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二百三十六章 调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刻的张罗,逃离贺通判的地方,悠闲的漫步在姑苏城,感受此地的繁华。
  数百名女子被安置好,又有黄璃卧底在水匪当中,他知晓等待知州,上报给皇城司便好。
  原本他只打算,冲入水匪的龙潭虎穴,莽一波,能杀多少人,就杀多少人,不单单得到惩恶值,也可为民除害,一举两得。
  但知晓这太湖贼匪,真的和李空有关联时,就想到一个好主意,何不来个大的。
  暗丹门,还有婺州李家和太湖贼匪暗中勾结,江南定会发生震动,那远在京城的宋徽宗,怕也不会轻松。
  之前有太原起义之事,而今又有太湖贼匪,暗中勾结暗丹门、婺州李家,这就好比在宋徽宗的心理界限,来回走动。
  若是宋徽宗,真的全无所谓,那张罗也没办法,但这是绝不可能的,就连李后主这货色,也会因为权利而杀人。
  这被传言是,李后主转世的宋徽宗,也断然不可能毫无波澜。
  一旦宋徽宗有所反应,定然会暗中调查,这暗丹门本就不清白,再加点眼药水,就和汉高帝与英布一样,唯有决裂。
  至于婺州李家,张罗只是顺带的,或则说是收点利息。
  关于父亲李易,张罗如今查阅众多资料,虽然极为稀少,但也不妨碍他脑补出,昔日的事情。
  大概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问题,家族想占有血刀,李易不肯,加上皇帝忌惮。
  婺州李家,本对这野子毫无感情,所以顺水推舟的污蔑,导致李易,从英雄沦为叛贼。
  对于李易,张罗心中极为复杂,身为穿越者,对一个根本素未谋面的前身父亲,又怎么会有感情,只是区区土著而已。
  但张罗却不同,对记忆中的李易,充满了家人的感觉,一开始可以用,这是李弦意识在作怪。
  随着时间推移,张罗却觉得并非如此。
  摇了摇头,张罗不再思索,当务之急,则是如何将两家拉下水,令朝廷也出动。
  ......
  京城,人群繁忙,游客与商贩络绎不绝,便是东京的主题。
  身为当今大宋的京都,东京绝对是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城市之一。
  皇城外喧闹不已,皇城当中,戒备森严,守卫兢兢业业,毫无表情,犹如机器人般令皇宫平白添加几分冷酷的色彩。
  一间不大的屋子里,叠满了各种书籍,以及奏章。
  还有名俊秀男子,埋在奏章中,洁白细腻的双手,不断翻阅其中有用的线索,将其呈给大宋的主人,宋徽宗。
  这名长相俊秀的男子,正是当今大宋皇城司的使者,王开。
  而这间堆满奏章的屋子,正是传说中的皇城司,这其中的奏章,只要其中一封奏章内容泄漏,定会引起天下震动。
  王开拿着一封奏章,仔细看着其中的内容,秀气的眉头,此刻紧紧皱起,良久后,吐出一口浊气。
  “婺州李家,久违了。”
  .......
  盘坐在龙榻上的宋徽宗,精神略有些疲惫,之前太原惊变,令他愁眉不展。
  而后事态变化,简直朝最坏的方向而去,先是太庙震动。
  若是这些还不算什么,师天监传来的消息,则不亚于旱地惊雷。
  “大宋啊,我该拿你如何?我又该怎么做?”望着眼前空荡荡的宫殿,宋徽宗幽幽一叹。
  他累了,这皇帝名为天下之尊,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日子,比起昔日红袖添香,手执毫笔,龙飞凤舞的日子,困难了不知多少。
  但每逢他想要撂挑子不干的时候,就想起了一个人的话,“端王轻佻,不可君临天下,”只要一想起这人,宋徽宗便有无穷斗志。
  “章惇,你给朕好好瞧着,朕一定会带着大宋,走向巅峰。”狠狠拍了拍龙榻,宋徽宗心中,狠狠对章惇说道。
  就在宋徽宗,胡思乱想之下,发了一个flag之后,殿外传来宦官的声音。
  “启禀官家,武功大夫前来求见。”
  闻言,宋徽宗立马道:“宣。”身为武功大夫,能够让宦官如此郑重的,唯有一人,那便是王开。
  得到宋徽宗的允许,王开缓缓进入殿内,手持礼仪道:“见过官家。”
  “嗯”见到王开后,宋徽宗点了点头,心中烦闷去了一丝,这人是他第一倚重的人,身手不凡,博览群书,是个能臣,关键无野心。
  “卿有何事?”宋徽宗笑着问道,平日里王开无事不登三宝殿,他是极为了解的。
  望着含笑的宋徽宗,王开微微沉默,他也知晓自从官家上位,承担了多少,尤其是太原一事之后,难得见官家展露笑容。
  但他此行,确实要破坏这个笑容。
  看着王开沉默不语,宋徽宗心底有些不详预感,也未曾询问。
  二人之间,弥漫出难言的气氛。
  随后,王开缓缓开口道:“官家,江南传来消息,太湖水匪有迹象表明,暗中勾结了暗丹门,以及......”
  听到前面的话,宋徽宗的微笑变得极为勉强,扯着笑脸问道:“以及什么?”
  “以及...婺州李家,”王开缓缓道出。
  “婺州李家!”闻言,宋徽宗的表情,再也维持不住,这四个字,曾几何时,令大宋如鲠在喉,尤其是这昔日的婺武侯,李易。
  “是的,”王开点了点头,若说婺州李家,当今有哪些外人,最清楚,莫过于他了。
  “婺州李家,怎么会?”宋徽宗喃喃自语道,这李家自从十几年前,便消失在众人眼中,安心的当土霸王。
  而朝廷,对此也视而不见,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少顷,宋徽宗勉强平复下心道:“可有确凿证据?”
  “无”王开摇了摇头道:“此事干系重大,由不得臣妄自做主,唯有得到官家命令,适才可前去调查。”
  听到这话,宋徽宗松了口气,婺州李家无确凿证据,参与此事,可以说是好消息。
  就算参与的不严重,他也不打算追究。
  随后宋徽宗正色道:“王开听命。”
  “臣在,”王开身子微微弯曲道。
  “朕命你,全权负责此事,即可调查,若有抗旨不尊者,格杀勿论。”
  “臣王开,遵旨。”王开双手抱拳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