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五章 票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十五日,也正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林中上午的时候就收到《诡话》编辑部发来的邮件。

  通知他,《一封家书》已经入围中元祭征文前十名。

  这跟林中想象的不太一样,之前他看正文通知上面说的是中元节当天发布征文结果。

  却没想到这个结果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入围结果。

  其实之前过稿就代表入围了,所以林中其实早就知道自己已经入围,《诡话》现在的这个入围结果其实更多是公布给读者们看的。

  果不其然,上了《诡话》的官网之后就能看到首页有一个中元祭征文结果通知的消息,非常显目。

  点进去,能看到包括《一封家书》在内入围的十部作品书名。

  下面还有好几十条网友们的评论,不过大部分评论都是关于其中一部名为《第七只眼睛》的小说。

  【方大大又出新作了啊,期待ing】

  【听名字已经感觉很恐怖了。】新笔趣阁手机端https://m.biqusan.com/

  【预祝方大拿到征文奖。】

  ……

  看起来这位叫方不夜的作者还是小有名气的,已经有了自己的粉丝。不过应该不是什么特别出名的作者,不然也不会只有这么点评论。

  当然,其他作者,包括林中跟这位方不夜相比就要惨很多了,根本没有人提到他们的名字,偶有不是方不夜粉丝的网友也只是说一句对这次的征文很感兴趣之类的话。

  现在作品都还没有跟读者们见面,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

  林中也不是特别急,他现在纯粹就抱着平常心在看待这件事情,毕竟现阶段他是不缺钱的。

  省着点用的话,从徐晓娅他们那里赚的五万以及《一封家书》的稿费,够他用很长时间了。

  《诡话》的新一期明天就会发售,到时候是骡子是马就会见分晓。手机端一秒記住『m.biqusan.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而林中,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细雨》已经开始联排。

  把话剧排练比作制造业的话,那前面的排练就是打造零部件,现在的联排就是把这些零部件和合到一起去。

  到了联排,所有的东西就要上阵的,音乐、道具、服装甚至灯光都要像正式演出一样。

  因为前期的排练准备非常充分,所以《细雨》的联排进行得很顺利,林中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道具、服装、灯光上。

  《细雨》的场次都已经定下来了,这个月底连续三天三场。

  地点选在了大喜时代剧院,徐晓娅签了五天的场地,前面两天时间留给剧组进行最终彩排。

  《细雨》的票已经在网上开始售卖,票价不高,前场四十,后场三十。

  这种票价肯定是血亏的,大喜时代是个小剧场,满打满算也就能坐三百人。

  就算剧场坐满了人,票房也就一万块钱。

  这一万块钱,还要给票务代理百分之二十,剩下的钱别说是前期投入的成本,就是单场表演的成本都赚不回来。

  光是场地费,一天就得五千块钱。

  而且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上座率百分之百。

  事实上,在国内很少有话剧能做到百分之百上座率。

  一般上座率能超过百分之七十,那就是烧高香了。

  《细雨》做了一些宣传工作,但是并没有投入太多,开始买票到今天过了三天时间,才卖出去两张票,暂时收入六十四元。

  林中没有被这些事情扰乱心思,还是有条不紊地带着演员们进行排练,他要考虑的根本不是票房的事情,对他而言,只要能把《细雨》排好就行了。

  徐晓娅好像也没有太考虑票房的事情,不然她也不会把票价定在三四十这个档位,一个注定会亏钱的档位。

  国内很多人都抱怨话剧的票价太贵,普通的一场话剧票价也得一两百,如果是些知名的剧组,能达到七八百甚至上千。

  一般人根本就看不起。

  但是剧组也没有办法,毕竟话剧跟电影不同,它是演一场就要一场的成本,而且成本还不低。

  像《细雨》这种不算成本高的,单演一场的成本也至少有个两三万,如果是到一些大剧场演,这个成本还得翻倍。

  据张重猜测,除去公司的租金,徐晓娅他们已经为这部话剧投入了四五十万。

  就算《细雨》后面开始赚钱,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赚回来。

  ……

  临近演出的那几天,《细雨》的票房忽然暴涨,第一场戏一下子又卖出去了八九十张票,总共卖出去的票直接上到了三位数。

  后来林中一问,才知道是演员们自己买的。

  他们买票的目的是想让自己的亲朋好友们过来看看他们的演出。

  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第一次演这么正规的话剧,而且他们也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部话剧真的很好,所以就希望亲朋好友们能来见证他们的成功。

  听到这个消息后,徐晓娅让演员们以后不要再自己买票了,如果有朋友想看,可以从公司这边拿点赠票,她也不想从演员们那里赚钱。

  到了最终彩排的时候,距离第一场正式演出只剩下两天的时间,徐晓娅算了一下,除了演员们自己买的票,第一场戏总共卖出去了大概三十多张票,票房可谓非常惨淡。

  不过徐晓娅看起来似乎还挺开心的,因为这三十多个人可是实打实的观众,而是不是像之前那样都是请来的托。

  最关键的是,现在排出来的《细雨》已经完全超过了她的预想。

  回想起一个多月前,她被那个骗子导演忽悠排出来的戏,徐晓娅感觉真是不堪回首。

  两相对比,以前那个版本简直不堪入目。

  这中间固然有剧本修改的原因在,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那个导演的问题,在林中旁边混了这么久,徐晓娅甚至认为现在的自己来排这个剧都能比当时那部要好——很多。

  这段时间她所获得的东西,绝不是那几十万的成本可以比的,所以,对于票房的惨淡,她并没有多沮丧。

  而且她坚信,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好,因为她对《细雨》有着充分的信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