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卖不出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过断断续续、修修检检、检检修修的十多天调试,榨菜的真空包装终于成功了。
  对何思福来说,真如同“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那样兴奋,生产劲头一下暴发出来,他如同正正规规的企业生产一样,像模像样地做了两天,一则想试试,这种连续开动十来个小时的生产模式,这台自制的真空包装机到底吃不吃得消,会不会没出毛病。
  另外,也想趁机搞个试验,正常情况下,这台自制的真空包装机每小时能包装几包榨菜。
  结果当然令何思福兴奋无比,这两天,不但机器没出一点故障,而且,生产效率与自己在虞县那个蔬菜加工厂里操作的的旧包装机相差无几,每天能包出大小不同的榨菜五百来包,这种包装,有100克的,也有150克、250克的,算得上是各类包装都齐全。
  因为包装是从虞县买来的,而且这类包装袋本来也是供于本地民间包装榨菜用的,印刷的都是“虞县榨菜”字样,打的就是地域品牌,不存在着商标侵权等问题。
  包装袋上印有商品保质期,何思福只要在包装袋封口,用钢印印上包装日期就可以了,所以,他两天包装下来之后,就专门抽出一天时间,对包装好的榨菜统一编印一了包装日期。
  看看包装好的榨菜与正规厂家出来的商品差不多,他就拿着包装好的榨菜,先到本村及附近村庄的小店里去推销,小店老板说,像这样包装的榨菜只能够是代销,如果要直接经销的话,他们还真不敢接手这一业务。
  因为一切都在试验中,而且腌制好的榨菜一时半月也坏不了,何思福也没多提什么要求,一切按销售方的要求委托他们零售,在走过的每家小店里,都多多少少放上了各种规格的榨菜,如同其他食品厂家来小店里铺垫糕饼一样,就在本子上登记一下,让店主签上个字作为凭证。
  设在村庄里的小店,销售也是十分有限的,五六十包、一百来包榨菜也就买得上十天半月了,何思福觉得这样的销售自然跟不上自己包装的节拍,于是,他就拿着样品到各大集镇上的农贸市场,甚至到市区的各大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去推销。
  何思福骑着自行车,在市区和几个大集镇里转了个遍,每进一个市场,每到一个摊位,摊主都要拆开一包榨菜看一看色泽好不好,尝一尝味道鲜不鲜,而且,他们要品尝的,必须是要新拆的,否则他们就认为你有作假的可能,就不给你谈交易,这样,光是给人家品尝的榨菜还拆开了好几包。
  对于拆过、品尝过的榨菜,何思福当然舍不得扔掉,他每次回到家后,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把拆开品尝的榨菜倒出来,混合到同类型的榨菜坛里搅拌一下,过会儿又重新包装成一小包一小包的,这样虽然工夫和电费是浪费了点,但这些远道进货过来的榨菜,除了他们品尝掉的外,就没一点损失了。
  最让何思福感到有压力的,就是摊位里的商品铺垫,这些摊主的要货方式与小店里的要货差不多,都要求以代批、代销的方式进行,如小店店主不同的是,这些摊主对铺垫的商品只嫌少不嫌多,他们的要求,都是每个品种至少放一箱,对小包装的还要求放两箱、三箱的。
  何思福算一下,究竟如何铺垫最有利,但想来想去总算不出什么结果,何思福知道这些摊主都是做生意的精,再怎么算也算不过他们,何况这也是初次接触,销量是大是小都没一个底,情愿店少设几个,能铺垫的店就得按照店主的要求铺垫了。
  五百箱的货铺垫下去了,该跑的几个大集镇还没跑边,为了做到供货、包装两不误,后来几天,何思福都是早上送货,下午或晚上包装,一天到晚都是忙忙碌碌的。
  见小弟总是这样忙忙碌碌地早出晚归,何思强就问他说:“你样干下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
  何思福告诉大哥说:“现在还都是铺底,到底能有多少收入还得看市场上的销量再说。”
  何思强提醒何思福:“市场认钱不认人,这款你要催紧点,别到时货款都不见。”
  何思福跟大哥说:“这个说事先说好的,原则上一个月结一次账,如果摊主提早卖完了,他们也会提早联系我,第二次要货,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了。”
  按照送货时间的迟早,何思福开始按挨店挨摊的走访,发现大多数销量还是不错的,除了绝小数还有原封不动的外,大部分只剩下少量的了,有的也早就卖完了,只是因为手头还有其他地方送过来的包装榨菜,也就没有及时向何思福联系。
  一个轮回下来,何思福也收回了大部分货款,对于卖完的或者只剩下一点点的,他又送上一箱或者两箱的,很快,家里进来的坛装榨菜就没有了,他决定再去进货来包装。
  这次出去进货前,何思福专门走访了市区小商品市场、农贸市场里的几个大摊位的摊主,向他们了解本地市场最欢迎的是哪些地方的榨菜,除了榨菜之外,还有哪些适销对路的蔬菜可做包装销售。
  摊主告诉何思福,就味道而言,本地喜欢的榨菜除了虞县的外,湘湖的,桐镇的,但真正要说哪个地方的榨菜最适销,他们也说不定,因为消费者的考虑是多方面的,除了口味、品质外,他们还要考虑差价的多少和自己可得利润的多少。
  一番调查下来,何思福也明白了许多,他决定,各地品种多多少都进一些试销一段时间,同时,除了榨菜包装外,还再开拓一些萝卜干、霉干菜、干菜菩头等之类的干货包装,以货品拓宽市场。
  去湘湖进货,远比去虞县方便得多,如果不想坐公开汽车的话,踏上一辆自行车也可以捎两坛榨菜过来,不过第一次去湘西进货的时候,何思福还是坐公交车去了。
  去的时候很早,他是坐上当天第一班车次去湘湖的,为的就是去赶个早市,看看那边还有什么新的包装商品。
  何思福赶到湘湖农贸市场时,是早上九点零一点的时光,正是赶集的人最多的时候,他挤在人群中,一个摊位一个摊位的看过去,看看里面有没有时鲜的商品。
  果然,在一个摊位里何思福发现几干菜焐猪肉,这本身就是何思福很爱吃的一道菜,也是家乡夏秋季节最普及的一道菜,过去妈手脚灵巧的时候,在家里也常做这道菜,他马上想到,如果自己去开发这道菜,说不定马上能开发拓出一个市场销售热点来呢。
  于是,何思福决定买回一个,让全家人品尝品尝,如果味道正是不错的话,自己就马上开发出这个产品出来,他问摊主:“这干菜猪肉多少钱一包?”
  摊主回答说:“三块半一包。”
  何思福从钱包里取出三元五角零钱塞给摊主说:“我买一包。”
  “才买一包?一包的话就要五块钱呢!”摊主瞪着眼睛跟何思福说。
  “我就问你多少钱一个吗!”何思福有所不解地看着摊主说。
  这下摊主也有所不好意思起来,她脸带笑容,又带有不好意思的表情跟何思福说:“看你背一包,拎一包的样子,就知道你是进货做生意的,所以我是把批发价报给你的。”
  摊主随便说出一句话,何思福就想到了潜在的利润,三块一包的批发价,五元钱的零售价,这利润不浅啊,如果自己生产、自己加工的话,可赚利润就更大了。
  想到这里,何思福二话没说,就把三块半零钱塞进钱包,又从钱包里挖出一张五元的纸钞塞给摊主,他也笑嘻嘻地跟摊主说:“五块就五块,买一包带回家尝尝吧。”
  听何思福这么一说,摊主带着笑脸轰动着说:“好吃好吃,包你吃得下次再来买,不骗你说,我这摊位,每天都要卖出一百来包,最少的也是十包十包批发过去的呢!”
  何思福一边听着摊主的喜说,一边翻来覆去地看着干菜焐猪肉的包装,这包装就是白白的、厚厚的尼龙纸袋,上面除了除一排细细的包装日期和保质期限外,其他没有任何品名、生产厂家和生产地址等印刷了。
  听着摊主的这么一说,看着这么简单的包装样子,何思福这心头还真是热乎乎的,他默默地下定决心:这包装我做定了。
  这样七转八转转下来,何思福回到家里也就是下午四点多钟了,他在猪栏房里放下进来的货物后,就拿着一包干菜焐猪肉找到母亲。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吃药的治疗,母亲何紫娜的身体已经好多了,家里简单的菜饭就由她做着吃,何思福把那包干菜焐猪肉提给母亲后跟她说:“妈,这包干菜焐猪肉,等会做晚饭的时候把它蒸蒸热,我们品尝一下味道会怎么样?”
  何紫娜看着何思福提过去的干菜焐猪肉发呆了,她对何思福说:“做这道菜是我的拿手戏,你要吃就跟我说一下好了吗,何必去那里买这种装吃?”
  何思福告诉母亲:“这是买来让大家品尝味道的,如果味道特好,它有市场,我们就就进它的货来包装卖,如果它的味道还不如你妈做的,我们就拿出干菜买来肉,自己做着买。”
  何紫娜领会了儿子买包装干菜焐猪肉的用心,就按照何思福的要求蒸在了饭镬里,晚饭期间大家吃的时候,都说这种干菜焐猪肉的味道,还不如母亲自己做起来的好吃。
  “既然自己做起来的好吃,那就我们自己做着包装起来买。”何紫娜也就乐意地鼓励儿子说。
  第二天一早,何思福早早起来去镇上赶集买猪肉,出门前,母亲还特意叫住何思福说:“焐干菜的猪肉一定要买五花肉,买其他的肉就不是太肥,就是太精,精肉焐干菜,又硬又燥味不鲜。”
  何思福来到市场的肉摊上,一下子要了三十斤五花肉,卖肉的瞪大眼睛说:“你要这么多五花肉干嘛?五花肉比其它精肉,每斤要贵一元多,而且一个肉摊上,五花肉也不会这么多。”
  何思复对卖肉者提醒的话毫不在意,他跟卖肉者说:“价格贵无所谓,你这里买不齐,我多转几个肉摊总能买齐。”
  就这样,何思福先后三个肉摊,总算买到了三十二斤五花猪肉,然后他到另外店还买来了两斤白糖,一包味精等物品。
  回到家里后,何思福把母亲晒藏好的两老酒坛燥干菜拿来,当即做了起来。
  何思福考虑到母亲年纪大了,加上自己想学到做一道菜的手艺,以便今后一直做下去,就让母亲一边烧火添柴,一边指导配方下料,自己刚根据母亲的意见炒制着。
  炒制后,母子又把干菜猪肉放进蒸笼里蒸,使干菜变软。
  蒸着满蒸笼的干菜猪肉后,屋里屋外都香喷喷的,闻到香味的人,都要过来问一下,是不是做了很多干菜焐猪肉,做怎么多干菜猪肉吃得完,当听说他们是包装好来去市卖的,都纷纷赞扬何思福说:“你的商品意识真浓,连这种农家最常见的这道菜也推上市场了。”
  做好的干菜猪肉冷却后,何喜富就让它自然冷却,冷却后又进行一个个包装,随后就带着包装好地干菜猪肉,去跑市场了。
  卖干菜焐猪肉的市场,何思福没选择村里的小店,他觉得农家人都会做这道菜,自然不会去花钱买来吃。
  在城区,也没有选择小商品市场,而投放在农贸市场里,他觉得小商品市场的商品流转,没有农贸市场来得快,所以在农贸市场里他几乎是每个摊位都放三五包。
  一个星期后,何思福就去摊位转了转,发现全部卖完的摊位几只有没几个,大多数摊位还留下两包、三包的。
  “留下的干菜焐猪肉还可卖吗?”何思福马上想到这个东西比不来榨菜、干菜的,于是打开来闻了一闻,果然臭烘烘了。
  臭了的包装带回去也没用了,何思福便把它全部扔到垃圾桶里,回家一算账,这次买卖还亏了好多。
  何思又去走访了其他商品的销售情况,摊主摇着头说:“买主都爱有品牌的包装了,像你这样的无牌包装,不仅买主不要,而且工商要查,平时我们还不敢公开摆出来呢,只有放着私下低价叫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