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五九章 幽州篇 折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围城已经九天了,所有的守城将士都蜡黄着脸,斜靠在城墙之上。
  自从三天前田丰命人斩断了城内的水源后,本就饥困的将士们更加虚弱。滚木擂石就在身旁,但是没有人举的动了。
  县令邹靖和长史关靖肩并肩靠坐在箭楼上。
  邹靖有气无力的说道:“关长史,马厩里的马……再杀两匹,给将士们充饥吧……”
  关靖微微一笑:“马肉全分给饥民了,连滴血都没留下。”
  听到血,邹靖干咽了下喉咙,关于水的幻想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
  “再忍忍,明日,明日援军就来了……实在不行,去县衙里杀我那匹匈奴枣红马……”
  “那怎么行?!万一要突围,你没有马怎么行?”
  关靖少见的否决了县令主官的命令。
  突然,二人发现,同样精疲力尽的将士们,似乎被什么东西所吸引,全都巴望着城墙向外望着。
  他们挣扎着爬起身,挤进了围观的队伍。
  只见城墙下,二十个直径超过两丈的玄黑大圆洞一字排开,一队队黄巾军还不停的往黑洞中倾倒着碎石沙粒。
  “这……黄匪的妖法?还是陷阱?”邹靖努力睁开疲惫的眼皮,脸上写满了疑惑。
  “不是陷阱……是铁锅!他们在熬粥!”关靖大喊道。
  听到“粥”字,身旁将士们全都来了精神,眼中爆发出炽热的火光,直勾勾盯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邹靖也使劲揉了揉眼睛。这次他确认,黄巾军麻袋里装的根本不是什么沙砾,而是混杂了小米和青豆的粮食。
  小米,有着植根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味道。古人讲社稷,字面上就是指代表社神的土地和代表谷神的稷,也就是小米。《左传》讲,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但天下万民,求的无非就是社与稷。在这血腥巨变的时代,谁掌握了社稷,谁就掌握了民心,谁就掌握了历史的走向。
  铁锅里,沸腾的清水滚滚而开,带动着小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种往日平淡无奇的味道,在已经饱受饥渴困扰的高柳军民来说,如同一把利刃,一刀刺穿了他们的坚韧和倔强。
  敏锐的邹靖立刻意识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他从身边将士痴痴的眼神和嘴角口水中,看出了他们对食物的渴求,以及对守城责任的放弃。
  而对于黄巾军来说,清缴了代郡十余县富户的粮仓之后,粮食是他们最不缺的东西。
  “黄天的兄弟们,亮出你们的宝贝,给高柳城里的朋友们看看!”
  张角一声令下,黄巾军所有人往腰间装军粮的小布袋里掏去。对于当时军队来说,这种随身携带的军粮一般是炒制而成的谷物,官方说法叫“糗”。
  但是此时黄巾军掏出的军粮,竟然是肉干所做的肉脯。相比于“糗”,这些肉干简直就是军粮中的米其林了。
  高柳守军们面对这份诱惑已经不能自己,不少人凭空伸出双手在空中抓着、够着,其中一名弓兵更是探出了身子,一个重心不稳,从城墙上坠落,死前在空中叫嚷着“吃粮”的嘶喊……
  “都退回去!再看,杀无赦!弓兵呢,给我放箭!把最后那些箭都射出去!”
  邹靖的军令从来没有像今日这样绵软无力过。全体士兵中,只有十几个亲兵按他所说,搭弓放箭。可是饥渴使他们的双手像癫痫一样颤抖,射出的箭比邹靖的军令更加无力,软趴趴的,在空中只飘了三五步,就垂直的掉落在地。
  见邹靖想要反抗,黄巾军的炊兵更来了兴致。他们拿出了只有县中豪族才会用生姜、桂皮、茴香和姜黄等香料,一股脑丢进了铁锅之中。
  瞬间,锅中香气像巨浪一样冲进了守城将士的鼻腔。高柳守军嘴上未曾吃粥,可米粥荡气回肠的醇香已经在他们舌尖上绽放。
  众人只觉得那香气带来了久违的快感,仿若新婚之夜高潮时一飞冲天的酣畅,脸上无不露出了憨爽沉醉的笑容。
  邹靖仰天长叹,他曾无数次想象过高柳攻防战的艰辛,对血肉横飞的拼杀早有准备,可没想到,坚硬的石墙屹立不倒,守军们心中的那道墙在粮食的诱惑面前轰然倒塌。
  “干肉就粥,越吃越有!”
  “好吃不过米粥,好玩不过妞妞!”
  城下黄巾军非但不打,反而开始围坐一团大摇大摆吃起粥来,一边吃还一边用言语相激。最终,在张角的指挥下,黄巾军向大合唱一样齐声高呼:
  “城外有粮!速速来降!”
  “城外有粮!速速来降!”
  一个守军终于忍耐不住,拔腿就往城墙下跑去,想去拉起城墙的落锁。
  邹靖追赶过去,一刀将其砍翻,用已经干哑的嗓子喊到:
  “你们饿了可以吃我的肉,渴了可以喝我的血,但是大汉将士不能投降!!再忍一天,援军就到了……”
  关靖走到邹县令身边,无奈的说道:“不用守了,你看看城下吧。”
  邹靖回头一看,只见本来空无一人的街道上不知何时挤满了行进的人群。他们听到了“城外有粮”的震天呼喊,拖着身子,本能的涌向城门。其中最前面的几百名饥民已经拉动了锁栓,将紧闭的城门拉开了一道细缝。
  将士们看到城内百姓出降,不再理会邹靖,越过他身边,融入了逃亡城外的人群。
  邹靖失败了。
  在饥民的透彻心扉的饥渴面前,他的贞洁、意志、铁腕变得绵软无力。这位素来以守城为能的将军,疲惫的丢掉了手中刀,孤独的坐在人流中,望着手下的将士最终和自己背道而行,流出了失落无力的泪水。
  “将军,还没到气馁之时。公孙将军还在路上,我们靠你那只枣红马趁乱冲出去!到时候你我还能借公孙将军之兵夺回这高柳城!”
  关靖的一句话让邹靖重新看到了希望。他迅速恢复了职业军人的心理素质,带着自己的长史赶回县衙,牵着全县唯一一匹战马,混进人流中。
  他在城墙上早已看出,黄巾军守备中只有东部最薄弱,这一番熬粥,又是将东路之军尽皆调走,给他东行去寻公孙瓒留下了机会。
  而城外,张角一边安排人分发米粥,一边赶紧让何仪、刘辟带兵进入高柳,彻底接管代郡的治所。
  “老师妙计啊!此番‘折柳’,一出诱粮钓民之术,几十斤粮食,换得高柳坚城不战而降!真乃当世诸葛……啊,张良!当世张良!”
  张角高兴的称赞着田丰。
  “这也是从天公原本撒豆成兵的事迹中得到的启发啊!”田丰语言中带着谦虚,脸上却也带着些许微笑。的确,这出用粮食击溃民心的计谋,从人性和环境出发,不拘泥于刀剑拼杀,确实是上兵伐谋的典范。
  张角一边称赞田丰妙计,一边让龚都将连夜砍伐的树桩,在二十口大锅面前搭建成架,俨然是一座座迷宫阵法。
  戏志才一眼便看出了张角的用意:“此阵甚妙!饥民骤见粮食,肯定慌不择路,混乱不堪。此阵七横八竖,将锅前道路用木桩框住,只留一人通径,使分粮井然有序。主公如此妙阵千古未闻,可有阵名?”
  张角微微一笑,他怎能说出这是自己从香港迪士尼学来的招法,故作神秘的说道:“我也是跟着田公学习的本事。此阵乃是鬼谷子从周易卦中悟出来的一套阵法,名曰……”张角一时编不出来,随口说道:
  “就叫排兑(队)吧!”
  众人正在赞赏教主“排兑阵”高妙之时,典韦一手一个,提溜着邹、关二人前来复命。
  原来昨夜谋划军机,田丰算定,邹靖必然会趁乱出逃,索性采取兵法上“围城必缺”的惯例,引导邹靖往东逃去,然后命典韦在东路小道设伏,将其一举拿下。
  “邹将军,饿了吧?”
  张角亲手将一碗粥递到邹靖手中。
  邹靖此时才第一次看清张角的面容。他接过热粥,不惧热温一饮而尽,长舒了一口气,道:
  “本来以为天公会是古稀老道,今天看,黑发白面,好一番英年模样,想来坊间所传天公能返老还童,死而复生确有其事。”
  他脸色一变,转眼将粥碗摔个粉碎:
  “妖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邹靖死了,也要化作厉鬼,和你斗法三百回合!”
  “嘿!你这人好无礼,吃饱了骂厨子!”
  张宝怒气指着邹靖就要动手。
  张角刚要接话,突然东面马蹄震地而来,仔细看竟是一队剽悍的骑兵。
  只见队首将帅银盔白马,胯下一张虎皮鞍世所罕见,身后两员副将亦是人中龙凤,虎虎生风。
  “天公啊,好久不见!”
  公孙瓒眯着细眼,露出了一丝浅浅笑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