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首映 1/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国大业》这种票房刷新速度,给了发行方中影很大的信心,发布会上说什么‘票房五亿!’
  
      你这种玩法就叫中国特色!
  
      100%排片…
  
      怎么好意思?
  
      于是,在功利前提下,这部电影创造了一个扭曲而短命但短期内起到实用效果的类型片——抓壮丁式主旋律!
  
      利用献礼性质,在发行、放映编排上获取霸权,并且可以借此得到大量机关团体购票资源。
  
      更富有创造性的是,它充分利用娱乐明星想跟官方靠近的心理,造出超大卡司,几乎零片酬,以超低成本在另一层面为影片市场收益作保。
  
      这个发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个创举,但同时必须承认,这种做法带来的负面影响极大,最坏的影响就是:天然不符合市场本身…
  
      你霸占了排片,从根本上断掉了其他电影的生存空间!
  
      至于什么国籍、票价之类的…
  
      那都是小事…
  
      于是呢,这些导致了此类型的短命。
  
      所以,之后的《建党伟业》明明在质量上远超《建国大业》,但还是受了很大负面影响,票房成绩也不甚理想。
  
      到了《建军大业》,可能是想着稍微遵守市场规律…
  
      然后被《战狼2》一脚掀翻,票房吊打…
  
      没有了建字头,为国献礼的行为不会停止,更能成为一门生意!
  
      从那之后,主旋律换了玩法,《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应运而生…
  
      这两部电影从本质上来说跟‘建’字头不一样,因为它抛弃了英雄史观,没有描写什么大人物!
  
      但毕竟《建国大业》,反映的是史实的影视作品,刀尖行走,需慎之又慎。
  
      很容易能被人挑出毛病!
  
      比方说沈梦溪…
  
      ……
  
      《风声》首映礼现场,莲花又哭了…
  
      大概是回忆了拍摄时候的情景,不自觉代入。
  
      有点突兀,让她介绍自己的角色,说了两句就哭了出来…
  
      沈梦溪一边鼓掌,一边拍了拍胡戈的大腿,示意他跟着鼓掌…
  
      “你怎么她了?”
  
      “…我就正常拍戏…”
  
      老胡语焉不详,但他很了解这种情况…
  
      他这几天宣传的时候,都不敢正视莲花,因为有一段被剪辑的戏份:武田给李宁玉刮宫…
  
      是真的刮了!
  
      然后莲花受不了,直接崩溃了…
  
      所以,她能拿金马奖确实实至名归!
  
      老胡接受采访:“我演的武田,是个变态,有点参考了《辛特勒名单》里的阿莫·戈斯,我觉得他应该对李宁玉有点那种意思…”
  
      “但他心理有问题,所以,用器械羞辱对方,羞辱她能让自己获得心理快感…”
  
      “很变态…我自己都不敢回看那一段…”
  
      莲花接过话:“导演是变态!”
  
      “本来说好的,拍到一半就该喊停了,但两个导演都没说话,那我们只能往下演…”
  
      “演员有时候真的挺无助的…”
  
      到了沈梦溪:“我知道这个戏很惨烈,所以,我没去现场…”
  
      “剧本就是我写的,我太知道怎么把一个人物弄到崩溃边缘了,李宁玉很惨,顾小梦更惨,包括白小年、吴志国…就金生火好点,他自我了断了…”
  
      “但我首先要说,剧本里的刑讯我们已经减弱了很多,实际勘查的时候,刑讯逼供比这个惨多了!”
  
      聊到票房…
  
      “今年国庆档的大盘大概在4亿左右,《风声》肯定是头部作品,头部一般至少拿七成,那就2.8亿吧!”
  
      然后有记者提到了《建国大业》,沈梦溪想了想,然后道:“《建国大业》…拍的不好,我非常不喜欢里面刻画的人物,倒不是政治性什么的,我就觉得故事讲得不好!我们能成是靠群众路线,是工农联合的力量,是人民的力量!不是靠拉拢中间派路线!”
  
      “我看了一篇评论:电影挺好的,就是不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这就是问题了!过于美化果当,我就想说,咱能不能稍微看看历史,蒋中正怎么就忧国忧民了?还爱国者?他就是美帝国主义的买办代言人,还美玲女士,她鼓动美国对大陆居民用原子弹,怎么不拍?”
  
      “所以才叫解放战争!”
  
      “这场斗争绝非所谓的兄弟之争,而是明确无误的革命与反革命之争。”
  
      “我们的胜利是摧枯拉朽的,敌人的溃败是一泻千里,困兽犹斗。这不仅是光与暗、暖与冷、正与邪的对照,更是理所当然、不容置喙的定性。在历史面前,不能有暧昧空间!好可以形式丰富,笔意深厚,坏也要坏得义无反顾、彻彻底底!”
  
      “你问我《建国大业》怎么样,这就是我的看法!”
  
      ……
  
      好,又惹事了!
  
      这次不仅吐槽公知,还把蒋公、民国粉给得罪了!
  
      民国诶,岁月静好、大师辈出,黄金年代!
  
      顺便还有中影…
  
      一黑黑了三,你可真是小机灵鬼!
  
      当然,媒体没怎么敢报道…
  
      皇城脚下,向左还是向右,判断不出来吗?
  
      或者就算报道了,也被压下去了,事实上,《建国大业》里面的很多情节都值得商榷…
  
      君子之风?
  
      最接近现代化的时代?
  
      要真牛咋还被赶出大陆了?
  
      为何我当能一呼百应众望所归,那是因为中正和果当已经烂透了不可救药!
  
      应该是2012年,《环球时报》一篇社评:美化当年果当政权是公然撒谎!
  
      然后才定了性!
  
      才有媒体敢报道很多事…
  
      但说实在的,这玩意不是《建国大业》的卖点…
  
      《建国大业》最大的卖点就是一部明星贺岁片,最好玩的就是让上百个明星去扮历史人物,光这一点就值得3个亿以上的票房!
  
      所以,《风声》上映首日给了30%的拍片,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建国大业》…
  
      插一句,范小胖在《麦田》的首映礼表示票房能过亿…更说了‘国庆档的整体票房大概有五六个亿,《建国大业》不可能全部都拿走,剩下的票房还得给别人留着是不是?’
  
      嗯,人家也没把《风声》放在眼里!
  
      为毛转身接了《东风雨》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