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八十七章 黄土台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单地看了下小麦,其实,也没啥好看的。
  
  无非,也就是看看病害如何,以及要不要浇水。
  
  如今,一切都正常。
  
  又有这刘二家的儿媳把杂草给拔得七七八八。
  
  自然而然,那接下来,她们这一行人要做的事。
  
  也就变得少了许多。
  
  “姐姐种过小麦?”
  
  夭夭问那小媳妇。
  
  小媳妇也是回道:“这却是没有。不过,您是贵人,您这句姐姐,我们这些贫贱之人,可受不起。”
  
  对啊!
  
  夭夭这身打扮,一看就是出身贵族。
  
  夭夭也是丝毫不在意。
  
  “我还以为姐姐会种小麦,却是以为可以把这地交给你打理。”
  
  “额……不敢,不敢。”
  
  “你不必惊慌,只是我们确实没有时间打理,不过接下来应该也不用怎么打理了,就等五六月份收割了。”
  
  随着交谈的深入,这小媳妇也是慢慢放下了警惕。
  
  从对方口中得知,对方叫焦氏,名唤十娘。
  
  是从隔壁村嫁过来的。
  
  家里平日里也就只种栗米,以前却是极少见到有种小麦的。
  
  听到对方平日里都种的是栗米,夭夭也是问道:“那不知道,姐姐家往些年的栗米亩产几何?”
  
  焦氏也是回道:“若是一亩地,终岁亩产不过六斗多。”
  
  夭夭也是好奇地问道:“六斗是多少?”
  
  所有人为之一倒。
  
  “六斗,就是大概这么多。”
  
  好在,焦氏给她画了一个大概的样子。
  
  “那这六斗栗米,能吃多久?”
  
  夭夭丝毫不以自己不知道这些事为耻。
  
  当然,其实李承乾也不知道,但是,他还是可以鄙视夭夭的五谷不分。
  
  焦氏继续道:“若是我们家,一家五口,敞开了吃,六斗最多可能只能吃十日不到。”
  
  夭夭:“那你们一年要种多少地,才够吃?”
  
  听到这话,夭夭有点震惊,毕竟一亩地才六斗,然而却只够吃十日,一年可是三百六十五天,那岂不是要种三四十亩地,更别忘了,还要交税。难怪一有什么天灾人祸,这古代就造反了。
  
  焦氏便道:“我们家分得的地是七十亩,其中,十五亩拿来种麻,五十五亩用来种粮食、蔬菜,另外,还有一亩的园地。每年要交赋税四石三斗,布匹四尺,另还有麻二斤。所以一年下来,在交完官税后,也就正好能填饱肚子,不至于挨饿。若是遇上年景好,譬如说这几年,有时候还能有一些剩余。”
  
  说到还能有一些剩余的时候,焦氏的脸上也是充满了对日子的奔头。
  
  夭夭忍不住道:“辛苦了。”
  
  焦氏听到她这话,也是尴尬地愣了愣,然后笑着回道:“这有什么好辛苦的,这里人人都是这样。”
  
  听完了焦氏的话,夭夭这才感觉到百姓的水深火热,她之前住在城中,却是对这些都丝毫没有概念。
  
  按照焦氏所说,再减去官税,的确也只够吃饱。
  
  什么盛世啊,看来,都是假的。
  
  见夭夭似乎很好说话,焦氏接下来也是问夭夭道:“不知道姑娘,你种这个是要做什么?这小麦,在我们这边种的人可不多。”
  
  夭夭便道:“我们打算在这里种上两千亩小麦。”
  
  焦氏:“啊?”
  
  夭夭:“小麦可以拿来做面条、做包子、馒头,一样是十分好的主食,一点都不比栗米差。”
  
  焦氏:“姑娘是什么人?还有面条、包子、馒头又是什么?”
  
  夭夭一敲脑袋,对,面条、包子、馒头只是她在美凤院所用的暗话,在这个时代,还不叫面条、包子、馒头。
  
  然后,她便又换了一种说法:“可以用来做汤饼、面饼、蒸饼这些,难道不好吗?说白了,就是可以拿来卖钱。”
  
  焦氏不是很明白,不过……难不成,眼前这位姑娘,其实是一位商人?
  
  但是,两千亩地啊!
  
  谁家能有两千亩地这么大?而且,能种得过来吗?他们家七十亩,都须得每日早出晚归了。
  
  焦氏:“听姑娘口音,不像是本地人。”
  
  夭夭:“不是。”
  
  然后……
  
  两人也是慢慢陷入到了沉默。
  
  夭夭已经没什么好问的了。
  
  不过……
  
  难得出来一趟,她还是想问道:“我们是出来打猎的,你可知道,这里附近有那里适合打猎?”
  
  然后,在问到了方向后,也并不着急。
  
  而是再待了一会,跟对方道了谢,一行人这才重新上马离开。
  
  李承乾跟上来,问道:“接下来去哪?”
  
  夭夭便道:“我想四处看看。”
  
  这块地的南面还有东面,都是山地和丘陵。
  
  其实……
  
  夭夭还想再找一块更大的地。
  
  而且……
  
  最好还是人迹罕至,或者是带有一定私密性的地方。
  
  而这里,在她看来,还是有点太小了。
  
  紧接着,便沿着乡间的道路,四处侦查。
  
  其实……
  
  若是把热气球也给带来了的话,那就好办了。
  
  可惜,因为要保证她们出行的速度,所以只能是把那些都抛弃了。
  
  如此,一直巡游到了太阳下山,这才回去。
  
  路上,却是见到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些小村社,若是她想要一块完整的很大的土地,这怕是要动迁才行了。
  
  不过……
  
  不动迁也行,可就是要把这些人,编成特殊的户口。
  
  比如说军户。
  
  回了驿馆,好好地休息了一番。
  
  第二日。
  
  再重复前面一天的事情。
  
  甚至,一行人还出了陕州,跑到了别的州县去了。
  
  而在此过程中,自然也有把无线电给带上。经过测试,即便是两地相距已有三百余里,然而,通信依然十分清晰。
  
  第三日。
  
  继续重复前一天的事情。
  
  只不过……
  
  这一次就不是往西边巡查,而是往东边,前面也说了,东边只有高度大概一两百米的小山以及丘陵,原本,夭夭也对此已经不太抱有希望了。
  
  但没想到!
  
  就当她往东又往南,紧接着又往东,行进了大约三十里地以后,再往东一看,还有往北一看,一大片过渡平缓,而且地势得天独厚的黄土塬,也是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何谓黄土塬?即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平坦黄土高地,又称黄土台地。
  
  看到这地方,夭夭的眼前便是一亮!
  
  这不就是她所找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