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13章 解密钜子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杨坚还是想的太美好了,他突袭银川城的计划,直接就胎死腹中了。

  原因十分的简单,天下聪明人又不止杨坚一个,所以防止敌人突袭王庭银川城,早在当年的顺王决定筑银川城的时候,就考虑到了。

  所以当杨坚进入了顺国境内后,收集了一些情报后,直接打消了这个不可能实现的计划。

  于是杨坚只好乖乖的进行他的原本的马贼计划,为此,他特地给自己的军队打出了“解放军”的旗号,意思是专门解放像他当年一样,沦为匈奴人奴隶的同胞。

  就在解放军在顺国境内闹得越来越大的时候,李承还在拼着他的金丹。

  李承如今已经完成了最关键的筑基阵法周围的形状,下一步便是将其包裹起来,同时构建新的“大脑”结构。

  回顾着脑海中存储的金丹结构图,李承注意到了金丹光滑的表面,一个想法便冒了出来:在金丹的表面,微雕上各种应用阵法。这样将来即使能够像仙侠小说里面的那样金丹离体,也能够有自保的战斗力。

  就在李承设计金丹表面的纹路时,突然就愣了一下,自言自语道,“我好想知道钜子令的秘密是什么了。”

  然后李承的神识直接聚焦在了钜子令的表面,放大之后,那些原本细腻的纹路,居然是一个个字高为微米级的甲骨文,李承根本就不知道当年墨子是如何做到的,只能肯定墨子绝对是依靠真气或者真元做到的。

  李承也是暗骂自己愚蠢,受到了《寻秦记》的影响,以为秘密就在钜子令的内部,然后一直卯着劲儿扫描内部,最近都在怀疑墨子是否是利用内部晶格的不同,排列出了密码记载信息,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真是阿库娅。

  现在回想起来,墨子留下的这个钜子令,保密措施十分的简单,那就是在没有显微镜的这个时代,只有功力足够了,才能调动足够的真气于双眼,然后看到钜子令上面的文字,真是简单有效的办法。

  李承是成也神识败也神识,若不是有神识,李承估计不会拿走这枚耗不起眼的钜子令,当然也不会一直盯着钜子令的内部不放,从来没有想到墨子采用的是超级微雕的办法直接留下了文字。

  好在钜子令足够的坚硬,这近千年下来,钜子令表面的文字也没有因为腐蚀磨损而缺失。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李承便开始抄录起了钜子令表面的甲骨文。对于甲骨文,李承还真没有什么研究,加上文言文的记录方式以及没有标点符号。李承表示,抄录下来的秘籍,它认识我但是我不认识他,完全不知道这一本甲骨文秘籍上,说的是什么。

  而且李承能够肯定,即使将这本甲骨文秘籍翻译过来后,看不懂的几率也是极大的。毕竟春秋时代的一些字的概念,放到现在早就变了。更何况李承根本不知道令牌上哪面是正,哪面是反。所以这本秘籍的内容,有百分之五十的概率,是从中间开始记载的,到了最后才接上开头的部分。

  贸然修炼的话,很可能就会变得跟《射雕英雄传》中的黑风双煞那样,空有《九阴真经》的秘籍,因为看不懂道家术语,好好的一门道家正宗的《九阴神爪》,愣是给练成了邪功《九阴白骨爪》:“不知经中所云‘摧敌首脑’是攻敌要害之意,还道是以五指去插入敌人的头盖,又以为练功时也须如此。”

  李承不想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梅超风,所以就准备将这本册子收藏起来。李承看着这本满是甲骨文的册子,心中恶趣味的想到:“若是我使用足够薄的高熵合金做书页,然后将这些甲骨文抄上去,配上七幅人体经络图,是不是就可以在封皮上写上《长生诀》三个字了?”

  最终,李承还是没有这么做,只是将这本不知名的秘籍收藏了起来。在李承的认知中,前人的知识是有一定的可取之处,但是不是代表着前人永远是最先进的。这是儒家的观点,所以不争气的后人弟子们一个个只能做青虫,然后反复神化孔老二这个死人给自己底气,真以为谎话说了一万遍就成真的了。

  虽然钜子令的秘密被破解了,李承还是不愿意将其交给墨家的。

  要知道李承在十五年前,发现达到先天圆满也无法破碎虚空,所以出山建立红云派的时候,就准备了一个“墨家归一”的后备计划。那个时候李承虽然持有钜子令,但是却不认识,不过李承有着充分的把握,能够将墨家的各个分支给强行拧在一起,为自己所用。后来李承从魏墨的典籍中,知道了钜子令就在自己手上,这“墨家归一”的计划就更加的有成功把握了。然而那时大徒弟皇甫进已经帮助李承找到了办法,所以这个计划就被放弃了。新笔趣阁更新最快https://www.biqusan.com/https://m.biqusan.com/新笔趣阁手机端https://m.biqusan.com/

  如今因为杨坚要一统天下,那么李承这个“老爷爷”一般的存在,就得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墨家归一”的计划,又再一次的被李承提上了日程。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