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021、规划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看老弟进入正常恋爱状态了,童建国又想起才东亮这边。
  才东亮每天忙着厂子的事儿,也不知道他个人问题解决怎么样了。
  上一次,苏书记给他介绍了一个全家下放的知青,据说彼此看得挺对眼,但才东亮比较忙,就把婚事暂时搁置了。
  中午吃完饭后,童建国就来到拉链厂,走进才东亮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很热闹,除了才东亮,还有一个女人和五个孩子。
  才东亮的办公室不像童建国那么宽大敞亮,装了这么几个人就显得有些拥挤了。
  看见童建国进来,才东亮连忙站起来,并轰着几个小孩儿:“起来,起来,给大大让地方。”
  “别!别!都坐着。”
  童建国过来按一按小孩儿的肩膀。
  那女的也站起来:“童总好。”
  “这是小姜吧?”
  童建国还是第一次见到姜卫红。
  虽然相貌一般,但神情举止、穿着打扮跟农村妇女大不相同。
  “是啊,他们过来看我,一起吃饭。”
  才东亮介绍。
  姜卫红作势要招呼几个孩子出去,童建国连忙阻止。
  “别,我跟小才出去溜达溜达吧。”
  “好吧,你们在这里吃着。我和童总出去走走。”
  姜卫红这才示意几个孩子坐下了。
  五个孩子,一个是她自己的,剩下四个都是才东亮的,看起来他们都挺听她的。
  既然如此,两个人啥时办事儿,或者不办事儿都不算个问题了。
  在车间溜达一会儿,才东亮汇报一下近期的生产进度。
  拉链厂刚成立时,只能生产很短的裤子拉链、靴子拉链、小包拉链。
  如今,拉链厂生产一米长的金属拉链都没问题了。
  像夹克衫拉链、大包拉链。
  “下一步咱们就要上制作尼龙拉链和树脂拉链的注塑机了。”
  “能牢靠吗?”
  童建国又想起裤子拉链绷开的那种无奈感觉了。
  “哈哈!我个人还是觉得短小的拉链更适合用金属的。但那种长的、大齿的拉链用尼龙的也相当不错。只要工艺过关了,还是相当牢靠的。”
  “柔韧性是不是比金属的更好些。”
  “是啊。金属拉链弯曲的话容易失灵,尼龙的就没事。”
  “那以后咱们的拉杆儿箱可以考虑用这种拉链。”
  “嗯,那要用双头拉链,我们再好好研究研究。”
  箱包厂的职工宿舍年初开建,眼下已经起来三层了。
  这职工宿舍在眼下是比较先进的了。
  因为它不是筒子楼,而是封闭的,一栋楼两个单元,一个单元20户,一层四户。
  最令童建国满意的是,楼里没有垃圾道。
  垃圾道是这个时期非筒子楼最令人恶心的设计。
  不管住在多高,楼道旁都有一个大铁盖子,拉开了直接往下扔垃圾。
  到了夏天,不论一楼的垃圾堆,还是各个楼层的垃圾铁盖子都臭气熏天、苍蝇嗡嗡的。
  还有一个设计是童建国建议的。
  这会儿的人家杂七杂八的东西多,各家各户在楼下都会有偏厦子。
  在童建国建议下,偏厦子设计到楼里了,就在各家各户门旁。
  其实,童建国是出于私心。
  反正偏厦子跟自己的房子紧挨着,到时候把偏厦子墙一砸、门一封,就跟屋子连起来了。
  三室一厅就变四室一厅了,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当然,你有想法,别人也得能造出来才行啊。
  还好,郭子他们那些东山村的建筑工们手头已经很熟练了,能很好执行童建国的想法。
  “童总,你看,咱们都是按照图纸建造的……”
  施工现场,郭子指给童建国看。
  “嗯,不过……”
  童建国看着那些工人们在脚手架上爬来爬去,工具和泥桶子也吊来吊去的,不由得皱起眉头。
  “怎么了,童总?”
  “这也太不先进了,有点危险啊。”
  “您说脚手架啊?”
  “是啊,都是些木头竹子的。”
  “可大家都是这种……”
  眼下的脚手架确实都是木杆子和竹筏子搭建的。
  升降机啥的都别想了。
  推车根本上不去,全靠敏捷的身手爬上爬下。
  其实,东山建筑队已经算不错了。
  起码架子搭的很结实,舍得用料。
  “没有那种铁架子的吗?”
  “您是说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好像是……”
  “童总您懂得真多啊,现在鹏城那边就用这种设备了,下一步咱们建筑队也会配备上。”
  “好!等咱们下一批居民楼建设时,还叫你们。”
  照这个施工速度,两栋楼到年底前后就该封顶了。
  最快到来年春天就可以入住了。
  是时候评定分数选拔户型、楼层、朝向了。
  分数按三个方面。
  一是本厂工龄,二是本厂股份,三是家庭成员。
  综合来算,老牛肯定分数最高。
  父女俩都在本厂,六个孩子,股份仅次于童建国、高岩、刘清涛三巨头。
  其次的就是童建国了。
  三个孩子、股份最多。
  老牛还担心抢了童建国的好位置,特地私下里来问他。
  “建国,你喜欢哪个楼层、哪个朝向啊?”
  “啥,你想跟我抢啊?”
  “不,不,我省思别抢了你的。”
  “怎么会呢?咱俩喜欢的不一样。”
  “是吗?”
  “你老实说你喜欢哪个楼层?”
  “我当然喜欢一楼把头儿的了。难道你不喜欢吗?”
  “我和我老婆喜欢稍微住高点。”
  “哈哈,那就好!”
  这会儿的人大多不喜欢住一楼。
  因为大家住平房住腻歪了,住楼房再住一楼,那跟住平房有啥区别。
  也就像老牛这些比较传统的农村人还比较喜欢一楼,觉得接地气。
  而且,从长远看,住一楼还是很划算的。
  两三年后,随着经济越来越发达,临街的楼房,又是一楼,那可吃香了。
  出租给人,或者自己干个小卖部,都能赚到大价钱。
  到时候其它楼层的人就看着眼红吧。
  童建国回来跟赵君商量一下,两人都觉得三楼不错。
  二楼光线一般,四楼五楼又太累人。
  “小偏厦子真能改进来啊?”
  “是啊,五六平米呢。”
  “太好了,三个宝贝儿都有房间了。咱烧液化气罐儿不用劈柴、煤块儿,剩下的杂物多打几个吊柜就放下了。”
  “是啊,四个屋子都铺地板,客厅厨房卫生间都铺地砖。”
  “墙上也铺瓷砖,要铺一米高。”
  “铺一米高多没意思,要铺就一直铺到棚顶!”
  “那得花好多钱呢。”
  “小意思!”
  房子遥遥无期,小两口就已经开始商议怎么收拾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