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五章 一念春暖花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峰、甲一!”
  方方正正的四个大字书写在金榜上,下面却是空空如也。
  古峰名讳独在第一列。
  “生不逢时。”有阅卷官看着其他还未批阅以及解封的考卷,低叹了一声。
  比都没比,就失去了名列第一的资格?
  若是让他们本人知道,恐怕谁也不会甘心吧。
  但命中如此,诸圣选案首,不甘心又能怎样呢?
  “第一已定,接下来继续批阅其他考卷!”
  县尊作为主考官,又吩咐道。
  “是!”众阅卷官恋恋不舍地放下了古峰的考卷,心中更是暗想。
  考试之后,一定想办法要将这样的考卷一字不漏地抄录回去,留作收藏。
  此文堪称科场时文的典范,珍藏下来就是以后家传的底蕴!
  以后家中弟子参加科举,这样的经典文章一定是要通读的!
  ……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心不在焉地选了符合各自喜好的考卷,开始翻阅起来。
  “竹为君子!此文有铮铮铁骨,意气不俗,文字精炼,真是难得好文!”一个面目方正的阅卷官手捧文气显化四方竹的考卷摇头晃脑道,但念着念着,他就说不去了,心中升起一阵怅然若失之感。
  “不愧是鹤相考卷,满布清贵文雅之气,内生风骨,有鹤立鸡群,不染俗气之姿,只是……”一消瘦阅卷官手持考卷,满脸遗憾。
  “只是什么?”方脸阅卷官心有同感,在旁不禁问道。
  “只是……只是还差了点意思!”消瘦阅卷官一时不知怎么具体形容,张了张嘴,最后到了口中却就变成了“差点意思”。
  一时两人相视无言,不约而同地叹了一口气。
  差点意思?
  何止是差点意思?
  ……
  科举之路,一步差就是步步差。
  北郭县在江南省中是文乡僻壤,算不得昌盛。
  这些问卷才气横溢,若是在往年,必然是妥妥的案首之选!
  可惜这一次他们遇到了一个自己绝对无法战胜,还未见面就已失败的对手。
  差了一点意思,可就差了许多。
  要知道案首之位,甲榜第一,更有着许多隐形的好处。
  此中蹊跷,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锦绣文篇在前,再看后面的文篇,虽然也算稀有,但吸引力大减,总觉得索然无味起来。
  但诸多阅卷官还是耐着性子,一一排列出考卷名次,抄录在金榜之上。
  “古峰,甲一!”
  “陈云飞,甲二!”
  “路名,甲三!”
  ……
  “张元济,乙一。”
  “李德真,乙二”
  ……
  甲榜在上,乙榜在下,在县尊亲笔书写下,一一誊写出来。
  等到完成,已是通宵达旦,天色大亮了。
  诸多阅卷官各个都是面带疲惫。
  “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我还要再誊写明晚的文会请柬。”县尊如此吩咐道。
  “是!”众阅卷官点头,并不意外。
  只因这早已是科举惯例。
  由文气选才,效率极高。
  一般是当日考试,第二日发榜,第三日举办童生文化。
  说是文会,其实却是拜师宴和谢师宴!
  主管官为座师,这是定下师徒名分的宴会,为北郭县少有的问盛事,到时候全县名流都会赴宴,将会无比热闹。
  只是县尊作为一县父母官,又是老迈之躯,誊写名录这些的苦差事本没必要自己来做。
  但这次却亲自动笔,可见他对今年的文会看重可。
  一切尽在不言中。
  众阅卷官相视一笑,各自离开,回去好好补觉了。
  ……
  天刚刚大亮。
  沉寂了一宿的北郭县猛然喧腾起来。
  “放榜了!放榜了!”
  一声大喝,满城震动。
  早晨的空气十分阴冷,但县学之外早已是人山人海,大量的考生和亲友挤在外面,把文院门口原本宽阔的场地挤得水泄不通。
  突然大门拉开。
  捕头手托金榜,面目严肃地走了出来。
  人群顿时沸腾。
  “这一次,我一定能得中!”
  “金榜题名,是我的!我的!”
  “前面的,帮帮忙,看看有没有我的名字!”
  ……
  一个个书生挤得头巾东倒西歪,斯文不在,满脸都是狂热。
  而一旁酒楼里,一群衣衫华贵的书生却是早早点了早宴,手捧酒杯,笑吟吟地看着远处吵闹的一幕。
  “陈兄,你才气横溢,谁人不知。看来此次案首非你莫属了!”
  “不错!请满饮此杯!”
  “玲珑学社的人都发羊癫疯出了局!恐怕陈兄也正愁找不到对手而失落呢!”
  ……
  一个俊逸清秀的书生被一群同伴围在中间,奉承不已。
  为首那书生面带浅浅笑意,似乎早已笃定,似早已成竹在胸。
  此次县试所做文章在他心中,实在是平生发挥最好最为得意的水平。
  往年考卷,他也都看过。
  自信这样的文章,就连中府试也是轻而易举,甚至院试也大有机会。
  区区县试,自然也能得中。
  若不是案首,那可真是说不过去了!
  吱哑!
  此时县学大门再次拉开,为首的捕头领着衙役,敲着锣鼓,飞也似地扑了出去。
  “满县唱名吗?第一个去的绝对是此次案首家!”酒楼里那些书生一个个正襟危坐,不自觉挺起了胸膛,眼睛却不禁地眼巴巴望了过去。
  无比希望那捕头去得是自家所在的方向,好提前去拦住,让自己在这些同伴面前好好露露脸。
  “咦?这捕头怎么去得是城东!”
  “那里都是平头百姓住的穷地方!”
  “我们没有人家住在哪里啊!是不是搞错了!”
  ……
  一群书生顿时面面相觑起来。
  气氛一时安静下来。
  突然觉得手中温好的酒也不香了!
  ……
  今天是放榜的日子,举县沸腾,但城东大部分都是往常模样。
  似乎这一切都与这边没什么关系!
  城东应试的考生都早早看榜去了。
  至于大街唱名,可是只有甲榜之人才有机会!
  一向都是住在城西、城北的大户人家子弟所占。
  寒门哪能出贵子?
  不敢想,不敢想……
  就在这时,突然一阵吆喝声传了过来。
  “什么声音?”
  众人停下手中的动作,惊愕望了过来。
  只见一个捕头昂首挺胸,领着一队衙役,手持榜单,敲锣打鼓而来,满街沸腾,面带笑意,大声喝道。
  “恭喜古峰古公子为高中县试第一,得案首之位!”
  “恭喜古峰古公子为高中县试第一,得案首之位”
  “恭喜古峰姑公子为高中县试第一,得案首之位”
  ……
  一声声吆喝。
  一群小孩子看热闹似地在后面和有模有样地喊着。
  家家户户开门,望着这城东难得一见的盛景,人群拥簇,渐渐汇聚成片,响彻在整个城东的上空、巷弄以及每个角落里。
  槐安小居中。
  古峰手捧一卷,正在晨读。
  当听到那还山呼海啸般的声音,他侧耳微微倾听,嘴角就露出了一抹笑容,看向了小院。
  不知不觉,那枯萎已久的老槐树上已经长出了浅浅的绿芽,星星点点的翠绿。
  心头忽地升起了一个微妙的念头。
  春天已经来到了,花开还会晚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