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019章 夫唱妇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飞蝶的种蝶,通常都是由女子主导,一个不小心就会弄出主次之分。”蚕女说道:“女人总想着把男人永远的留在身边,在种蝶的时候稍微有一点儿偏心,就会失去成就双飞蝶的可能。”
  
  “那咱们这双飞蝶又是怎么炼成的呢?”刘正问道。
  
  “我在给你种蝶的时候,其实也是偏了心的。”蚕女说道:“只不过你的血液中蕴含龙威,才抵消了我的偏心,达成了微妙的平衡。”
  
  刘正望着圣母殿中供奉桑叶上打闹的双飞蝶,总算是明白了大多数人炼制不成双飞蝶的真正原因。
  
  当年那位女子用生命炼制双飞蝶的时候,她的夫君早就已经战死沙场了。根本就不存在是否需要偏心的问题。
  
  然而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个有心给夫君种蝶的女子,想要做不不偏心,基本上没有可能。
  
  关于这个问题,刘正也问过蚕女。
  
  蚕女的答案很简单。
  
  汉人男子进入十万大山之后,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与九黎女子缘定三生。只是由此让该男子一辈子因守九黎部落,似乎也有些强人所难。
  
  进山的汉人男子,终有一天会离开十万大山的。那么最要命的问题就来了。汉人男人离开九黎部落已成定局,与他结缘的九黎女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按照九黎族规,与汉人男子结缘的九黎女子,终其一生都不得离开十万大山。除非炼就双飞蝶,才可以自动解除限制。
  
  然而有史以来,炼就双飞蝶的男女,只有那个为爱舍命的九黎女子。她还是在夫君阵亡之后才获得了炼制双飞蝶的机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九黎女子离开十万大山的机会,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出现过。
  
  汉人男子离开十万大山之后,很快就会另结新欢。九黎女子可就不一样了。她们一旦选择了某个汉人男子,就会至死不渝。
  
  九黎女子想要把汉人男子留在身边,种蝶就是唯一的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九黎女子根本就不可能做到不偏心。
  
  偏心的结果,就是与双飞蝶无缘。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毕竟误入十万大山的汉人男子,很难放弃十万大山之外的身份与责任。
  
  蛮汉矛盾由来已久,再加上男女矛盾的催化,就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随着蛮汉矛盾的加深,进入十万大山的汉人男子,身份地位会越来越高,拥有的资源和本领也会越来越多。
  
  九黎女子想要用种蝶的办法锁住汉人男子。汉人男子身后的家族同样也会拼尽举族之力,以解除汉人男子身上的束缚。
  
  说起来也是九黎女子经历了无数的分别之后,越来越不自信的结果。她们为会留住自己的夫君,竟然以自身为媒介种蝶。
  
  九黎女子的忠贞令人敬重,可是她们竟然使用种蝶的办法留下汉人男子,势必会引起汉人男子及其身后家族的激烈对抗。
  
  九黎女子带着私心给汉人男子种蝶,其实是为了约束汉人男子。这就牵涉到了中原世家内部的权利之争。
  
  倘若一个家族的唯一继承人误入十万大山,被九黎女子以种蝶的方式留下。该家族为了传承,肯定会找该九黎女子所在的部落拼命。
  
  蚕女给刘正讲述十万大山的历史,其实也是为了寻找消除蛮汉矛盾的办法。
  
  刘正作为星武营的主将,倘若长期困顿于十万大山之中,兴汉学宫势必会以举国之力,讨伐十万大山的九黎部落。
  
  好在双飞蝶的出世,化解了蚕女和刘正之间的宿命矛盾。
  
  刘正拥有了随时离开十万大山的机会,蚕女也可以借助双飞蝶带着九黎部落的部分人员出山。
  
  “夫君,九黎古训:当双飞蝶再度现世之际,便是数千年蛮汉矛盾消解之时。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蚕女问道。
  
  “阿蚕,双飞蝶出,你就可以走出十万大山。这可是九黎部落的大盛事,你总不能一个人出山吧?”刘正反问道。
  
  蚕女听了刘正的话,总算是明白了双飞蝶问世的最大意义——夫唱妇随。
  
  蚕女离开十万大山,肯定不能一个人走。一旦有人追随她离开九黎部落,就会在十万大山之外形成蛮汉杂居的新部落。
  
  这样一来,再有与九黎女子结缘的汉人男子想要离开十万大山,那名女子完全可以按照族规先入籍蛮汉杂居的部落,就可以按照双飞蝶的古训夫唱妇随了。
  
  只不过九黎女子进入中原,再依赖种蝶的手段御夫,估计就会有大麻烦了。
  
  让九黎女子名正言顺的离开十万大山,就可以化解大部分的蛮汉矛盾。至于男女之间的那点儿事,也就不会影响大局了。
  
  蚕女在九黎圣寨召集蛇女和白狐女,当着十万族人的面展示了双飞蝶。
  
  “圣母,你这是什么意思?”白狐女问道。
  
  “九黎古训:双飞蝶出,九黎出山!”蚕女答道。
  
  蚕女决定借助双飞蝶的古训,带领九黎部落走出十万大山。只是在九黎分制之前,还需要调整七十二寨的权力结构。
  
  蚕女作为九黎圣母,同时也是蛮汉联系的纽带。她将成为九黎部落的象征,不再担任具体的职务。
  
  蛇女敕封九黎右护法,兼七十二寨总寨主,留守十万大山。
  
  白狐女敕封九黎左护法,从七十二寨中抽调愿意出山的精锐,到火城附近修筑城池,供离开十万大山的族人定居。
  
  一个月之后,经过层层选拔,愿意离开十万大山的九黎族人共计一万二千人。
  
  狐女按照刘正提供的方案,将一万二千人以一千人为单位进行编制,同时按照十二生肖命名,从而赋予不同的职能。
  
  火城,英雄酒肆。
  
  “夫君,九黎出山,南疆震动!咱们必须要快刀斩乱麻!”蚕女忧心忡忡的说道。
  
  刘正也没有想到,九黎部落离开十万大山,居然会令整个南疆沸腾。
  
  只是蚕女已经在九黎圣寨发出了圣母令,九黎出山的大势早已不容更改。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刘正取出南疆地图,指着火城附近的一个地方说道:“阿蚕,你看这里,距离十万大山不远,又有火城毗邻,倒是一处理想的所在。”
  
  “夫君,九黎部落逐山洞而居,关于筑城的事情,没有人懂得。还得拜托汉人匠师了。”蚕女说道。
  
  “阿蚕放心,修筑城池的事情,就交给我来安排。”刘正承诺道。
  
  确定了筑城的方案之后,刘正和蚕女又讨论起了新城池的名字。
  
  蚕女似乎越来越慵懒了,根本就不愿意开动脑筋,直接把问题丢给了刘正。
  
  刘正想了想,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黎平。
  
  “黎”顾名思义就是九黎部落的黎。平,是和平的平。
  
  黎平,意思是说让离开十万大山的九黎族人,永世与汉人和平共处。
  
  蚕女听了刘正的解释之后,对于新城的名字十分满意。
  
  新城的名字确定以后,接下来就是黎平城的格局规划了。
  
  刘正灵光一闪,觉得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决定将黎平的格局一分为三,由三方势力共同进驻,形成相互制约的共生局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