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四章 打不过告家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人,把皇上叫来。”太皇太后说道,她已经慢慢冷静下来,事情已经超出掌控,皇上公然和大臣争斗,这已经不能忽视了。
  朱祁镇坐在乾清宫暖阁里,悠哉悠哉的晃悠着双腿,吃着一种叫清心糕的点心。
  孔明和刘伯温坐在下首,王振依旧站立在朱祁镇身旁。
  小太监急匆匆进来报告,王振说道:“皇上,杨士奇三位大人已经去了东宫,拜见太皇太后。”
  刘伯温说道:“太皇太后这次只怕生气得很,皇上要小心啊。”
  孔明也不甘示弱,接口说道:“过一会儿太皇太后自会派人来传召,皇上得想好怎么应付。切忌不能背上不孝的名声,太皇太后说什么,皇上答应就行,至于答应以后的事,就看皇上了。”
  “朕知道,口头上答应认错,等回来以后,再大刀阔斧的办事。”朱祁镇说道,“刘伯温,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刘伯温笑道:“差不多了,请皇上拭目以待,看看我的手段。”
  “好!先说好了,要是干得不好,朕可是要生气的。”朱祁镇笑道,看了看孔明说道:“孔明,你也不要闲着,立马写几篇漂亮的文章出来,引经据典的驳斥缠足之事,然后朕命人四处张贴。”
  “是,皇上尽可放心。”孔明说道,对于自己的文采,孔明还是很有信心的。
  毕竟,他可是写出《出师表》的人啊!
  “皇上!”几名小太监前来,行礼拜见后说道:“太皇太后召皇上去东宫。”
  “好,朕知道了。”朱祁镇微微冷笑,可笑,打不过就告家长,这可是最让人鄙视的方法了。
  孔明说道:“只怕王振要吃点苦头了。”
  王振心中一凛,朱祁镇安慰道:“放心,朕会护着你的。”
  “多谢皇上。”王振说道,心中始终有些不安。
  朱祁镇出了乾清宫,坐上了御撵,小小的脸上,充满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沉重。
  三杨,真是让朕失望啊!
  看样子,朱祁镇在他们心里依旧是个小孩子,不跟你胡闹,找你家长好了吧。
  自从朱祁镇见识过这些非凡的轿夫以后,就迷恋上了这飞一般的感觉。每次坐轿都要求,快!快!
  快起来!
  于是,在轿夫的狂奔下,来到了东宫。
  朱祁镇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王振帮他正了正头顶上的帽子。
  朱祁镇迈开腿,在侍卫的呼声中走进东宫。
  “拜见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万安!”朱祁镇行礼拜见,没办法,他不了解明朝的礼仪,所以说来说去都是“万安”。
  “起来吧。”太皇太后说道,声音听不出喜怒。
  这皇宫里的女人,尤其是当过皇后的,都会有有着非凡的城府。更别说当过皇后、太后的太皇太后了。
  “皇上最近很忙吧。”太皇太后随意的问道,让人赐座。
  杨士奇、杨荣、杨溥起身向朱祁镇行礼,随后坐下。
  朱祁镇坐在椅子上,露出天真烂漫的笑容,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皇祖母,孙儿有三位杨大人辅佐,清闲得很。只是最近有些贪玩,没来向皇祖母请安问好,求皇祖母原谅。”
  太皇太后也笑了,柔声说道:“英哥儿最近在玩什么呢?我好久没听到有趣的事情了。”
  朱祁镇站起来行礼道:“求皇祖母恕罪,孙儿出宫玩了一两次。”
  “哦~”太皇太后依旧收了笑容,正色说道:“那皇上出宫,可有收获?”
  朱祁镇说道:“孙儿出宫,见百姓生活,市井百态,从而知道百姓生活不易。孙儿身为皇帝,一定要体恤百姓,爱惜民力,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
  杨士奇三人对望一眼,一齐起立,整了整衣袍,向朱祁镇行礼。
  杨士奇躬身说道:“皇上爱民如此,是天下百姓之福!”
  杨荣也行礼说道:“皇上年幼,就有此志气,真是我大明之福!”
  杨溥也跟着说了几句,“皇上少年英主,有贤君之风范。”
  朱祁镇还礼,小小的个子,却是有礼有节。
  三杨心中感叹,退朝后,小皇帝仿佛换了一个人一样。在朝堂上的趾高气昂,和现在的温和有礼,完全是两人。
  三杨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唯有太皇太后,能制皇上。
  太皇太后似乎也很欣慰,温声说道:“英哥儿能这样想,的确是我大明之福。只是孩子,你想着要休养生息爱惜百姓,为什么偏要禁止缠足,不让百姓安宁呢?”
  朱祁镇说道:“太皇太后,孙儿的做法,正是为了百姓,为我大明。”
  天地可鉴啊!我当然是为了百姓了!
  缠足什么鬼!
  完全就是恶政!****!
  太皇太后皱眉说道:“唉,你可知一道禁止缠足令,会害得多少人家鸡犬不宁。自古女子,就以缠足为美,大家闺秀必缠足。要说缠足是亡国之兆,只怕皇帝要先处置了我和你母后。”
  朱祁镇说道:“皇祖母!缠足之弊,孔明已经说得清清楚楚,孙儿也就不说了。孙儿只提一点,由于皇家、士大夫们鼓吹缠足,民间也争相效仿。农家妇女,一直是做农活的重要劳力,而缠足之后,妇女无法下田劳作,势必会增加农夫负担。我大明地大人多,有多少妇女缠足,就有多少劳力被荒废,因此造成农田歉收,耕地荒芜,农民穷困!这难道不是大事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我们皇室和朝堂官员身份显赫,一举一动,天下臣民都会效仿。为了一己之私,而导致妇女无法下田劳作,这样,真的是治国之道吗!”
  朱祁镇完全忘记了之前说好的,不管怎么样,都要乖乖听话。他过于愤怒了,开始大声辩驳起来。
  三杨都沉默了,居然觉得找不到话来驳斥小皇帝。
  太皇太后又惊又怒,惊的是皇帝居然有这般见识,说起话来有理有据。怒的是,一向在她眼里十分乖巧的孙子,继位不过四天,居然开始当面顶撞自己。
  大明以孝道为治国之本!
  所以即使长辈有错,身为晚辈,也绝对不能当面顶撞,甚至都不可以贸然提出。
  可今天,太皇太后好言劝道,9岁小皇帝居然大声反驳。
  这就是不孝!
  金英瞪大了眼睛,杨士奇三人也一脸惊愕,朱祁镇话音落下,就是一阵死寂!
  金英脑子飞快的转动,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才好?
  小皇帝当着众人的面顶撞太皇太后,现在局势已经僵住了,太皇太后也下不了台。
  怎么办?
  我该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