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十六章 帝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皇太后朝后招招手,杨士奇上前拜见,“臣杨士奇拜见皇上,皇上万安。”
  朱祁镇看看太皇太后,又看看杨士奇,问道:“太皇太后给孙儿找的帝师,莫不是杨学士?”
  太皇太后笑道:“正是如此,也是太后建议,杨学士学富五车,精通《六经》,先帝在时,也经常称赞杨学士的文采。而且他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最适合做帝王之师。”
  朱祁镇行礼道:“谨遵太皇太后懿旨。”随后就向杨士奇行了拜师礼。
  杨士奇正色道:“皇上贵为天子,自当克己修身,研习儒家经典。臣有幸为帝师,自当尊奉先帝遗德,尽心辅佐天子。督导天子,乃臣之本分,臣必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太皇太后很高兴,又劝勉了几句,让朱祁镇一定要尊贤爱老,朱祁镇和杨士奇都恭恭敬敬的听了。
  太皇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好,那哀家就回宫了。”随后眼神一瞟,说道:“其他人也速速离开,不得打扰皇帝读书。”
  “是。”王振答应道。
  太皇太后扶着金英的手出宫,眼角看了朱祁钰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她突然想到朱祁钰的那个母亲,那个罪人之女。
  太皇太后朝后招招手,杨士奇上前拜见,“臣杨士奇拜见皇上,皇上万安。”
  朱祁镇看看太皇太后,又看看杨士奇,问道:“太皇太后给孙儿找的帝师,莫不是杨学士?”
  太皇太后笑道:“正是如此,也是太后建议,杨学士学富五车,精通《六经》,先帝在时,也经常称赞杨学士的文采。而且他为人正直,德高望重,最适合做帝王之师。”
  朱祁镇行礼道:“谨遵太皇太后懿旨。”随后就向杨士奇行了拜师礼。
  杨士奇正色道:“皇上贵为天子,自当克己修身,研习儒家经典。臣有幸为帝师,自当尊奉先帝遗德,尽心辅佐天子。督导天子,乃臣之本分,臣必当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太皇太后很高兴,又劝勉了几句,让朱祁镇一定要尊贤爱老,朱祁镇和杨士奇都恭恭敬敬的听了。
  太皇太后这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好,那哀家就回宫了。”随后眼神一瞟,说道:“其他人也速速离开,不得打扰皇帝读书。”
  “是。”王振答应道。
  太皇太后扶着金英的手出宫,眼角看了朱祁钰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不喜。她突然想到朱祁钰的那个母亲,那个罪人之女。太皇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锋芒,让那么一个女人留在宫中,的确不雅,对先帝的英名也是一种损伤。而且朱祁钰毕竟是皇家血脉,不能让那女人教坏了。
  金英明显感觉到太皇太后的手很用力,他知道,太皇太后肯定又想出手了,只是不知这次是谁遭殃。
  太皇太后走后,朱祁镇静静的看着杨士奇,嘴角带笑。他一抬手,行礼说道:“先生既为帝师,朕自当以学生之礼相待,请先生上座。”
  杨士奇拱手说道:“天子遵师礼,臣子遵臣礼,皇上上座,臣自当侍奉在侧。”
  朱祁镇笑道:“先生不必如此,不如我们一起坐吧。”
  杨士奇也笑了,说道:“谨遵天子之令。”
  王振命曹吉祥端茶倒水,自己则侍立在朱祁镇身旁,一副谦和恭敬的样子。
  杨士奇在来之前就做好了功夫,小皇帝不同寻常人,自己身为帝师,既要揣摩皇帝喜好,又要加以引导,将小皇帝引入正确的道路。想来那孔明、刘伯温也是靠了谄媚功夫,影响了皇帝的行为,自己要想得到小皇帝信任,必须先声夺人。
  杨士奇缓缓起立,神色肃穆,他朝天拱手说道:“元末大乱,我太祖皇帝揭竿而起,聚合义众,上抗暴权,下惩奸吏。率领正义之师,征战天下,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后有成祖、仁宗、宣宗,承太祖遗德,兢兢业业,治理天下,惠及四海。呜呼!先人遗德,后世之人片刻不敢忘,皇上英明持重,老臣常常感叹,我大明有幸,得此天子。必将恢弘壮志,百世不衰!”
  朱祁镇起身说道:“先生所言极是,先人宏志,朕自当遵从。”
  杨士奇笑道:“天子可知,打天下易,守天下难。以武功得国,却不可以武力治国。”
  朱祁镇问道:“敢问先生,何以治国?”
  杨士奇说道:“自当以德治国,以仁治官,以孝治民。”
  朱祁镇越过桌子,正色向杨士奇行礼道:“朕仰慕太祖、成祖,一心想做开明君主,请先生教我。”
  杨士奇捋须微笑,拿起桌上的一叠书,笑道:“治国之道,皆在书中。”
  朱祁镇也笑了,说道:“先生所言甚是,朕自当用心学习。”
  曹吉祥端上茶水,暗自看着朱祁镇的神色,果然是学得极其用心。
  杨士奇教,朱祁镇学,居然从头开始学习《六经》,六经为《诗》、《书》、《礼》、《易》、《乐》、《春秋》。朱祁镇虽然每每听腻了四书五经的大名,但从未认真学过,所以这一来,竟学得异常认真。
  朱祁镇聪慧异常,杨士奇也觉得孺子可教,一个月过后,两人关系飞速发展,一时间倒是师生相乐。
  太皇太后暗中观察了很久,终于觉得朱祁镇戾气已消,这一段时间下来,倒是学着杨士奇一言一行,洵洵儒雅,像个小儒生。她暗中思量着,是否让小皇帝重返朝堂,毕竟身为皇帝,也不可太久不上朝。
  眼看已是初夏,天气微微有些炎热,朱祁镇身穿常服,懒懒的靠在椅子上。
  王振小心翼翼的,小蝶端上一碗温茶,月奴儿不被杨士奇他们一干老臣待见,所以不能在乾清宫贴身伺候。
  朱祁镇问道:“先生呢?”
  王振说道:“太皇太后召见杨学士,询问皇上学习,先生一早就去了东宫。”
  朱祁镇淡淡一笑,也不知在想什么。他把玩着茶盏,突然问道:“胡青最近怎么没来?”
  王振说道:“回皇上,胡青她被胡濙大人送走了,据说是送去学艺。”
  朱祁镇皱眉,“去哪了?”
  王振说道:“不知道,两个月前就走了。”
  朱祁镇摇头说道:“走了好,走了好啊。”神情颇有些索然无味。
  王振见小蝶退下了,小声说道:“皇上,我听说杨学士此去,是与太皇太后商议是否让皇上上朝。”
  朱祁镇眼神定住,静静的看着桌上铺着的书籍。
  王振越来越觉得朱祁镇高深莫测了,明明小小年纪,却一点心思也不露。他心中暗喜,原来小皇帝依旧如故,只不过是更好的隐藏起来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