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七章村民百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鲁班七十二榫卯,一共分为面与面的结合,点结合,构件组合三大类。
  七十二榫卯,也只是一个虚数,就像古人喜欢用四十九,八十一等数字来形容某些事物的数量一样的道理。
  真正的榫卯结构又何止七十二种,经过千年演变发展,如今榫卯结构足有一百多种。
  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任他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最初的七十二榫卯。
  七十二榫卯,真正利用在家具上的榫卯,也不过是三十三种,寻常木匠学徒能够学会十几种榫卯结构,就早已经可以出师。
  所以,张英杰听到儿子会二十多种榫卯,心里那个高兴。
  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儿子!
  看看,看看吧!
  你们都说我惯着儿子,惯不出好,将来肯定没出息。
  我儿子当学徒不到半年,就学会了二十多种榫卯,画的图纸比他老子画的都好。
  这样的儿子要是没出息,那你们的儿子叫什么?
  废物?
  张英杰高兴的脸上的褶子都开了花。
  “三舅,虎子还会雕刻!
  昨天虎子喝醉酒,拿萝卜雕刻了一只黄河鲤鱼,要不是颜色不太对,看上去就像真的一样!”董建军又在旁边补充了一句。
  气的董耀宗狠狠瞪了自己儿子一眼,没点眼力劲!
  没看到你三舅胡子都快翘天上去了?
  你还添油加醋!
  “虎子你还会雕刻?跟随学的?”
  “跟您啊!我平时看您雕刻,自己学的!
  没事的时候,拿泥巴摆弄着玩,慢慢的就会了!”张俊平嘿嘿笑着解释了一句。
  这个倒不是张俊平瞎编出来的,这个年代哪有什么玩具。
  尤其农村的孩子,泥巴就是最好的玩具之一。
  张俊平也真是有点天赋,以前用泥巴捏的小汽车,小房子很受小伙伴的欢迎。
  他没少拿泥巴和人换零食。
  “姐夫,晚上叫上我姐,去我家吃饭!
  咱们兄弟俩好好喝两杯!”张英杰哈哈大笑邀请姐夫去家里喝酒。
  显摆的意味非常明显,谁让以前说他惯孩子惯不出好,这些话董耀宗说的最多。
  现在儿子有出息了,自然要让姐夫好好看看。
  当然了,姐夫家的几个孩子也都有出息。
  两个儿子一个中专生学医的,一个退伍兵,两个女儿,一个技校生,分到了粮所,一个还在上高中。
  “行啊!你们大家也都去!虎子有出息,不光把家具厂的欠账要了回来,还接了个大订单,必须的好好庆祝庆祝!”
  董耀宗自然也不是善茬,顺势把大队书记和另外一位民兵队长一起叫上。
  一是大家有难同当,大家一起去看张英杰显摆。
  二是把几个酒篓子叫上,让自己这个小舅子好好肉疼一下,让他显摆。
  要是以前,董耀宗自然不会这么做,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有了一百万的订单,喝顿酒还喝不穷小舅子。
  要知道,家具厂是村集体企业,全体村民都有股份在里面。
  其中,最大的个人股东就是张英杰,他以设备和技术入股,一个人就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
  家具厂现在用的电刨子,电锯,开木材的带锯锯床都是张英杰从城里带回来的。
  金河大队才占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其他人一起分剩下的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所以说,张俊平的父亲才是家具厂的大股东,这一百万赚的钱,有百分之二十五归张俊平的父亲张英杰所有。
  区区一顿饭,还真是吃不穷他。
  “爸,姑父,喝酒的事先放一放,先给大家伙把工资发了吧!
  都好几个月没发工资了,家里估计都等着用钱呢!”张俊平提醒父亲和姑父还有更重要的事。
  “对,对!
  发工资,发工资!
  那谁……大山!你去广播一下,让大家都过了领工资!”
  “唉!
  我知道了五叔!”
  张俊山答应一声,不一会外面大喇叭上就响起张俊山的声音。
  “家具厂的职工注意了!家具厂的职工都注意了!
  都到家具厂来集合,发工资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
  “她婶子,喇叭上喊的啥?”
  “家具厂发工资了!”
  “真的?发工资了?家具厂有钱了?”
  “虎子还真有本事!这才几天,就把钱要回来了!”
  “那是,你没看见,这些天,天天大卡车往村里运木头!
  那都是虎子要回来的!”
  “哎呦,当初虎子说要当厂长,我还寻思着,这下家具厂彻底完了!
  没想到,还真把钱要回来了!”
  “太好了!我正愁呢!我家小军说媳妇还差点钱!
  这下好了!”
  “虎子小时候看着就聪明,果不其然,长大了也有本事!”
  “要不怎么说三岁看老呢……”
  “什么,我看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以后怎么样,谁知道呢!”
  “就是,张英杰刚回来的时候,家具厂也挺好,后来还不是黄了!”
  “我看也是,家具厂长不了,老农民不好好种地,办什么工厂?
  简直就是瞎胡闹!”
  村里四千多口子人,想法自然不一样。
  虽然家具厂所有村民都有股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在家具厂上班。
  能到家具厂上班的毕竟是少数。
  那些不在家具厂上班,家里也没有人上班的村民,自然是得到机会就说几句酸话。
  恨不得家具厂黄了才好。
  至于说股份,反正也不是他们花钱入的股,只要是金河村的村民,就会有股份。
  所以,家具厂黄了,他们也不心疼。
  这不是说他们想不明白,家具厂黄了他们以后也拿不到分红了。
  这就是不患贫患不均。
  有人能在家具厂上班拿工资,有人就只能年底拿一点分红。
  心里自然不平衡,既然我得不到,那干脆大家都得不到。
  这种心理,很正常。
  趁着张俊山去广播发工资的通知,张俊平说道:“爸,姑父,大爷,董大爷,还有个事我得和你们说一下!
  我在城里找了个会计!”
  “会计?咱们不是有会计吗?你大山哥会计当的好好的!”
  “姑父,大哥的账本你能看懂?
  大爷,你能看到我大哥的账本?
  爸,你能看懂?”
  张俊平问的几个人不说话了,张俊山的账本,除了他自己,没人看得懂。
  停顿了一会,董耀宗才又开口问道:“那你大山哥怎么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