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八章 外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世禄拿着包袱,穿着略微有些破旧的官服行走在大路上,周围满是看着他的人。
  杨家的杨老爷,在洋县可以说算是个名人。
  流寇杀入汉中的消息已经传过来了,街面上比平日里干净了很多。有这样名人的笑话看,大家还去看别的?
  百姓们都见过这位起居八座,前呼后拥的在籍官绅,今天穿着青袍乌纱,胸前上下飞着两只鹭鸶,捧着一个大包袱沿街而行,无疑是往常绝对看不到的风景。
  杨世禄低头缓缓而行,走到前方一看,却是已经到了县衙门口。
  那边的门子看了他一眼,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杨公且随小人进去……”
  杨世禄却不理他,将手里装着散碎银子的包袱往旁边的地上一撂,摘下头顶的乌纱,撩起官袍的下摆,直接就跪在了地上。
  “汉中杨世禄,求詹大人高抬贵手,放我满门一条生路。”
  杨世禄将手里的乌纱放在地上,整个人将脑袋压到了下面。
  老门子可不敢拿出往日里的样子,在这里跟杨世禄告了一声罪,赶忙往衙内跑,进去走了没有两步,就看见詹时雨带着师爷脸色铁青的往门外走。
  这位见惯了风雨的老吏赶忙上前,将情况前前后后讲明。
  詹时雨瞪了这老吏一眼,平时这些人看着都精明能干,怎么到了关键时刻就这么误事呢?
  “请大人速速决断,”师爷是立即明白了这里面的弯弯绕:“杨世禄这是以退为进,他要逼死大人,一旦坐实了大人酷吏的名声,日后的官途怕是……”
  横征暴敛一万两,引得士绅造反不说,还让在籍的正六品京官跪在县衙前面认罪,还是个东林背景的。
  詹时雨清楚,这消息要是传到了京中,那一班东林会怎么看待此事?自己这一辈子的官途怕是要折进去。
  他心思转动,立即有了主意。
  “杨世禄,这是要逼死我啊。好,他要弄出这样一个姿态,那我就陪着他,来人,把杨世禄给我关进牢里去。”
  詹时雨一声令下,周围却是连一个应和的人都没有。
  “大人莫要一时意气行事。”
  陈师爷看着詹时雨发狠,赶忙在一旁劝阻,他觉得现在这个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去跟杨世禄玩一手“夫妻对拜”,把这件事情抹平过去。
  反正只是个典吏吃了点亏而已,只是一件小事,忍了也就忍了。
  “本官已有计较。”
  詹时雨看了一眼陈师爷:“你去。”
  “啊?”师爷有些不明白,怎么绕了一圈把自己绕进去了。
  “把那位杨大人请到本县县衙里面去。”
  “西门那边……”
  “他们不敢,杨家是不敢反的。”詹时雨吩咐道:“杨世禄一关,杨家就是一团乱,我倒要看看他留下的这个烂摊子,他怎么弄。”
  城内的风波出不了城墙,县衙前的稀罕事能吸引百姓们的注意力,却不会干扰到西门的杨渊这边。
  柴朗带着自己那一排的士兵站在原地,看着另一边的人们用餐。
  咽了口唾沫,白面馍馍的麦香连着羊汤的肉味直往鼻孔里面钻,但是轮不到自己去吃。
  五百多人分为三部分,还没轮到柴朗他们这一帐的人用饭。
  “切,第一顿就吃这,我还以为怎么也能吃好点,至少来上一次流水席么。”
  杨秀清在旁边小声抱怨着,柴朗转过头看了他一眼。
  “唉,我说头,听说你们以后就是领双饷的。”杨秀清冲着他挤眉弄眼:“那得请弟兄们吃喝一顿开开荤啊。”
  “我不是头,”柴朗回了他一句:“只是负责领用各种东西罢了。”
  “没劲。”杨秀清嘟囔了一句:“给你们吃双饷,就是要让你们管人,不然凭啥白领钱?”
  杨国瑞走了过来,冲着他们这一排骂了一句:“走走走,念叨什么,滚去吃饭。”
  柴朗点了点头,喊过来自己这一队十个人,奔着锅灶那边走过去,旁边摆着白色的大碗,旁边戳着木头筷子。
  柴朗拿起一个大碗,走到第一处大锅前面,那个胖乎乎的厨子瞥了他一眼,从锅里面捞出来一勺炖熟的羊肉撇进他碗里。
  再往后第二个锅里,滚着白色的羊汤,那里管灶的厨子又给他加了多半碗汤,再向后,从簸箩里面领了两个白色的馍馍,柴朗看着自己的大碗忽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这汤不错。有水盆肉吃也算不赖了。”
  杨秀清也领了他那份午餐,他把大碗放到地上,然后开始掰手里的白面馍馍。
  柴朗看了一眼这人,绝对对方的吃法,值得学习,也把碗放到地上开始掰手里的麦馍,不过他之掰了一个,剩下的那个他准备先存起来。
  谁知道下顿饭吃什么呢?
  杨渊和杨峙也在吃饭,他们吃得大体上跟乡兵们差不多,只是他们都有自己座位和餐桌,每个人还多了一条炙烤过的小羊腿。
  江煌还有那个“西儒”方德望也跟他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同样的待遇。
  “这一天就是五只羊,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王老子也扛不住。”
  杨峙开始心疼起钱来。
  刚刚吃饭的时候杨渊提起过,乡兵以后每日的饮食争取都保证眼前这个标准,杨峙便有些心疼起钱来。
  “只吃羊当然是不行,鸡鸭也行啊,还便宜些。”
  杨渊如是说道。
  让乡兵们吃好点很有必要,在杨渊预计的训练里体能训练是大头,吃的不好,那体能是练不出来的。
  “贵国这样的兵法是不行的。”方德望觉得自己有必要介绍一下西方的军事经验:“在泰西,士兵的伙食都要看他们自己,他们找到什么就吃什么。这些本来就算在了他们的工资里面,没必要再付额外的开支。”
  杨峙忽然感觉这个泰西人并不那么面目可憎。
  “这话说得对。”杨峙看着弟弟:“咱们可以从他们的月饷里面扣。”
  “二哥,我觉得最好还是别从手里面有刀的人嘴里面刮钱。”杨渊接着向方德望问道:“你说你是弗朗机人,是泰西哪一国的?弗朗查吗?泰西的亚勒马尼亚还在打仗吗?”
  “鄙人是法兰西人,崇祯三年到达的中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