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五章 富平县内有善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啪!”
  
      一声脆响,青年转了半圈倒在地上。
  
      骤然遭此重击,他甚至忘记了疼痛,惊慌夹杂着怨怒,双手撑在地上直楞楞地瞪着张金善。
  
      张金善仿若未见,冷哼一声收回抬起的手轻轻甩了甩。
  
      “你脑壳坏了不要紧,不要去撺掇你家老子!”
  
      张金善面色不虞地迈步出门,走到青年身边的时候,才冷冷吐出一句:“叫你爹回家来。”
  
      地上的青年看着张金善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坐起来摸着红肿疼痛的脸颊,脸上浮现出怨恨之色。
  
      张金善并没有去管这个青年,在他看来,长辈教训子侄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别说那青年只不过是他侄子,就算是他那个当了县令的弟弟,遇到这种事也得生受着。
  
      这就是威望,这就是规矩。
  
      张家原本只是雨金堡几户大姓之一,他家这一支更只是张家不怎么起眼的分支。但就是在他张金善的带领下,花了三十年时间,成为张家族长,成为雨金堡的主人,更是把自家胞弟推上了县令之位。
  
      这么多年下来,其雨金堡内或许有人不知道当今天下是哪朝哪代哪位皇帝做主,但所有人都知道,雨金堡的天就是张金善张大善人,生杀予夺都在张大善人的一念之间。
  
      由此,也养成了张金善在雨金堡说一不二的性格。
  
      当然,这仅限于在雨金堡,在外面他还是个十分圆滑能屈能伸的人,否则也不可能打点着让自家胞弟成为富平令。
  
      教训了自家那不长眼的后辈,张金善坐上了撑着伞的车,出门巡视雨金堡田地。
  
      这车是平板车,上面有两尺高的护栏和一把固定在车板上的藤椅。拉车的不是马,不是牛,而是人,是雨金堡的仆役。
  
      即便人力车有些不稳,也要忍着,牲畜是那么宝贵的生产资料,张大善人可舍不得专门留一个出来给自己拉车。
  
      富平令要换一个新人过来,这对张家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别看他在侄子面前表现得那么淡定,其实他心里面有十分忧虑,坐上车之后就皱起眉头仔细考虑。
  
      侄子虽然不靠谱,但说的那个法子也在他脑子里出现过,只不过刚刚出现就被他抛开了。
  
      要是没什么家业也就算了,但他在富平县经营这么久,真狠不下心来杀人放火受招安。
  
      一路上遇到在田地里劳作的农夫农妇们见到张大善人的人力车,全都十分紧张地行礼,因为这些人全都是他张家的佃户,靠着他张家租田给他们种才能活下来。
  
      所以说,张大善人可不是浪得虚名。
  
      你看,你受伤生病没钱治疗的时候,你天灾没有守成的时候,是张大善人给的救济银子!虽然把店田地甚至自己低价卖给了张大善人,但至少活下来了不是吗?而且之后张大善人还大发慈悲地允许租他家的田来重,他不是善人谁是善人?
  
      至于为什么会受伤,为什么会出现,哈哈哈,这种事情咱们就不要去纠结了,好好干活才是正理。
  
      再就是,别说租子高,这田毕竟是张家的田,这税都得张家来缴,而且张家修桥铺路挖水渠,招收家丁抵抗贼盗流民不都要钱啊!
  
      走在路上,看着这一片田园风光,张金善心情渐渐舒缓下来。
  
      这都是他挣下的家业,就算是哪天下去了,也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只不过,怎么那个小子让人看着不顺眼呢?
  
      张金善皱着眉仔细打量田里站着的那个十三四岁的少年。
  
      现在已经四月天了,这少年浑身上下只穿着一条犊鼻裤,上半身肋骨根根可见,面色发黄,头发凌乱,杵着一个跟他一般高的锄头。
  
      张金善终于找到看不顺眼的原因了!
  
      那小子虽然低着头,但却抬眼觑着他!那眼神,他曾经在很多人眼中看到过,但那些人连一个安睡的坟墓都没有,只能如死狗一般被埋入乱葬岗。
  
      张金善突然叹了口气,招来跟在身边的管家,朝这一家人示意了一下,低声道:“刘老赖不是想换一块地么。”
  
      管家点点头,虽然没直说,但他明白自己这个主人想让他做什么。没有丝毫同情,也没有丝毫幸灾乐祸,因为这种事情很常见。
  
      张金善大善人的名声怎么来的?除了他修桥铺路等各种造福桑梓的事项,还有就是这一片不认为他是善人的都消失了。
  
      富平县四名官员此时都从不同的渠道得知了自己要被撤换的消息,好在他们都隐约知道了自己即将调入京中,所以除了富平令之外,其余三人并没有多么抵触。
  
      之前富平县上有县令,下有雨金堡,不管是他们自己还是各自家族,都过得比较憋屈,如今自己能更进一步不说,雨金堡在富平官面上的人物也被调走,说不得就是自家发展的好机会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富平令被自家大哥叫回雨金堡之后,县丞主簿三人便各自归家找家中能做主的商议怎么向新县令投诚了。
  
      长安城,陈佑出城了,他出城是为了迎接宣抚使。
  
      黄世俊他们两个走得有点慢了,因为他俩在华州停的时间有些长,一直等到新的潼关镇将上任,带来了官家的手谕之后,他俩才带着兵马离开华州,继续西行。
  
      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会在京兆修整一段时间,然后一个往西,一个往北。
  
      好在长安城别的不多,空置的军营多得很,他俩带着的那两千多人完全能放得下。
  
      陈佑在城门口没等多久,大队兵马就到了。
  
      前一天双方就互派信使接洽好了,兵马自有仓曹和兵曹的带着去安置,两位宣抚使的马车在亲卫的护持下缓缓停在陈佑面前。
  
      黄世俊、王彦川一同下车,陈佑也赶忙上前,同时嘴里还说着:“二位宣抚远道而来着实辛苦了!”
  
      黄王二人也是道:“许久未见陈使君,可还安好?”
  
      说话间,三人走到一处,互相见礼。
  
      陈佑这才笑道:“在城门口说话实在不像话,城内已经备好了住处,不如两位先去梳洗一番歇息歇息,晚上摆了一个接风宴,万望赏光出席。”1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