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九章 唯一的弟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蹇义死了,终年七十三岁,自会有人拟定谥号。
  朱祁镇出了蹇府,心情很复杂,说不上悲伤,也说不上郁闷,就是一种复杂的,无法言说的心情。
  “皇上,咱们还回去骑蛟吗?”小太监一脸兴奋,他脑子中还是想着刚刚朱祁镇骑蛟的一幕。
  朱祁镇只知道,这小太监是王振的弟子,长得眉清目秀,白白净净的,做事倒也还机灵。
  “你叫什么名字?”朱祁镇问道。
  “啊?”小太监啊了一声,眼睛睁大,一脸惊讶!没听错吧!
  伺候皇上四年了,皇上居然问他叫什么名字!
  “怎么!你连自己叫什么名字都忘了吗!”朱祁镇喝道。
  小太监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奴才叫曹吉祥。”
  “哼哼!”朱祁镇哼了两声,说道:“朕还以为你记不得了!”说完就上了御撵。
  曹吉祥愣住,站在一旁的王振也一头雾水。
  曹吉祥苦着脸,拉着王振的手小声说道:“师傅……这到底怎么回事啊?”
  王振也细细思索了朱祁镇刚刚的行为,只觉朱祁镇好像带着火气,无名怒火,难道是因为蹇义?
  曹吉祥的名字也没什么犯忌讳的地方啊,为什么皇上这么生气?
  任由王振想破头也想不到,朱祁镇完完全全不知道身边的人叫什么名字,只知道一个王振。
  朱祁镇上了御撵,独自坐着,一个大汉将军上了御撵,坐在朱祁镇身旁。
  朱祁镇眼神锐利,曹吉祥,好呀!
  原来这小太监就是曹吉祥!
  曹吉祥这个名字,朱祁镇可是一点都不陌生,造反的太监可不少见啊!
  胆大心细的曹吉祥,也算混得如鱼得水,能文能武,扶持明英宗重新登上皇位就是他。
  不管怎么说,一系列关于曹吉祥的故事,只能说明一点,这小太监有本事,可用。
  刚刚问曹吉祥的名字,倒是让朱祁镇灵光乍现,可以用这个方法,问清楚身边侍从的名字。
  回宫后,朱祁镇沉着脸,一脸的不高兴。
  王振等人心中不安,只能紧张的站着。
  朱祁镇说道:“全部排好了,从左到右,一个一个给我好好说!说自己叫什么名字,再说家乡,最后说自己擅长什么!都给我好好想想,想好了再说,别忘了自己叫什么!”他声音很大,似乎隐含怒气。
  孔明站在朱祁镇左手边,只觉一头雾水,不知道朱祁镇要干什么。
  王振站在队首,见朱祁镇瞪着他,连忙说道:“奴才王振,蔚州人,擅长使剑,射箭,轻功,诗书略通……”他说完后,看向朱祁镇。
  朱祁镇面无表情点点头,看向下一人。
  一直护卫在朱祁镇身旁的大汉将军说道:“臣樊忠,陕西人,擅长内劲、硬功、十八般武艺。”
  樊忠!
  原来这厮就是樊忠,说好的双锤呢?
  “臣锦衣卫指挥使刘勉……”,锦衣卫指挥使刘勉,正三品。
  刘勉相貌端正,大手大脚,一双眼睛精光四射,头顶云气黑红翻滚,显然是个高手。
  不知道刘勉和王振,哪个武功高一点?
  史书上记载,王振被樊忠一锤打死,这么说来,樊忠武功更高。
  总算了解身边的侍从了,至少知道了谁是谁,叫什么名字。
  “皇兄?”一个细微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朱祁镇抬头一看。
  只见两个小孩趴在门口,露出头来,看着朱祁镇,亮晶晶的眼睛一闪一闪的。
  “进来。”朱祁镇缓和了面部表情,招招手。
  两个小孩手拉手走进来,见暖阁中气氛有些严肃,都有些紧张。
  一个小孩,正是九岁的蜀童,另一个身穿孝服,秀气的小脸红彤彤的,他紧紧拉着蜀童的手,瑟缩着上前。
  蜀童拍拍他的手背,似乎给了他一点勇气,只见他大着胆子说道:“皇兄,你说过登极大典后,带我去玩蝈蝈。”
  皇兄?
  朱祁镇知道这小孩是谁了,先帝朱瞻基只有两个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
  这小孩就是朱祁钰,朱祁钰的母妃是罪身,不能入宫。所以朱祁钰8岁之前,都生活在宫外。
  朱瞻基死前,把朱祁钰母子接进宫来,求太皇太后照顾朱祁钰。
  朱祁镇笑了,招招手,蜀童和朱祁钰手拉手上前,站在他面前。蜀童一脸兴奋,朱祁钰有些局促不安。
  朱祁钰头上有一团小小的紫金色云气,王者之气。
  朱祁镇有些感叹,这就是朱祁钰,夺了皇位的朱祁钰吗?
  这一世,土木堡之败,绝对不会发生,所以,朱祁钰将是一辈子的太平王爷。
  “走,我带你去看蝈蝈,你可以挑几只玩。”朱祁镇拉起朱祁钰的手。
  “谢皇兄!”朱祁钰眼睛中陡然放出神采,紧紧的握住朱祁镇的手。
  蜀童这段时间一直跟着孔明住在皇城里,知道朱祁镇脾气很好,胆子也大了不少,也跟着两人去了。
  朱瞻基爱促织,天下闻名,所以他珍藏了许多极品蝈蝈。
  朱祁钰和蜀童各挑了几只蛐蛐,高兴的斗了起来,朱祁镇在一旁含笑而立。
  曹吉祥凑过来,轻轻说道:“皇上,刘伯温回来了。”
  朱祁镇眼神清明,清澈的眼睛,绽放出一种锐利的神采,看得朱祁钰愣住。
  “你们自己玩吧。”朱祁镇说道,上了御撵飞快走了。
  蜀童对此见怪不怪,继续拨弄蛐蛐,朱祁钰想了想,也低下头继续玩。
  “臣拜见皇上!”刘伯温行礼拜见。
  朱祁镇笑道:“免了,事情办得怎么样?”
  刘伯温说道:“一切顺利,江南的大儒都希望在皇上面前留个名号,几个大家族也开始限制缠足……”
  “很好,就等明天朝会了。”朱祁镇说道。
  蹇义的死,似乎对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造成了一些影响。
  早朝的时候,礼部呈奏,拟定蹇义的谥号、加封光禄大夫等事宜。
  杨士奇三人一直不说话,颇有些垂头丧气,兔死狐悲之感。
  当缠足之争再次开始的时候,杨士奇三人也依旧不瘟不火的站着,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显然是不打算再掺和了。
  孔明、刘伯温侍立在朱祁镇身旁,注视着一切,大臣依旧争论不休,最终请求朱祁镇拿个主意。
  朱祁镇说道:“缠足一事,不利百姓,不利生计,不利女子,不利国家。朕反对缠足,也绝不会允许女子缠足。自今日起,凡后宫选秀,不选缠足之女,缠足女子,一律不得进入后宫。民间亦不准倡导此等不良风气,凡父母逼女缠足,杖五十!”
  “皇上圣明!”这句话是杨士奇说的。
  满朝皆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