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83章 陈到斗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偃师会战的导火索,是东面战场。
  徐荣部的西凉铁骑,率先挑衅兴汉军陈到部的红衣卫。
  徐荣口出狂言,力邀曹操军,兴汉军和,陶谦军,沙场斗阵。
  并且约定:
  西凉铁骑,先斗兴汉军,再战曹操军,最后与丹阳精兵,一较高下。
  毕竟丹阳精兵,享誉天下四百年,是各州锐士,想要征服的第一目标。
  偃师东面战场上,沙场斗阵的第一天。
  徐荣亲率五千西凉铁骑,与陈到的五千红衣卫,进行了战阵冲杀。
  西凉铁骑排成人墙,拿着铁枪,发动了集团冲锋。
  借助马的冲力,将手中的铁枪刺出。
  陈到的红衣卫,并没有以冲对冲,而是组成了三人小阵,前锋压制,左右绞杀。
  四个三人小阵,组成了一个四象阵,不断的侵蚀西凉铁骑。
  每次啃掉一人或者是两人。
  激战半个时辰,红衣卫受伤八百人,没有战死。
  西凉铁骑战死一千二百人,没有受伤。
  徐荣见势不妙,立即变阵,西凉铁骑形成人墙,强势碾压。
  陈到随机应变,斩马阵立即运转。
  一个时辰之后,双方势均力敌。
  陈到也不气馁,整饬队伍,调整部署。
  徐荣的副将叫徐光,见西凉铁骑处于下风,于是就提议说:“将军,不如咱们佯败诱敌吧!”
  徐荣说:“这是斗阵,佯败会打击三军士气的。”
  徐荣也知道佯败诱敌的威力。
  毕竟在热血沸腾的战场上,还能冷静思考的人,都已经是成名人物了。
  冲锋陷阵的大将,头脑发热也是会传染的。
  又是一个时辰之后,西凉铁骑仅剩一千幸存者。
  陈到的红衣卫,还能坚持战斗的,只有一千五百人了。
  不过红衣卫是受伤之后,主动退场的。
  五千西凉铁骑,除了站着的人,全部战死沙场。
  徐荣依旧面不改色,就像当初屠杀第一代陷阵营那样——军令既出,不死不休。
  慈不掌兵,不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人的牺牲,更是冷静得可怕。
  徐荣站在西凉铁骑的最前面,与陈到遥遥相对。
  陈到问:“徐将军,胜负已分,还要继续打下去吗?”
  徐荣回答说:“五千西凉铁骑,仍有千人可堪一战,并不算输!继续战斗吧!这是出战的西凉铁骑的归宿。”
  只有战死的西凉铁骑,没有后退的西凉铁骑。
  最后的决战开始了,徐荣退回了本阵,只留下徐光,带着剩下的西凉铁骑,进行拼杀。
  一直战斗到黄昏时分,陈到挥刀斩徐光,结束了一天的战斗。
  红衣卫仅有百余人,相互扶持着站在战场上。
  陈到高举饮血枪,大喝一声:“兴汉军,威武!”
  红衣卫击剑高呼:“兴汉军,威武!”
  他们的声音,充满了疲惫,却又饱含了,一种催人奋进的魔力。
  陈到喘着粗气,停顿了一柱香的功夫,再次振臂高呼:“红衣卫,威武!”
  身后的红衣卫,高举手中大剑,齐声呐喊:“红衣卫,威武!”
  马超带着学生军,走到了战场之上,扶着陈到等人,离开了战场。
  徐荣派人,向兴汉军通报了——西凉铁骑,斗阵失败。
  第一天的两军斗阵,以兴汉军的胜利而告终。
  仁侯陈到的大名,终于实至名归。
  红衣卫的精锐之名,正式奠定了地位。
  ……
  第二天,曹操军由曹仁出战。
  曹仁带着八门金锁军,照旧排开阵势。
  徐荣命令八百西凉铁骑,冲击八门金锁阵。
  前锋一百西凉铁骑,闯入了阵中,被曹仁部一顿长枪乱捅,全军覆没。
  徐荣传令,七门同入,打算撑死曹仁部。
  毕竟八门金锁阵的布置,受到了交战区域的限制。
  直接导致了,曹仁部的作战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七百西凉铁骑,同时闯入,蛮力冲撞八门金锁阵。
  在付出近半的伤亡之后,八门金锁阵终于残了。
  毕竟有四百多匹马呀,曹仁部负责打扫战场的队伍,实在是忙不过来。
  再加上西凉铁骑,正在横冲直撞。
  导致了清场队,无法拖走马尸和西凉铁骑战死者的尸体。
  通道的堵塞,人手不足的缺点,直接压垮了八门金锁军。
  结阵而战的关键,得保持兵力的完整。
  否则就无法形成一股合力,最后在西凉铁骑的强势碾压之下,支离破碎。
  八百八门金锁军,对付八百西凉铁骑。
  居然被死马给拖累了。
  负责居中调度的曹仁,看到那前仆后继的死马,又是欲哭无泪。
  八门金锁军,居然输在了打扫战场上。
  这得找谁说理去呀?
  曹仁无奈,只得化整为零,以小阵各自为战。
  反正西凉铁骑的死马,堵住了八门金锁阵的通道。
  不仅导致了曹仁部,无法运动起来,还造成了西凉铁骑的减速。
  双方陷入了混战。
  战斗仅仅持续了两个时辰。
  曹仁部幸存十余人。
  西凉铁骑全军覆没。
  第二天的斗阵,曹仁部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胜利。
  面对同等兵力的西凉铁骑,曹仁部应付起来,也是格外的吃力。
  曹仁不禁要怀疑了——八门金锁阵,真的有实战意义吗?
  西凉铁骑的决死冲击,几百匹死马,就把八门金锁阵给弄破了。
  有人说,阵摆出来,就是让对手破坏的。
  西凉铁骑硬是撑死了八门金锁阵,这简直就是一大奇迹。
  曹操看着垂头丧气的曹仁,安慰他说:“子孝,其实咱们赚大了。”
  八门金锁军,不过是学了几天阵法的普通曹操军士兵。
  曹仁随时可以拉出八百人,补充到八门金锁军中。
  然而西凉铁骑,可是董卓煞费苦心编练的精锐。
  仅从性价比的角度来分析,八百西凉铁骑的物资消耗,足以曹操军编制一万六千人的队伍了。
  曹仁部斗阵,打出了近一比一的比例,又是以步战骑,应该算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西凉铁骑精贵。
  一名西凉铁骑,要兑掉二十名以上的曹操军,才不算亏本。
  毕竟培养一名西凉铁骑,马匹和装备消耗的钱粮,是步兵的二十倍以上。
  曹仁终于明白了,徐荣用西凉铁骑拼消耗,应该是有着巨大的阴谋。
  毕竟两天的斗阵,已经拼掉了近六千名西凉铁骑。
  这相当于十余万步兵呀。
  曹操说:“子孝,八门金锁阵的威力,其实还是很可观的。”
  特别是从性价比方面来考虑,训练八门金锁军,是最划算的一笔买卖。
  八门金锁军阵战西凉铁骑,就是叫花子跟龙王比宝,而且还赢得了胜利。
  曹操决定:
  八门金锁军,成为曹操军的常规兵种。
  曹仁的斗志,又被激发出来了。
  转眼到了第三天。
  轮到陶谦军与西凉铁骑斗阵了。
  徐荣决定豪赌一把——一万西凉铁骑,对战一万丹阳精兵。
  曹豹亲自上阵,对阵徐荣和西凉铁骑。
  双方各出奇计,从早晨开始,一直战斗到了黄昏。
  西凉铁骑,损失三千人。
  丹阳精兵,损失两千人不到。
  陶谦军,果然非同凡响。
  徐荣又败了,丹阳精兵,果然是一支铁军。
  屹立四百年不倒的精锐之兵,当得起天下第一精锐之名。
  陶谦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直接导致了,丹阳精兵虽然战斗力强悍,但是能够脱颖而出的将领,却是凤毛麟角。
  这也难怪,就像是刘正的特战营,里面的普通战士,随随便便就可以,单挑兴汉军中,校尉级别的人物。
  然而他们只能做普通的战士,毕竟走出特战营之后,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精英。
  留在特战营中,他们的综合能力就极其普通了。
  丹阳精兵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是让丹阳精兵,去其他诸侯的麾下。哪怕是普通怕士兵,最少也是班长起步,相当于什长级别。
  然而作为陶谦军中的一员,就只能做普通的战士了。
  再加上战阵经历的缺乏,导致了丹阳精兵,养成了自负的性格。
  不服从新主的领导和指挥,直接导致了丹阳精兵的悲剧。
  想要获得丹阳精兵的认可与效忠。
  目前就只有一个陶谦。
  周泰是兴汉军,拿资源砸出来的,只能算半个。
  ……
  偃师城外,兴汉军大营之中。
  郭嘉说:“侯爷,丹阳精兵,真的好强!”
  刘正说:“奉孝,陶谦军已经打上了烙印,算是废了。”
  刘正心里清楚——丹阳精兵,只有在陶谦手中,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到了别人手中,就是废物一堆。
  这倒不是丹阳精兵不够强,而是强到了目空一切的地步。
  苍天老大,陶谦第二;丹阳精兵,排行第三。
  丹阳精兵的心,不再属于别人。
  一旦丹阳精兵不愿意效忠,就不会得到相应的地位。
  最后的结果就是——丹阳精兵被彻底的解散,再也无法作为独立的战斗单位存在。
  郭嘉问:“侯爷,丹阳精兵,真的无法收服吗?”
  刘正回答说:“事实证明,丹阳精兵的训练,只能从零开始。”
  丹阳精兵只会有一任主人,与主人同生共死,就是他们的传统。
  就算是跟了新主的丹阳精兵,也是没有军魂的,打不了胜仗,争不了天下,纯粹是鸡肋一块呀。
  想来这就是为什么丹阳精兵,离开了陶谦之后,就只能做兵源,而无法成为兵种了。
  郭嘉说:“侯爷,这也太可惜了!”
  刘正点了点头说:“奉孝,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丹阳精兵,却又不敢大肆编练的真正原因。”
  刘正指出了丹阳精兵存在的问题,只追随一任主人。
  换了主人之后,战斗力就崩盘了。
  这样的丹阳精兵,谁敢要呀?
  好在兴汉军的丹阳军,已经不是纯粹的丹阳精兵了。
  郭嘉也是醉了,当兵吃粮,跟谁不是跟呀?
  这丹阳精兵不事二主,本来是值得称道的。
  要是以个人的名义,倒也值得称赞。
  然而整建制的追随顶头上司,这可就是要命的事情了。
  刘正已经不想编练丹阳精兵了,只想把丹阳作为兵源地。
  至于恢复丹阳精兵的编制,是不可能的了。
  就算是丹阳精兵,完全效忠刘正。
  刘正也不可能永生不死吧!
  独立建制的丹阳精兵,始终都是一个巨大的麻烦呀?
  郭嘉想了很久,也找不到劝说刘正的理由。
  贾诩走了进来,似乎很着急的样子。
  郭嘉问:“文和,淡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贾诩说:“侯爷,奉孝,今天上午,李肃带着两万西凉铁骑,强攻袁绍军大营。”
  刘正吓了一跳,敢情徐荣是故意的用斗阵的办法,拖住兴汉军和陶谦军呀。
  刘正问:“有战报传过来了吗?”
  贾诩取出了一封情报,交到了刘正的手上。
  刘正看完之后,又转给了郭嘉。
  郭嘉皱着眉头,好不容易才看完了情报。
  李肃再次出击,还真是让人意外哪?
  郭嘉说:“侯爷,看来这李肃,是越来越喜欢做武将了!”
  刘正回答说:“奉孝,二师兄这个亏,可吃得太大了,很有可能会令他丧失信心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损失,会令袁绍军一蹶不振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