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四章:我不会作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孤鸿淡淡一笑说道:“齐王殿下所言极是,听说范建是士林新秀,自然不能做如此有辱斯文的事情。”
  “至于赌约,承诺,都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士子都是要做大事的人,何必在乎这种小节呢?”
  齐王脸色铁青,眼神逐渐犀利。
  就在此时,蜀王夏青站起身来,大声笑道:
  “叶神医此言差矣,我朝最重承诺。父皇更是谆谆教诲,要我们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
  “说出来的话,就一定要实现。如若不然的话,又怎么在士林立足呢?是不是这个道理啊,大哥?”
  蜀王的话,让叶孤鸿眼睛一亮,然后眼神迅速恢复正常。
  他今天来这里,就是想看看,蜀王有没有亮剑精神。
  如果蜀王不敢站出来说话的话,那么接下来,叶孤鸿绝对向大皇子赔礼道歉,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然后,他将会远离蜀王,迅速发展商业,然后准备远离大兴。
  因为如果蜀王如果连这点魄力都没有的话,足以证明他烂泥扶不上墙。
  叶孤鸿绝对不会在这种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而这一次,蜀王的反应,让叶孤鸿颇为满意。
  先有叶孤鸿,后有蜀王。
  尤其是蜀王搬出了夏皇,更是让齐王夏承宗无言以对。
  他不能,也不敢在众人面前,公开反对夏皇的话。
  齐王夏承宗,深深地看了叶孤鸿一眼说道:“你很好!”
  叶孤鸿从容地说道:“多谢殿下夸奖!”
  夏承宗哼冷了一声,一甩手,径自下楼而去。
  范建就是他身边的狗。
  而现在,他被蜀王挤兑,无法保全范建。
  难道还要留下来看着犯贱受辱不成?
  这一次,范建受辱,对他的威信,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夏承宗也没有料到,原本人畜无害的六弟夏青,竟然转手就捅了他一刀。
  当然了,他并没有想过,其实是他放出身边的狗先咬人的。
  如果是叶孤鸿败了的话,那么叶孤鸿一定会被他逼着,脱光衣服在地上学狗趴。
  实际上,是他先亮剑,夏青只是反击而已。
  夏承宗一走,南宫杰哈哈笑道:“范建,愿赌服输,既然输了,就乖乖的履行你的赌约吧?”
  “如果你不愿意的话,我不介意找人帮你做哦!”
  范建双眼血红,几欲吐血。
  他心里十分清楚,他已经成为了弃子。
  回到家族,也不会有他的立足之地。
  现在,既然六皇子已经下场,那么他根本就逃不掉。
  既然如此的话,还不如,索性光棍一点好了。
  想到这里,范建狂笑道:“愿赌服输,今日我认栽!希望你们,以后不要落在我手里。”
  说罢,范建猛地将身上的衣服,几把撤下。
  很快,身上就不着片缕。
  现场的哪些才女,不由发出一声尖叫。
  连忙捂着眼睛,背过身去。
  而范建,直接走到一根柱子前,倒立。
  然后,废了半天劲,范建才嘘嘘出来。
  恰好此时一阵风过,精英的液体在风吹之下改变轨迹,洒下一连串的水滴。
  而无巧不巧的,正好落尽范建的嘴里。
  “呸!呸!”
  南宫杰不由大笑道:“哇哈哈哈,范建,你竟然嘘嘘到自己嘴里了?真是太厉害了!”
  噗!
  范建摔倒在地上,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胡乱将衣服套在身上,将头发打乱,遮住面孔,低头向楼下疾跑。
  咕咚咚咚咚!
  在楼梯上,范建一不留神,直接滚落下去。
  现场的士子,脸上无不流露出惨淡之色。
  范建这辈子,完了。
  这就是站队的后果。
  夺嫡有风险,站队需谨慎。
  现场的气氛,不觉间凝重起来。
  这时候,二皇子鲁王夏云起身说道:
  “今天这诗会,倒是妙趣横生啊!”
  “不过呢,诗会诗会,自然是以诗会友。不要让这些俗事,扰了我们的雅兴。”
  “接下来,不如确定今日的试题,开始作诗。”
  今日,老六居然向老大捅了刀子。
  二皇子自然是喜闻乐见的。
  他们俩,斗的越狠越好。
  而二皇子素以文采出名,甚至隐隐有皇城第一才子的美誉。
  当然了,这真的是美誉,因为都是他身边的一群人捧起来的。
  而每一次的诗会、文会,就是他刷声望的手段。
  每一次的诗会,他的诗作,只要是才女林幼薇不曾到场,基本上就是他的魁首。
  接下来,很快就有士子,确定好了今天的诗体。
  登烟雨楼。
  在烟雨楼上举办的诗会,试题是登烟雨楼,这个是真的切题。
  接下来,一干士子,开始皱眉苦思起来。
  而叶孤鸿和南宫杰,则是被蜀王夏青叫到自己身边。
  叶孤鸿饶有兴致地看着黄河奔腾到海的壮阔景象,怡然自得。
  夏青忍不住问道:“叶先生真是才思敏捷,一首诗作,完全不假思索啊!”
  叶孤鸿微微一笑说道:“殿下想多了,我压根就没准备作诗。”
  “寻章摘句,并非我之所长,就不再这里班门弄斧了。”
  夏青深深地看了叶孤鸿一眼,转身琢磨诗作去了。
  对这位叶神医,夏青觉得自己完全看不透。
  对这种诗会,叶神医似乎极为不屑?
  不过叶孤鸿可以不作,他却是不能不作。
  接下来,开始有人书写诗作,然后上交。
  诗会,有十个专门的裁判,由他们定出名次。
  这是个裁判,不一定每一次都全到。
  但是一次,通常都有五六人在场。
  这几个裁判,对上缴的诗作,开始进行评判。
  随着上交诗作的人越来越多,也有许多士子,加入了评判的队伍。
  当然了,在叶孤鸿看来,就是一群人在互捧臭脚,相互吹嘘而已。
  当二皇子夏云的诗作书写完毕之后,这种吹嘘,达到了高潮!
  “妙极,妙极!殿下这首诗,当能流传千古啊!”
  “这首诗,实在是绝妙!”
  “独有黄河水东流,这是传世之句啊!”
  夏云优雅而从容,享受着众人的吹捧。
  接下来,他走到叶孤鸿身前,询问道:“叶神医的大作,何不念出来,让我们欣赏一番?”
  叶孤鸿谦虚地说道:“殿下珠玉在前,在下不敢献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