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一章 未改先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濙的轿子停在一座府邸门口,府邸前两个灯笼散发出昏暗的灯光,门口站着两个护卫,一个老头坐在凳子上打盹。
  护卫见小轿来了,推了推老头,老头猛然惊醒,跳起来吼道:“我家大人已经睡下了,有什么事明天再来!”
  老头口气很狂傲,毕竟他家大人,可是这大明朝堂上的老大,多的是这些小蚂蚱一般的人物来骚扰。
  胡濙声音低沉,“把这个给你家大人看。”轿子帘幕一掀,伸出一只白皙有力的手,手上是一片薄薄的纸条。
  老头惊疑不定的站着,只觉轿中坐着这人口气极大!
  四个轿夫冷冷站立,目视前方,一言不发。
  老头想了一会儿,默默走过去拿了纸条。他心里嘀咕着,要是这人是个骗子或是什么小官,一定要叫护卫暴打一顿。
  胡濙默默的等着,不一会儿,府门大开,府邸的管家忙不迭的跑来,一声声恭维,“不知道是大人来了,快请进,请!我家大人奉茶相侯。”
  轿子抬起,进入门中,守门的老头跪在地上一直求饶。
  胡濙入府,两人迎了上来,左边一人长长的白须,相貌清雅,一身素色锦袍。
  右边一人胡须灰白,相貌清癯,眉毛飞扬,比起旁人多了几分锐气。
  胡濙与他们见礼,右边那人笑道,“源洁,你来的时间,可比我们预计的要早一点,哈哈。”
  胡濙脸色不变,淡淡的说道:“来早如何,来迟又如何,都到这个地步了,早迟对我来说都一样。”
  这两人就是杨士奇和杨荣,两人知道周忱进宫面圣,还和小皇帝畅谈了一整天!
  从周忱进宫的那一刻起,杨荣就来找杨士奇,两人一边商量一边等消息。
  到了夜晚,杨荣断定,胡濙必然是第一个坐不住的人,必然会来府邸找两人商量对策。
  果然,胡濙才出宫就来了。可见胡濙有多受不了,有多不能忍受!
  杨士奇见胡濙不高兴,连忙出声说道:“源洁,我们等了你一整天了,去书房,我最近新得了一副东坡真迹,正要请你鉴赏。”
  胡濙依旧面无表情,淡淡的看了杨士奇一眼,杨士奇领路,三人并肩去了书房。
  周忱是理财高手,更是大明的改革派人物,他主张变革,一直被历任内阁大臣视为心腹之患。
  所以不止胡濙讨厌他,就连杨士奇、杨荣等人也不允许周忱坐大。
  本来内阁两分,现在胡濙主动来访,就是有意和杨荣、杨士奇合作,一起对抗朱祁镇。
  只可惜以前最为坚固的盟友杨溥被朱祁镇挖走了,而且看杨溥的架势,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
  三人商量了很久,达成共识,一是,强烈抵抗小皇帝的改革政策,尽全力阻挠。二是,争取太皇太后支持,一定要和太皇太后说明事情的严重。三是,找机会,看看能不能说服杨溥。四是,找人带话给孔明、刘伯温,说服为主,警告为辅。
  杨士奇长叹一声,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皇上年幼,不知此事凶险,贸然想改变祖制,整顿税收。唉,他还是太年轻啊!这满朝文武,就他孔明、周忱、刘伯温是明白人吗?大家心里都清楚,也知道问题所在,就算历代先帝,又何尝不知!可没人敢动,没人敢想啊!皇上,你……唉!”
  杨荣皱着眉头,“王安石变法如何?王莽改制又如何?此事的凶险不比缠足,缠足是小孩子家的玩意,敷衍着也就过了。可这赋税一事,才是真正的一碰就完。”
  胡濙冷哼一声,“他周忱有何本事,竟敢教唆皇上,迟早要杀了这祸国的奸臣!”
  杨溥下轿,心事重重的回府,他放声吟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何处求索兮?”
  黑暗中,有清亮的声音传来,有人拍竹相答,声音洪亮,“君不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杨溥摇头微笑,孙子杨寿缓步走出,形容俊秀,满脸豪气。
  杨溥笑道:“尽是小儿之言,太年轻!”
  杨寿上前扶住,说道:“祖父何必忧愁。”
  杨溥叹道:“暗流涌动,未改先乱,唉,如履薄冰,顷刻间就会破冰落水!”
  杨寿皱眉,似乎听懂了,似乎又听不懂,眼中有着深深的忧愁。
  朱祁镇站在乾清宫门口,眉头紧紧皱起,他呆呆的看着月亮,似乎要把月亮看出一个洞来。
  “皇上,歇息吧。”月奴儿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一件披风被轻轻盖在朱祁镇身上。
  朱祁镇叹了口气,揉揉太阳穴,很累,真的很累。
  “皇上!”王振悄悄走到朱祁镇身后,欲言又止。
  月奴儿乖巧的退下,朱祁镇转头。
  王振凑过去,在朱祁镇耳边轻轻说了一句话。
  朱祁镇眼睛大睁,他握紧了右拳,又轻轻松开。
  “杨溥呢?”朱祁镇问道,声音多少有些空洞。
  “杨溥回府后和杨寿说了几句话,现在已经睡下了。”王振说道。
  朱祁镇一甩衣袖说道:“叫孔明、刘伯温!”
  “是。”王振连忙吩咐下去。
  孔明和刘伯温很快就来了,三人坐在乾清宫暖阁。
  朱祁镇向王振点点头,王振上前一步说道:“胡濙在杨士奇府邸夜会两人,密谈一个时辰。”这就是他和朱祁镇说的话。
  虽然胡濙不让人跟踪,但架不住杨士奇府里有东厂的人。
  孔明和刘伯温似乎没有特别惊讶,刘伯温说道:“自从臣推荐周忱进宫开始,就已经料到会有这一天。”
  孔明沉默着,刘伯温站起来说道:“皇上,我大明赋税一团糟,牵一发则动全身,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孔明说道:“历代改革,无不是九死一生,商鞅分尸,王莽身死国灭,王安石被贬。就连当初汉光武帝如此英雄,也因为度田一事闹得天下叛乱四起,差点灭国。皇上一定要慎重!”
  朱祁镇皱起眉头,苦笑了一下,想不到,他只不过有个想法而已,就已经弄到众叛亲离,满朝抗拒!
  曾经,他豪气万丈的和张三丰说,“你有天地,我有大明!”
  可现在,他为了想要打造大明盛世,首先对抗的,居然是大明!
  对!
  如果朱祁镇要改革赋税、官制,那他首先要对抗的,就是整个大明!
  皇帝真的是至尊吗?
  真是个极其可笑的笑话!
  当了皇帝以后,朱祁镇才觉得处处被人掣肘,没有自由,权力也少得可怜。
  “皇上!”孔明突然大喝一声。
  朱祁镇被他震得一跳,惊讶的看着他。
  孔明上前,端端正正的跪下,“皇上,臣愿做皇上的王安石,臣愿一力承担此事,臣愿开万世太平,成君主之伟业!了却君王天下事,纵使身死又何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