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12章 凤雏庞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在三人讨论如何对付曹操的时候,贾诩带着一个五短青年走了进来。
  杨修问:“文和先生,这个丑鬼是谁呀?”
  庞统大怒说:“牙尖嘴利之徒,也敢污人清白吗?”
  两人都是一时俊杰,各自引经据典,开始了辩论起来。
  一直持续了一个时辰。
  两人已经由骂人不带脏字转向了互相问候对方的亲人。
  本来听得津津有味的刘正三人,再也听不下去了。
  更何况两人不但泼妇骂街,还拉扯打斗了起来。
  杨修军中历练多时,庞统可是家学渊源。
  两人的武艺也达到了三流武将的水平,这一动手可就有看头了。
  刘正大喝一声:“够了!”
  随后又让郭嘉和贾诩拖走了杨修。
  这天下最能坏事的,一是庞统的这张脸;二是杨修的那张嘴。
  庞统也想走,被刘正叫住了。
  庞统气冲冲的向刘正施礼说:“荆州书院庞统字士元,拜见兴汉侯!”
  刘正问:“士元,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处置杨修呢?”
  庞统余怒未消,义愤填膺的说:“侯爷任用杨德祖那种牙尖嘴利之徒,只怕是祸事不远了。”
  刘正问:“士元,你听见别人骂你,你很生气,对吗?”
  可是你为什么要生气呢?
  庞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刘正继续往下说。
  你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认为别人拿你的容貌开玩笑,是对你的不尊重。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呢?
  杨修只是把心里想说的话口无遮拦的说了出来。
  这只不过是最难听的大实话而已。
  你应该明白——拥有一颗玻璃心的人,是无法突破桎梏成为神谋的。
  一个连自己的容颜都无法正视的人。
  一个需要靠别人的谎言来自我安慰的人。
  怎么可能与神谋斗智斗勇。
  你的弱点都已经摆在脸上了,别人想要对付你还不容易吗?
  你可知道你为什么叫凤雏吗?
  因为你的弱点世人皆知,并且你也没有办法克服自己的缺点;所以你是一只飞不起来的凤凰。
  你没有功业傍身,却拥有了扬名天下的资本。
  是不是觉得天下的谋士都是土鸡瓦狗呢?
  是不是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迎合你的心意,昧着良心说你很帅呢?
  作为一名谋士,不想着用功业说话,专注于容貌之争,你计较这些有意义吗?
  别人说你很帅,就能提升你的智力了吗?
  你是注定了要翱翔于天际的男人。
  凤舞九天,成为那只最美丽的凤凰,才是你努力的目标。
  而不是去计较别人对你是不是足够的尊重。
  想要摆脱凤雏的称号,就得正视自己的容貌。
  更得用你的智慧,让别人接受你的容貌。
  你先在定陶城中住下来吧!
  什么时候觉得周围的人能够接受你的容貌了。
  你再来找我。
  我只给你一个月的时间。
  要是你依然没有办法突破自我,或者是与你接触的人,仍旧无法接受你的容貌。
  那咱们也就没有必要再见了。
  庞统目瞪口呆的望着刘正,不知道该如何抉择呢?
  这与他想象中的不一样。
  难道不应该宾主尽欢,一起畅谈天下局势吗?
  怎么兴汉侯刘正,居然一上来就是一顿臭骂呢?
  奇怪的是——庞统居然没有生气,更没有负气离开。
  庞统自嘲似的说——自己真的是犯贱呢?
  然而兴汉侯刘正言之有理,想要凤舞九天,就得先进行凤凰涅槃。
  摆脱了凤雏的桎梏之后,才有机会施展才华。
  庞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的容貌成为招牌,让世人接受这张丑陋的脸。
  让百姓看到这张脸就有一种安全感。
  第一天,庞统在街市上闲逛。
  他发现一个小女孩在哭泣,忙上前问话,想要帮忙。
  然而小女孩一看到庞统的脸,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吓晕过去了。
  庞统见状,只好发挥谋士的聪明才智,分析小女孩哭泣的原因。
  一刻钟之后,依旧一无所获。
  偶然之间抬起头,发现了大桑树上的纸鸢。
  好在儿时练就的爬树本领并没有消失,这才爬上了大桑树。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下了纸鸢。
  然而这一番折腾,纸鸢也坏掉了。
  庞统只得花心思仔细的修补起来。
  其实小女孩已经醒过来了,只是见庞统在专心致志的修补纸鸢,才不好意思开口说话,只能假装昏迷。
  庞统足足花了一个时辰,才把纸鸢修补完毕。
  随后庞统把纸鸢放在小女孩的身边,然后悄悄的躲在一边,观察小女孩的动静。
  待到小女孩无恙之后,才开始琢磨起自己的行为来。
  哥修的不是纸鸢,而是心性。
  庞统终于有一丝觉悟。
  第二天,庞统依旧路过那条街,再一次见到了小女孩。
  这一次小女孩可没有哭,而是等待着庞统上前帮忙。
  庞统照旧取下了纸鸢,依旧一丝不苟的修补好之后,才交给了小女孩。
  这一次的庞统,换回了小女孩的一个微笑。
  庞统终于明白了——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脸,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
  庞统开始反思之后,主动对着铜镜想一些快乐的事情。
  庞统又想起了黄月英,那个坚持和他做朋友的女孩。
  自信才是硬道理!
  两人同样是阿丑,却又没有同病相怜。
  至少黄月英总是能鼓捣出一些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小朋友们都愿意围着她转悠。
  特别是诸葛亮,更是崇拜黄月英,每天小姐姐,小姐姐的叫着。
  两人之间那感情与日俱增得令庞统羡慕嫉妒恨哪?
  然而黄月英只当庞统是朋友,对诸葛亮却有一种不一样的情愫。
  庞统想到这里,终于自嘲的笑了笑——黄月英是不讨厌他这个人,不是喜欢他这个人。
  第三天,还是那段路,同样的事情再次上演了一遍。
  庞统依旧爬树拿纸鸢,然后细心的修补。
  这一回的成果是——小女孩让庞统低下了头,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
  这就是庞统的努力获得的回报。
  庞统心想,侯爷让我正视自己的容貌,用功勋征服别人,果然是有效果的。
  真心诚意的帮助别人,收获的就是别人的善意。
  假模假样的替别人出谋划策,到最后都分不清是真心还是假意。
  这样一来别人又怎么可能用真心来回报呢?
  ……
  定陶城,定陶军团指挥部。
  贾诩问:“侯爷,你这样暗中让小珍出马帮助庞统,他会领情吗?”
  刘正说:“庞统是一个人才,只是走错了路而已。”
  兵者,诡道也!
  兵者,国之大事也!
  用兵之道,以奇胜,以正合!
  不管怎么说,用计献谋,最终还得以正道为主。
  庞统偏爱奇计,却放弃了正道,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夜路走多了,到底是人是鬼都分不清楚了呢?
  郭嘉说:“文和,剑走偏锋可以偶而为之。”
  堂堂正正才是大略的根本。
  庞统专司奇计而放弃了正道,要是他改不过来,就不会有多大的成就。
  性格决定命运,庞统要是不意识到这一点,只怕是会蹉跎一生了。
  第五天,庞统来找刘正。
  庞统说:“侯爷,我明白了。”
  刘正问:“士元,你真的想明白了吗?”
  庞统点了点头,刘正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让杨修拿过一份任命书。
  庞统委屈极了。
  庞统不能理解——为什么兴汉侯刘正,会让他做一个俸禄六百石的定陶令呢?
  区区一介小吏,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然而已经接下了任命书,反悔是不可能反悔的了。
  庞统只得含泪出仕,拿着任命书去定陶县衙上任去了。
  庞统来到定陶县衙之后,见了同僚,完成了交接。
  同僚看庞统容貌丑陋,心中也不悦,于是问庞统:“足下远来不易呀?”
  庞统回答说:“侯爷招贤纳士,特来相投,如今受了定陶令,当为兴汉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同僚说:“定陶城前几日发生了不少大事,如今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兴汉军的大小官员们,应当勤奋任事,千万不要把自己当成了闲职,然后自我放纵,坏了兴汉军的规矩。
  庞统点了点头,于是就接过了定陶令的大印。
  然而庞统自认为屈才,不理正事,终日饮酒为乐。
  如此过了十数日。
  兴汉军监察部门见县中事务一团糟,邻里矛盾日益尖锐,于是就向定陶城的城守太史慈报备。
  太史慈忙来找刘正。
  太史慈说:“侯爷,那庞统也太不是东西了吧?”
  要是他没有能力,处理不好定陶城中的事务,还可以加以培训,提升治政水平。
  然而他故意不理事,放任定陶城中的恶事发生,这又算怎么一回事呢?
  刘正说:“子义,百姓问题无小事,咱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刘正带着太史慈和郭嘉,朝着定陶县衙走去。
  定陶县吏员全部都出门相迎,唯独不见县令庞统。
  吏员说:“庞县令,来到县衙上任已经余日了。”
  他每日饮酒作乐,现在只怕是宿醉未醒,还没有起床呢?
  刘正面无表情,只是派人去叫庞统出来。
  庞统好不容易才到了县衙正堂。
  只见他衣冠不整,扶醉而出。
  刘正怒问:“我让你来做定陶令,你居然醉酒不理事呢?”
  庞统笑说:“量他一个十里小城,有什么要紧的公事呢?”
  太史慈在地方上呆久了,也学会了为民请命的为官之道。
  太史慈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去吃土。”
  刘正并没有说话,只是带着庞统往街市上走。
  才刚转过一道坊市,就听见两名泼妇在骂街。
  甲妇说:“你再这样无理,我就去衙门告你!”
  飞妇骂得更厉害了,还哈哈大笑说:“你去吧!”
  那个酒鬼定陶令,喝酒作乐才是大事。
  你以为还是以前吗?
  当官的明察秋毫,现在不一样了。
  你我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人家衙门才不管呢?
  定陶城中的刑部衙门,没有县衙的批文,也不敢随意宣判呀。
  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两妇继续开骂。
  再转过一道坊市,只见一群流氓当街调戏良家妇女丙妇。
  庞统忍不住了,忙上前问:“怎么受了委屈也不去告官呢?”
  丙妇心中委屈,不好作答。
  一旁的丁妇说:“本来定陶城中治安良好,流氓地痞也不敢招摇过市的。”
  自从十多天前,来了一个新的定陶令。
  那个挨千刀的酒鬼,可把街坊们都坑苦喽。
  以前的官员,一有事情马上解决,谁都不敢造次。
  如今当官的不办事,下面的人也就懒散起来了。
  地痞流氓见有机可乘,怎么可能安分守己呢?
  真心的希望太史慈将军能够出面,把那背时的定陶令弄走,让他再也不要当官,以免祸害一方百姓。
  庞统听了丁妇的话,沉默不语。
  他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眼中那些一言而决的小事,到了普通百姓的身上,就变成了天大的大事了呢?
  丁妇的话,就是百姓的心声。
  仅仅是十余日的荒废政事,泼妇就敢骂街。
  地痞流氓就敢当街调戏妇女,要是再拖下去,失去了敬畏的百姓,是不是就该扰乱定陶城中的秩序,甚至是当街杀人了呢?
  庞统陷入了沉思之中,原来自己眼中的微末小吏,在百姓们的眼中竟然是天。
  天一旦塌了,就什么都乱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