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章 五公之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素皱了皱眉,北府兵不易控制他当然知道。但是如果桓温真有取代司马氏的可能,北府兵将纵然心中不服气,也未必肯跟桓温撕破了脸。所以高素接着问道:“道坚还是没有说,这桓氏到底能否……”

  刘牢之翘起了嘴角,不屑地道:“若桓温年轻二十岁,心中雄心万丈,说不定是可以的。现在嘛,他老了,开始有所顾忌,患得患失了,就有什么手段也不敢紧着施展,所以他成不了事!”

  高素点了点头,他也不看好桓温能代晋成功。渡江以来,司马氏的皇权虽然不出建康,在名义上却是一众士族的共主。真要改换天地,换一个强势的君主,一众高门大族必然不愿意。他从刘牢之这里得到了想要的答案,便不再纠结出兵的事,转而跟刘牢之探讨起北方的形势来。新笔趣阁更新最快https://www.biqusan.com/https://m.biqusan.com/

  慕容恪死后,燕国的大权落在太傅慕容评和太后足可浑氏手中。

  慕容评此人,前期在对外战争之中,立下过赫赫战功。慕容俊病重后,以之为辅政大臣,协助太宰慕容恪摄政,稳定政局人心,做得很是不错。不过摄政之后的慕容评变得腐败无能,他嫉贤妒能,杀害贤臣悦绾,排挤吴王慕容垂,让不谙军事的慕容冲担任大司马之位,导致前燕国势逐渐衰落,百姓民不聊生。

  “怪不得大司马选择这个时候北伐燕国,感情这两年慕容评在燕国没干好事啊!”高素叹道。

  刘牢之叹道:“是啊!慕容恪死后,鲜卑贵族开始侵吞朝廷治下的人口,弄得国库空虚,竟然无力支付官员们的俸禄。尚书左仆射悦绾对此深恶痛绝,便向燕帝慕容暐请命,要清查全国的户口。经过他这么一整顿啊,燕国朝廷治下竟然一下子多出了二十多万户百姓,极大地缓解了朝廷的窘况。不过悦绾的这一举措,严重地损害了鲜卑贵族们的利益,慕容评这个杀坯,竟然派人把悦绾给暗杀了!”

  高素瞪大了眼睛:“暗杀?这……这慕容评身为摄政,竟然做这等下三滥的事,也太没有底线了!”

  刘牢之“哼”了一声,道:“这个慕容评对燕国的破坏,比起数万军队北伐还要厉害。前年的时候,秦国发生宗室叛乱,向燕国求救。当时包括皇叔范阳王慕容德在内的众多官员,都认为这是征服前秦的良机。但慕容评顾虑再三,没有对前秦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还说什么‘秦是大国,现在虽然遇上内乱,并不是容易打败的。圣上虽然英明,比不上先帝,我们的才干又不如太宰(慕容恪),只要保持国内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就行了,平定关中不是我们该干的!’你听听,这是说的什么屁话!平定秦国,统一北方的最佳机会,就让慕容评这么白白舍弃了!”

  高素笑道:“道坚也不用如此不平。慕容评现在只想抱着钱睡觉了,哪里还想着建功立业?荆州刺史桓豁收复南阳,燕军都没有过大的反应呢,何况是跑到关中去与苻坚死战!再者说了,慕容评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便是消灭了秦国又能怎么样呢?”

  太和二年(367年)晋右将军桓豁与竟陵太守罗崇进攻宛城,赵盘抵敌不住,逃往鲁阳。桓豁追到雉城时将其俘获,事后在宛城戍兵并南归,荆州终于保持了完整。

  刘牢之摇了摇头,叹道:“慕容评不想出兵前秦,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不想让吴王慕容垂掌兵权。燕国宗室之中,论谋略,论治兵,无人出慕容垂之右。要出兵前秦,吴王慕容垂便是当仁不让的人选,那可是慕容恪临死再三举荐的人物。慕容评好不容易联合太后足可浑氏把慕容垂压制下去,怎么可能让他再掌兵权?”

  高素目瞪口呆:“这个慕容评为了一己私利,竟然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这杀才真是百死莫赎!”

  刘牢之笑道:“权势面前,大家还不都是这个样子!朝廷为了不让桓温领兵,多次组织北伐,褚襃儿,殷浩,谢万……哪次不是丧师失地?”

  国家大事,在掌权者的眼中,确实不是最重要的。他们的眼中,最重要的还是手里的权势,“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嘛!高素默然,半晌才道:“这些事,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决定的!道坚失志收复北方失地,对此自然心中不平。”

  收复北方失地吗?刘牢之自嘲地摇了摇头。若真心想要收复北方失地,自己是不是应该积极地参与这次北伐呢?

  高素见刘牢之沉思,知道他难以放下,便岔开话题:“这两年晋国失去了淮北之后,有很多消息我们都得不到了。建威将军在洛阳,紧邻秦国,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波及?”

  刘牢之叹道:“怎么可能不受到波及?魏公苻廋也在陕城起兵,参与了叛乱。他手里只有四千兵马,而且缺乏训练,便向晋国求救。建威将军为了应景,便派了一些兵马进入了弘农,协助苻廋守潼关。”

  兴宁三年(365年)夏,原先臣服于秦的南匈奴右贤王曹毂、左贤王刘卫辰叛秦。当年八月,苻坚亲征曹毂,以建节将军邓羌讨伐刘卫辰,“破之,斩毂弟活,毂请降,徙其豪杰六千馀户于长安。”邓羌也擒刘卫辰于木根山。“九月,坚如朔方,巡抚诸胡。”

  淮南公苻幼认为苻坚远在朔方,长安空虚,机会已到,于是秘密联系晋公苻柳、赵公苻双起兵反叛,但苻柳、苻双不知为何没有及时响应,结果只有苻幼自己兴冲冲从杏城起兵,奔袭长安。留守的卫大将军李威迎击,一举将其击溃,擒斩苻幼,这次叛乱很快被平定。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