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56章 金将护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也想重用司马懿,然而他最近总是在做一个奇怪的梦。
  午夜梦回的时候,总是看见一个巨大的马厩。
  带兵打仗的人嘛,梦见马厩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奇怪的是马厩中居然拴了三匹万里挑一的千里马,还能和和气气的在一个食槽里啃食草料。
  位于最中间的那头高头大马,居然可以让马头扭转三百六十度,每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曹操就惊醒了。
  奇马反转三百六十度,居然可以食尽槽中的草料,三马共厩,居然忽略了千里马不同一厩的占地盘的野兽本能。
  特别是在昨夜,曹操又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有三员金甲小将,凭空的出现在了马厩前面,分别牵走了一匹千里马,开始了驯马生涯。
  第一位金甲小将飞身上马,居然与胯下良马相持不下,不料第二位金甲小将居然从背后偷袭,第一位金甲小将就那样莫名其妙的栽到了马下。
  第一位金甲小将胯下那匹不肯驯服的良马,居然在挣扎几下之后就咽气了。
  第二位金甲小将杀人慑马,总算是将第二匹马给驯服了。
  然而第二匹千里马也是性子烈,居然拖着第二位金甲小将去死。
  第三位金甲小将似乎年幼无知,居然异想天开的想要杀掉最后一匹千里马。
  谁知道力气不足,速度也不够快,直接被千里马给咬死了。
  暴躁的千里马居然踹翻了食槽,一头钻进了草料堆。
  第三位金甲小将死不瞑目,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曹操看。
  他似乎在责怪曹操——为什么不上前帮忙。
  曹操提着倚天剑,想要上前把最后一匹马给斩了,怎料一道金光闪过,千里马变成了真龙,居然压了他一头。
  好一场人龙相斗,曹操败给了真龙,连倚天剑也成了真龙的佩饰。
  曹操头痛欲裂,直接就惊醒了。
  曹操突然想起了兴汉王刘正说过的话——三师兄,当你梦见三马同食一槽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在河内温县,有一个传承久远的司马世家。
  现在看来,这食槽应该是大汉江山,第一匹千里马,想来就是青州黄县惨案中的司马朗了。
  兴汉军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让司马朗死于非命。
  难道这第二位与千里马同归于尽的金甲小将,就是曹操自己吗?
  那个被马踹死的金甲小将应该是谁呢?
  想到这里,曹操就再也没有睡意了。
  第一匹千里马虽然厉害,但是它没有翻盘的能力,要不是金甲小将之间的内斗,也不至于让它耀武扬威。
  第二匹千里马可以拖着第二位金甲小将去死,却也没有办法扭转马被人骑的劣势,最后只能选择同归于尽。
  第三匹千里马才是翻盘的关键,不仅踹死了第三位金甲小将,还打翻了食槽,从而马行天下。
  曹操回想起当年黄县惨案的内情,居然把自己脑补成了第二位金甲小将。
  这个怪梦的余波还没有过去,二师兄袁绍居然提出了驱虎吞狼的办法。
  这让曹操的心情很难平静,据说兴汉王刘正一直警惕河内司马家。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把麾下的首席谋士郭嘉,善攻的赵云和善守的典韦钉在酸枣,就是为了看住河内的司马懿。
  曹操说:“二师兄,天快亮了,咱们掉头回去吧!”
  你对付你的金城八侯,我搞我的南阳卧龙。
  反正你要是敢南下,就别怪我用献帝对付你。
  献帝祭天,法力无边,你肯定是挡不住的,除非你现在就放弃四世三公袁家的荣耀,让公路那小子全盘继承。
  否则的话,你什么时候沾上四世三公袁家的荣耀,你的败亡就从什么时候开始。
  袁绍说:“行了,你放心,大不了我也学七郎,把羌人的问题给解决了。”
  即便是要开战,也是七郎追着咱们打,派谁去驻守榆次,我还得好好谋划一翻。
  我把躹义放在箕关,你要是不害怕死人,就放马来攻吧!
  楼船回到孟津渡,袁绍和曹操就分道扬镳了。
  回到孟津关城的曹操,立即召开了军事会议。
  曹操问:“志才,关于调司马懿进入丹水大营听用,你是怎么看的呢?”
  也不知道兴汉军会不会趁火打劫呀?
  要是我不管刘备,先竭尽全力拿下兴汉军酸枣大营,会不会打开新的局面呀?
  戏志才苦笑着说:“主公,咱们就不要节外生枝了。”
  诸葛亮的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南乡攻防战,总体来说是魏军吃了亏。
  郭嘉也不是省油的灯,赵云和典韦,咱们就只有夏侯惇和许褚两位将军可以抗衡。
  一旦两位将军北上河内与兴汉军对峙,南乡的关羽和张飞,魏军还有可堪一战的将领吗?
  要是在诸葛亮的统一指挥下,关羽和张飞势如破竹的突破武关,魏军就只能等死了。
  曹操问:“志才,难道咱们魏军,就只能与诸葛亮死磕了吗?”
  说句实在话,面对诸葛亮,比面对七郎的压力还要大呀?
  算了,还是调司马懿去丹水吧,让河内的大军到丹水换防,剩下的人全部移驻伊阙关。
  咱们也到伊阙关去,尽可能的分诸葛亮的心。
  曹操一锤定音,决定回南阳继续啃骨头。
  郭嘉得知魏军退出河内之后,立即安排赵云驻军温县,把兴汉军的阵线向西推移。
  上艾城中,刘正收到了郭嘉的战报之后,立即让黄叙和贾穆到温县听用。
  至于甘若男,也被调到了黄舞蝶的军中。
  郭嘉把酸枣大营交给了贾诩经营,然后到怀县坐镇。
  刘正心想,河内是邺城的屏障,还是掌握在手中比较好,反正河内司马家,已经在曹操的命令下西迁到了歧山。
  凤鸣歧山,司马家的野心依旧不小哪?
  刘正打算在河内屯兵二十万,算是给河东的袁绍和颖川的曹操一个警告吧!
  庞统忧心忡忡的问:“王爷,咱们这样步步紧逼,要是曹操不上道,又该怎么办呢?”
  真要让忠汉王刘备灭了曹操,咱们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哪?
  三师弟诸葛亮一直难以放开手脚的大干一场,要是有了魏国的地盘作为支撑,兴汉军想要取胜,只怕是难以达成这个愿望了。
  刘正说:“士元不用担心,我的那个三师兄曹操,也不是吃干饭的。”
  魏军的总兵力有五十万,又与二师兄袁绍达成了君子协定。
  能够用来对付忠汉军的魏军,满打满算有四十万。
  诸葛亮虽然能耐,但是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变不出粮食,也造不出人。
  忠汉军的总兵力,十五万是一个极限,丹水大战之后,刘备损失了近十万的青壮人口。
  如今南阳一郡之地,云集了五十五万大军。
  其中魏军丹水大营十五万大军,武关大营五万大军。
  伊阙关大营二十万大军。
  忠汉军云集南乡,总共十五万大军,这是一场集中优势兵力的集团大战。
  庞统听了刘正的话,总算是明白了诸葛亮的处境——没有粮草,就算是俘虏了魏军,也无法转化为实力。
  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凡是不以俘虏为目的战斗,都是亏本的买卖。
  忠汉军有大麻烦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