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十三章 考察报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任务了。”夏小娜急匆匆地走进来说。
  “啥任务?”李欣抬头问道。
  夏小娜在自己位置上坐下后,说:“吴总刚刚吩咐下来的,让我们尽快把考察报告写出来,这两天就要给他。”
  李欣说:“哦,这样啊。”
  夏小娜说:“要不你来执笔吧?”
  李欣说:“别,还是你写吧。你是吴总的秘书,写这些报告是你的强项啊,我帮你提供材料。”
  夏小娜说:“这报告一时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写!”
  李欣想了想,问道:“吴总说题目就叫考察报告吗?”
  夏小娜说:“是啊,怎么了?”
  李欣说:“我觉得题目是‘考察报告’的话就难写了,写报告最后是要有个结论的,你我哪里能根据这些情况作出个结论来呢?如果题目是‘考察情况汇报’就好一些,只需要据实把了解到的各种情况汇报上去就好了,至于公司领导层看了这些情况后会做怎样的判断和决定,就是他们的事了。”
  夏小娜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李欣问:“吴总刚才有没有说结论怎么写?”
  夏小娜想了想说:“没说。”
  李欣说:“那我们还是先把所有了解到的情况都写进去,快结尾的时候你再去问一下吴总,看看最后的结论该怎么写,你看如何?”
  夏小娜说:“行,那我就先这样写吧。我记不清的情况你帮我好好回忆一下哈。”
  李欣说:“当然了。”
  过了一会儿,夏小娜又问道:“和余经理去收款时了解到的那些情况要不要写?”
  李欣说:“你指的是当地的贸易商担心今年糖价太高不好操作,以及担心非正常渠道进来的糖会比较多这两件事吧?”
  夏小娜说:“对。”
  李欣说:“肯定要写,这也是实际了解到的情况之一。”
  夏小娜想了想,起身说:“要不我还是去问一下吴总,问清楚了才好动手写。”
  李欣说:“这样也好。”
  夏小娜说罢出去了。
  李欣拿出考察时带去的笔记本,上面按时间顺序大致记录着每天去过的地点、见过的人以及了解到的情况。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着这些文字记录,过去十多天内发生的一切仿佛像电影一样,又都清晰地出现在李欣眼前。
  李欣正看着笔记本,回想着一路上了解到的情况,这时,夏小娜从吴总办公室回来了。
  她一进办公室,就对李欣说:“和你估计的一样,吴总说就是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详细整理出来,结论不着急写,明天中层干部会议上要讨论。”
  李欣把手里的笔记本递给她,说:“这是我这次考察时记的笔记。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了解到的情况都还比较完整,我是以提纲的形式记录的,你看看,不清楚的地方我再给你详细解释。”
  夏小娜接过去看了一下,高兴地说:“太好了!有这个就好了,一目了然的。我一看你记的这些提纲,当时的情况一下子就全都想起来了!”
  李欣笑笑说:“看你高兴的,有用就好。”
  夏小娜说:“刚才还全无头绪,现在有这些笔记就没问题了,明天一早就能写好交给吴总。”
  俩人正说着,门“咚、咚”响了两声。是高辉,他站在门口,在门上敲了两下。
  李欣说:“怎么了,这么客气?门不是开着吗?进来啊。”
  高辉笑着走进办公室,说:“好久不见了,两位领导外出考察回来了?”
  夏小娜说:“高经理,你又拿我们这些小人物开涮吧!”
  高辉说:“我哪敢拿你们开涮啊,你们随吴总御驾亲征,不是领导也是重要人物了。”
  夏小娜说:“我们只是陪同人员,打杂而已,哪里是什么重要人物!”
  李欣以攻为守地岔开话题问高辉:“高总,今天过来有啥指示?”
  高辉一听,笑着连忙摆摆手说:“赶紧打住,你这么说是想要我好看啊?”
  李欣哈哈一笑,说:“别客气嘛,以后我们在公司里就都这么称呼你了,是吧,夏小娜?”
  夏小娜说:“对,尤其是在吴总面前,我们都称呼你高总!”
  高辉笑着说:“好了好了,我投降了,我说不过你们俩,我们还是停止互相吹捧吧,不然的话,真就成了捧杀了!”
  李欣掏出烟来,递给高辉一支,说:“这就对了嘛,我说怎么几天不见,高经理就不像以前那么好好说话了,呵呵。”
  高辉点上烟,说:“说点正经的,这次出去考察有啥收获?”
  李欣说:“跑了不少地方,还真是有不少收获。这不,我们正商量着如何写情况汇报呢。”
  夏小娜也对高辉说:“今天就要写出来,明天中层干部会议上要供你们这些领导参考讨论的。”
  高辉说:“是吗?先透露一点嘛。”
  夏小娜说:“让李欣和你说,我抓紧时间赶快写出来,不然今晚又要熬夜了。”
  李欣说:“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详细情况明天你们看文字资料就都清楚了。总之另外两个省的甘蔗减产真的很严重,结果嘛,你也看到了,这一两周时间糖价暴涨,是吧。”
  高辉点点头说:“是啊,既在预料之中,也在预料之外啊!”
  李欣问道:“此话怎讲?说说看。”
  高辉解释道:“我的意思是说,大家都预计到糖价会涨,但谁也没想到会涨得这么快。”
  李欣说:“这倒是。我听吴总说你们蔗糖销售分公司在涨价之前还是低价拿到了一些糖,有多少?”
  高辉说:“不多,就两千吨而已。”
  李欣说:“这点数量还真是不算多啊,可惜了,要是量再大一点的话就赚多了。”
  高辉说:“谁知道会涨这么快,现在后悔也没用了。”
  李欣问道:“你对后市是怎么看的,糖价还会涨多少?”
  高辉说:“今年供需缺口这么大,大家都一致看涨啊,至于还能涨多少,我也看不准。你觉得呢?你们去考察一圈回来,你对后市是如何看的?”
  李欣说:“这次出去听到很多人说今年糖价在榨季刚开始时就涨这么多,很可能提前兑现了全年的涨幅,贸易商今年的生意会很难做,想赚钱比较难了,而糖厂的情况会好很多。我觉得这种看法比较有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