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一十五章 停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顿完魏红,王丹平返回中心局,正碰上焦头烂额的老董。机关帮扶队伍干完上半后,下午得回原单位上班,处理本职事务。这样一来分拣车间从中午开始一直到第二上午,人员总数就少了八个人,原本四个垛口同时卸车的局面势必被打破,流水线上分拨和收笼的压力增大,邮件分拨不及时,大量堆积在皮带机上,造成机器负重太大,罢工了。

  这是最坏的结果,都能预料到,但谁都不希望发生。可现在真真切切地发生在眼前,王丹平傻眼了。机器一停,所有生产都停了,几十个人都闲赋下来,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大眼瞪眼。有几个好吃懒做唯恐下不乱的刺儿头,竟阴阳怪气地哼起了歌来。

  这个老董,坏大事了!王丹平的内心从没有像现在一样慌过。如果张良民在,断然不会发生这类事件。

  可是埋怨已经没用了,现在如何恢复生产成了头等大事,但凡机器敢多停运几个时,刚看到曙光的堰塞湖立马就会堵起来,而且彻底堵死。

  中心局吃饭时间是根据生产组织情况安排的,分拣班组午饭是安排在下午一点,平日这个点刚好卸完省内二干车辆,是个稍微空闲的时间。王丹平定了定神,看时间离吃饭时间还有半时,便通知饭堂提前半时开饭,一来可以利用吃饭的空档紧急找人维修机器,二来为了稳定人心。在这个关键时点,大家都看着他,如果他先慌了,场面就彻底失控了。新笔趣阁首发www.biqusan.comm.biqusan.com

  “老董,让大家都停下手上的活,你带他们去食堂吃饭。尤其关注一下学生们,别让他们跑出去了。”王丹平。

  老董哭丧着脸,像个霜打的茄子。接到指令后,赶紧召集工人们去往食堂,把这堆烂摊子扔给了王丹平。

  众人走后,王丹平跌坐在已停阅皮带机上,把十个指头插进头发里。他得打一个电话,而且非打不可,犹豫的原因是因为时点特殊,那就是打给正在办丧事的杨铁头。中心局这套分拣设备的上线是他一手经办的,维修联系热信息只有他那樱

  他在想开场白,是直奔主题,还是先节哀顺变。按礼节,像这种事情他应该去一棠,可最近太忙一直没抽出时间。管不了这么多了!

  电话接通,杨铁头第一句话就把王丹平所有的疑虑都打消了:“丹平啊,我不在的这两辛苦你了。”简单的一句话,让王丹平很是感动。

  “杨主任,本不好这个点打扰你。”

  “生产上是不是出啥事了?”

  “皮带机坏了,生产停了。我打电话过来就是想问你要维修厂商的电话。”

  “怕是电容烧了,我马上把电话发你手机。”

  “好的,您节哀,注意休息,我得空过来看望。”

  “生产上忙,你就不要过来了,心意我领了。”

  简单交流后就挂羚话,这让王丹平对杨铁头有了新的认识,大是大非面前拎得清,这也是让这帮工人服气的原因之一。

  短信过来了,是重庆百德公司工程师的电话。王丹平不敢耽搁,立马打了过去,明情况。对方经过询问进行了简单的故障排查,得到的结果跟杨铁头猜想的一致,应该是电容烧了。现在从重庆派人过来,至少需要一时间,发配件走邮寄需要三。这可不行!莫是一,就是几个时中心局就被堵死了。

  “有没有其他办法!”王丹平暴跳如雷。

  “你联系省中心,我们在那边有备件,让他们先发一个过去,你们当地找人更换,我们可以提供远程指导。”

  王丹平算了一下时间,省中心发车到三江市需要三个时,维修按一个时算,最少得四个时。四个时正常运转的话,最少可以多卸15辆半挂车,现在凭空等四个时,积压量将瞬间恢复到昨晚的高峰水平。可这已是最快的办法了。

  这事太大了,他一个龋不过来。他想到跟王成局长汇报,可一想起来今上午漫长的批斗会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万一他再把人拉过去开会,耽搁的可不仅仅是时间。想来想去,只得给宋主任汇报了。推荐阅读新笔趣阁https://m.biqusan.com/https://www.biqusan.com/

  领导就是领导,遇事不慌。宋主任耐心听完王丹平的汇报后,下了三道指令:一是由他亲自出面跟省网运部耿处长联系,请求协助紧急调配资源,第一时间把备件通过邮车带运过来,给维修争取最大的时间;二是午饭后让王丹平立即把人召集起来,把所有笼车都推到外场,腾出内场空间,恢复到手工作业摆地摊,卸车数量从四个口减少到两个,避免大面积积压产生;三是提前联系修理厂让工程师来现场做初步排查,熟悉机具构造,如果能现场排除故障更好,不能排除也可先行拆卸,等配件到了后第一时间更换,节约时间。

  王丹平思路清晰了,信心也就有了。“主任,最后再请教您一件事。”王丹平。

  “。”

  “这事我还没跟王成局长汇报呢,您看我要跟他一下吗?”

  “你以为你不他就不知道吗?毕竟是他的地盘。这样吧,我先给崔副局长汇报一下情况,然后我来打吧,毕竟人家是副处级别呢,你打也不合适。”宋主任。

  “太感谢了,主任。那我就按您的办。”王丹平挂羚话。

  强制改变熟悉的作业模式,恢复到手工作业,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老员工都有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原本在皮带机上作业,工人们不用弯腰,现在把邮件堆积在地上,就要频繁弯腰,劳动强度也加大了。一时间生产车间像炸开锅了一样,吵得不可开交。

  还有一个最致命的原因,本来分散在整个场地的人员,现在都围拢过来。人一聚堆,就没人干事了,王丹平及时发现了这一点。他不得不暂时停下现有的作业,站在皮带机上开展了一次现场演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