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于一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了一阵,宋敏贞慢腾腾地抵达待漏院。
  陈佑站在原地未动,宋敏贞走上前来微微躬身:“平章。”
  “方正相公。”
  陈佑躬身回礼。
  两人站在一处,也没有闲聊,就这么安静地看着门外。
  屋内众人逐渐闭嘴,最终彻底安静下来,倒是隔壁那些中低层官员待的屋子里传来嘈杂声。
  就在屋内诸人感觉快要窒息的时候,终于有人动了!
  工部尚书、参知政事薛崇原本和其他参政一样单独站在一旁,这时候他迈步朝陈佑、宋敏贞二人所在位置走去。
  朝两人点头示意后,站在陈佑身侧不远处,同样袖手看向门外。
  他这么一动,王彦川、窦少华且不去说,赵普等参政立刻就吸引了众人目光。
  终于,胡承约好似松了口气一般,缓缓走到窦少华身边。
  之前他同陈佑因为河南府的事情闹过一些不愉快,不过只要没彻底翻脸,这时候站过来问题不大。毕竟同是先帝潜邸旧人,当年私交很好。
  接下来难受的就是赵普和焦继勋了。
  李继勋那是把陈佑得罪狠了,没有回头路。
  陈佑可能会为了安众人的心留下一个曾经敌对的参政,但绝对不可能让这个参政有发展的空间。
  李继勋也不愿意为了空头参政的名号向陈佑乞降。
  就在赵、焦二人纠结之时,宦官来通知该去宣政殿了。
  陈佑同宋敏贞在前,窦少华、王彦川落后几步不愿同他两并肩而行,其余诸人等而后之。
  这一次来到宣政殿,陈佑等人没有从后方侧殿进入。
  通过正门进入正殿,其余官员在宦官们的引导下找到自己的位置,陈佑带头朝御座走去。
  在御座前方,依然摆着五张长案。
  陈佑脚步沉稳地走到最中间的那张长案后站定。
  宋敏贞三人也都在老位置上站着,陈佑以前的位置空了下来。
  诸臣站定,稍等片刻,天子走出端坐在御座之上。
  行礼之后,群臣跪坐。
  陈佑双手按在大腿上,朗声道:“昨日我于君前奏对,上《军政四策》,陛下令群臣探讨。”
  他话说完,站在侧边的王继恩立刻示意身边小宦官上前宣读四策内容。
  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
  稳重。
  这是所有人的感受。
  拿出来在朝会上宣读的内容要比昨天陈佑在同明殿叙说的更加详细。
  每一条都有详细说明,利弊叙述的清清楚楚,同时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弊端可以通过何种方式来避免或者解决。
  基本就是,除非从根本上反对陈佑的想法,否则很难在细节中扣毛病。
  但是真的是那么好反对的么?
  第一条:维持先相公王朴制定的政策。
  这一条关系到王系官员的切身利益,如果要反对,当前的利益平衡彻底打破,王系官员必定迎来一波大清洗。提出反对的人一定是想把王系官员推到陈佑阵营去吧!
  第二条第三条就不用说了,分别针对普通文士和已经入仕的文武官员。
  别看策论里面用最底层的胥吏士兵来举例,但得到实惠最多的还是中低层官员,也就是衙门官府里面负责具体事务的七八品官员,以及军队里营以下的校尉。
  至于第四条,则是政治正确。
  整个朝会的主题就是陈佑的四道策论,几乎所有发言的人都是提出更好的改进建议,或者直白的吹捧。
  没人反对,哪怕有三五个得到授意站出来找茬的,也被陈佑这边的辩驳回去。
  这就是陈佑要召集朝会的原因。
  人一多,某些阴暗的心思就不好拿到光明处来讲,想要达成目的,只能引导大家相信,跟着你走最有利。
  政策获得大家认同的陈佑,在一定程度就代表着所谓的“大局”。
  朝会毫无波澜的结束,陈佑没有同任何人交谈,直接前往英华殿。
  他的东西正在往政事堂搬,整理好之前他准备先待在英华殿。
  上午的朝会让他心里有底了。
  不管王彦川他们怎么想,在陈佑提出那四条政策之后,至少不会明面上反对。
  接下来,陈佑只需要在不付出太大代价的情况下保证这四条政策顺利推行,就可以树立首相威望。
  坐到英华殿检查完英华录的编纂进度,陈佑叫来卢多逊。
  “相公。”
  “坐。”
  陈佑靠在椅背上,伸手示意卢多逊坐下。
  卢多逊诚惶诚恐地坐下。
  以他的身份,还不够参加朝会的资格,但他从父亲那边得知今天的朝会极有可能是陈相公确立地位的尝试。
  眼下看陈相公的神情,不似受挫的模样。
  再想到陈相公突然把他叫过来单独谈话,他心中有了猜测,也就有了期盼。
  卢多逊还没有抛却得失之心,面对能决定自己未来的人,他的惶恐可以理解。
  陈佑仔细打量卢多逊,见其虽然看上去有些紧张,不过行止之间依然合乎礼制,不由微微颔首。
  没让卢多逊忐忑太久,陈佑直接就开口问道:“行之以为某在东府,当如何行事?”
  他的语气十分和缓,音量也不是很高,但就这么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叫卢多逊的心脏不争气地加快跳动频率,呼吸也急促起来。
  卢多逊深吸一口气,只感觉嘴巴发干。
  他明白,这是考验。
  如果通过了,他就不必继续呆在英华殿修书,而是可以到政事堂去当陈相公的幕僚!
  一旦成功,可以省却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努力与苦熬!
  “回禀相公。”
  在陈佑的注视下,卢多逊施了一礼,缓缓开口:“下官以为,相公当以稳为主,以堂堂正正之师,荡涤群邪。”
  通过父亲的渠道,他昨晚就知道了陈佑的四条策论,研究了一晚上,现在回答起来,倒符合陈佑所为。
  总之,陈佑不管他是“英雄所见略同”还是“善于揣摩上意”,能说出这般符合他想法的话,就证明他有主观能动性,让他做事,会往陈佑想要达到的方向去做,不必陈佑时时看顾指点。
  只不过,仅仅有眼光可不行,陈佑要找的是能帮他做事的,而不是帮他做决定的。
  见卢多逊垂着头等着判决,陈佑不置可否,继续道:“愿闻其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