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80、再收宝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妈,我家建军是不是有信儿了?”
  “具体的倒没有……”
  “那是……”
  “哈哈,后天他们就都回来了!咱们县里会召开欢迎表彰大会!”
  “太好了!还有那两个……”
  刘大妈叹口气:“牺牲那两个?一个是南街老胡家的孩子,一个是七顶山乡的,可惜两个孩子了……”
  “是啊,都是烈士。”
  童建国恨不能立刻就告诉老爸老妈。
  可转念一想,不如给他们个惊喜,直接把老弟领回家来。
  和刘大妈分开后,童建国直接来到街里。
  这一年多以来,童建国几乎每个月都到首饰匠才东亮这里,看看他又收到什么好东西。
  但从春节前到现在,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太多,一直没抽出时间过来。
  这会儿,才东亮也已经升级换代了。
  他搬到南街的一个临街小房子里了。
  前面是店面,后面是住家。
  三中全会以后,整个南街也如沐春风,诞生了这样一批店面。
  有小服装商店、小百货商店、理发店、照相馆等等。
  商家有一大半是南方人。
  也就是东北人私下里说的小南蛮。
  改开前,乃至改开初期,东北都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
  这里的城市率最高,基础设施最完善。
  东北很多中小城市通自来水时,南方的一二线城市还在挑水吃。
  1978年全国GDP前十名,东北城市就占了四席。
  四大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跟直辖市不相上下。
  北方出典型,南方出效益。
  南方很多地区城市化率比较低,就业率低。
  老百姓早早自谋出路。
  在改开以前,就有不少老广、江浙一带的人开始往富庶的东北挺进了。
  像才东亮这样,先谦卑低调地隐匿在街头巷尾,哪怕被当地人戏称小南蛮,也只是“嘿嘿”一笑。
  随着改革春风渐渐吹来,他们也开始小荷才露尖尖角了。
  才东亮这个小铺子只有很小一个角落继续干他的首饰加工。
  剩下的卖的大多是日用小百货。
  像各种头饰、表带表链子、皮带等等。
  卖的东西比较杂,估计也没什么经营思路。
  但这会儿做生意的人少,他们东西也便宜。
  柜台前时不时有人光顾。
  童建国过来时,才东亮刚抽出时间吃饭。
  童建国特地没打扰他,躲在不远处等了会儿。
  但才东亮贼亮的大眼睛很快就发现童建国了。
  连忙放下碗筷站起来。
  “哈哈!伙食不错嘛!”
  才东亮吃的是两和面的面条,里面还能看到几根肉丝。
  “嘿嘿,家里带来的腊肉。”
  两人正寒暄着,一个女人抱着孩子从里面出来。
  “这是弟妹吧?”
  “嗯,这是我经常跟你说得童大哥!”
  “童大哥好!”
  童建国隐约记得才东亮有三个孩子。
  看那女人抱着的孩子也只比童建国的儿子大一两个月而已。
  “不会是老四吧?”
  “唉,又有多了张嘴。”
  童建国忍不住劝说:“我说老弟,四个够多了,别再要了。”
  “是啊,不能再要了。”
  两人寒暄着,走进才东亮的小家。
  认识才东亮这么长时间了,童建国这还是头一次到他的住处。
  他这个小家只有一个屋子,估计是房东的偏厦子,临街的一头打开了租给做小买卖的人。
  像这种临街的偏厦子一个月房租也得四五十元。
  相当于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房间窄小,既是卧室又是厨房,难免有些杂乱。
  这边放个盆儿,那边放个箱子,中间还生着炉子,铁皮炉脖歪七八钮从门上的窗户伸出去。
  就像一个歪着脖子的长颈鹿。
  其中两截还用铁丝吊在屋顶上。
  “老弟,你在屋里生炉子可得当心啊!”
  “嗯,前几天差点呛着。”
  才东亮说得呛着十有八九就是煤烟中毒。
  “你带着孩子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嗯,估计炉脖有点歪。”
  “炉子别跟当央放着,往门口搬一搬。”
  “嗯。”
  屋子里连把椅子都没有。
  才东亮翻了半天才从一堆杂物中找出把小板凳给童建国坐下了。
  他自己则拿出个包裹蹲在童建国面前打开了。
  眼下,童建国应该算是他的大主顾。
  不敢说靠童建国活吧,至少童建国能帮他挣出房租钱。
  两三个月没来了,估计又收到不少好东西。
  袁大头是少不了的。
  这回,才东亮还收了不少其它银元。
  像光绪元宝、大清银币、东三省银币、甲辰银币……
  估计很多都是他从老家收来的。
  除此之外,才东亮还收了不少铜币。
  像大清铜币、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光绪通宝等等。
  “嘿嘿,这些铜币我是瞎收的,就送给你好了。”
  “别啊,一码归一码。”
  “没花钱,别人给的,你就拿着吧。”
  童建国上一世不太懂古董。
  但他感觉这些铜币应该比袁大头更值钱。
  才东亮又拿出几个木器古董。
  一个多宝盒。
  看起来乌突突。
  质地坚硬,雕花也非常精美。
  “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木头,他们说是金丝楠木。”
  “嗯,挺好。”
  另外还有如意、貔貅等玩意儿,感觉也是类似红木范畴的东西。
  “妈的,我这玩意收的有点亏了……”
  “怎么了?”
  才东亮拿出一个类似玉雕一样的东西。
  “我以为是玉的,仔细看看又像木头。”
  童建国拿起来看了看,突然就想起一种叫做木玉的东西。
  这玩意可是极品啊!
  比阴沉木还值钱,一般的玉器也比不了。
  “好东西!我喜欢!”
  才东亮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
  两三个月没来,才东亮收的东西有点多。
  两人越来越熟悉了,彼此也都坦诚布公。
  才东亮收东西花了多少钱都直接告诉童建国。
  然后童建国给他加价百分之三十。
  这一把童建国就得拿出小两百块钱。
  20张大团结啊!
  点钱时,童建国都忍不住轻轻叹息了。
  才东亮立刻察觉到了。
  “不要这么多了,我少挣点就行了!”
  才东亮说着往回找钱。
  “别,别,拿着吧,你挣得不算多。”
  别的不说,光是这块儿树玉若干年后搞不好就得上亿。
  当然,眼下对童建国来说确实有点奢侈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