君相期瀚海间,回看北斗在南关。
  
      功成拂袖谢明主,不然侯王亦等闲。”
  
      一首长诗吟罢,满座皆是赞叹不已。
  
      “好一句‘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这不就是说的卢镗卢指挥佥事吗?”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这是言明袍泽之情大于一切啊。”
  
      “时时戈艇载左馘,岁岁献俘满千百。这是说咱们每年都能收获如此大胜啊。”
  
      席间众人议论纷纷,而朱纨却是注意到了另外几句。
  
      功高身危古则然,谗口真能变白黑。
  
      君相圣明日月悬,谗者亦顾傍人言。
  
      自古以来便有功高震主的说法。而奸佞小人往往会趁机向天子进谗言,颠倒黑白陷害忠良。
  
      虽然君父圣明,但难免会有被蒙蔽视听的时候。
  
      这虽然总体上讲是一首庆贺诗,但徐言却仍然在其中给朱纨提了个醒,那就是小心奸佞之辈嫉妒,向天子进谗言。
  
      这非但没有令朱纨生气,反而生出许多感慨。
  
      大破双屿岛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值得大为庆贺的事情。哪怕是朱纨本人都有些志得意满,情绪膨胀。
  
      这个时候徐言的这两句诗却是点醒了他。
  
      此事固然值得庆贺,但一定要保持戒备之心,万万不可被奸佞之辈钻了空子。
  
      看得出来徐言是真的为他好的,不然也不会冒着触霉头的风险在诗中提醒规劝。
  
      朱纨举起酒杯,冲徐言笑道:“以时,与本官同饮此杯。”
  
      一时间席间全部目光都落在了徐言身上,羡慕、嫉妒、不一而足。
  
      徐言连忙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部堂大人,学生愿意再做几首短诗为诸位大人助兴。”
  
      “哦?”
  
      朱纨显然很感兴趣。他对徐言的诗才一向很欣然,如今得了机会自然不愿意错过。
  
      他微微颔首算是默许。
  
      徐言酝酿了一番情绪,和声道:“学生饮一杯酒便赋诗一首,方才那杯不算,从这杯开始。”
  
      说罢他给自己倒满一杯佳酿仰脖灌下。
  
      “短剑随枪暮合围,寒风吹血着人飞。
  
      朝来道上看归骑,一片红骑冷铁衣。”
  
      一诗作罢,徐言将杯底朝众人亮了亮,继而又倒满一杯。
  
      “红油画戟碧山坳,金镞无光入土消。
  
      冷雨狂风春几度,定谁拾得话今朝。”
  
      再续一杯,徐言接而吟道:
  
      “无首有身祇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
  
      冯将老译传番语,此地他生敢再来。”
  
      这之后他连饮两杯,连赋两首诗曰:
  
      “旗裹金疮碎朔风,军中吮卒有朱公。
  
      更教厮养眠营灶,自向方槽喂铁骢。”
  
      “夷女愁妖身画丹,夫行亲授不缝衫。
  
      今朝死向中华地,犹上阿苏望海帆。”
  
      饮五杯酒,赋五首诗。徐言已是有了醉意,半醉半醒间吟道:
  
      “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茄。
  
      水落尚存秦代石,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