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一章 枪 箭(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丝楠木的四方匾额上,龙飞凤舞地镌刻着数十个似文非字的僰文,形似蚁足,如走龙蛇。

  “小公子且看看写在木匾上的东西。”呼椤铁隔案目不斜视。

  “看不懂!”叶念安在精致木匾上停看了半天,双眉上挑,薄辱一抿,悠悠说道。

  “这世间还有小公子不识的事物。新鲜,也忒新鲜!”

  望着叶念安那副不懂又不愿认输的倔强模样,呼椤铁嘿嘿一笑。

  “笑个甚?”

  叶念安对忽然传来的这阵坏笑尤为反感,真是没法好好聊下去了。

  “卖甚关子?小爷听着呢!”

  叶念安一搭眼皮,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架势。

  “玩笑!玩笑!”

  呼楞铁一收嬉皮,起身整了整衣衫,声情并茂地诵读起来

  花映闲池柳拂栏,风华烟雨等闲观。

  苍山月隐浮云绕,洱海风清碧浪涟。

  古国城楼迷雾霭,佛都塔影耸云端。

  英雄伴鹤随风远,功过飘零逝似烟。

  听到最后两句时,叶念安倏地睁圆眼睛,目视前方。

  脑子飞快转动着,似是在搜寻甚重要的信息,口中不禁喃喃自语起来。

  “沧山、洱海,南诏古国背枕苍山、面壁洱海……

  城楼、佛塔,挂河村的十一面佛像又斜视成都府……”

  叶念安突然刹住往复踱步,恍然问道,“挂河村鹤发族长所居的月隐阁,是哪两字?”

  “哦,就是这匾上诗作同示二字!”

  呼楞铁指头朝木匾上的月隐二字用力一戳,匾额中心竟被戳出一个凹陷。

  原先平铺静躺的木匾咔嗒一声,四周弹开一个木板夹抽,内膛甚小,两边无耳,通体平滑。

  呼楞铁被眼前弹出的机括暗匣惊傻了眼,立时与忽闻异响的叶念安,同步低下头欺身近看。

  只见,横抽内置一根裹卷尚好一寸来长的画轴,下面压着一张玉纸,薄如蝉翼。

  二人抬首对望一眼后,又立马颔首而视。

  叶念安卷起衣袖,拈起卷轴平滑一角,掸去细尘,再轻柔擦拭了一番轴身后,才缓缓拉开。

  卷轴边缘织绵绣银,十分精致,内里金镶玉嵌,缎面柔美。

  朱红、鎏金丝线钩绣而出的龙爪凤尾栩栩如生,看起来颇像内宫织物。

  卷轴边角上烫着一个极其微小,形似羊角的僰文。

  微微启开的卷轴上,歪七扭八的僰文显现而出,叶念安将其调转了个方向,推至对面人前。

  “屡覆重,国耗虚。”

  呼楞铁正了正身躯,谨慎接过,轻轻念了一句。

  待平扫过一眼,连贯而出后,下意识地用眼梢瞥了瞥叶念安。

  见其额头已夹满褶皱,一丝冰冷正蔓爬至脸颊,不耐的等着他。

  “敌抵成都,一路追击至大渡河杀获甚众。”

  往后拉一段:“部族首领泄露军机,擒酋长五十余,押回成都,斩之。”

  又拉一段:“南诏国城破池毁,蜀民数千急操芟刀,呼声震野。王族余部八百余,俱亡。

  战败,军将死者五千余,四甲兵服、物遗弃于路……”

  再一扯,卷轴已到底。

  嘡嘡两记闷响,两个稍粗于拇指的金瓶先后滚落而下。

  呼楞铁心间没有准备,被轴中跌落的物件打断了口中念词。

  俯身捡起,递了一个给叶念安。

  二人捏在手里转了两圈,上下左右端详一番后,旋开瓶盖。

  “啊!”

  叶念安吓得一声尖叫,手中一抖,金瓶再次滑落倒地,将瓶中之物洒了出来。

  铁塔汉子双手一瓶一盖,还未来得及看,便被叶念安的惊惧引了过去。

  目光循之而下,旦见一只失了血色化成的干枯人耳,萎卷作一团,正狰狞着地望着二人。

  呼楞铁心下咯噔一记,嘴中喃喃道,“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瓶执耳?”

  “金瓶执耳?”叶念安震惊望向呼楞铁,面沉眉结。

  “正是。这可说来话长了!”

  呼楞铁收起地上人耳,塞进瓶胆,慢慢坐回案几。

  “老奴也是少时常听父辈提及。那南诏王虽属蛮夷,却也是勇士。

  据传,第一代南诏王细奴逻曾耕作于巍宝山脚前的一个的村落。

  山中时有修炼道人出没,可见是个难得的纳气吉地。世人视巍山为灵山福,立墓落葬。当地群居土著也常往山中拜祭,供奉南诏王的神位。

  每年中元前后皆会举行盛大的祭祖典礼,哪怕远隔千里,前余散诏的彝族百姓也会寻根至此祭奠先祖。

  蒙舍及乌蛮不墓葬,凡死后三日焚尸,其余灰烬掩土,唯收两耳。

  南诏家贮之金瓶又重以银为函盛之,深藏别室,四时取出祭之。

  其余家或铜瓶或铁瓶盛耳藏之。

  所谓蒙舍,其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巍山。

  当地的习俗是在人去世后仅保留两只耳朵用金瓶收藏,再用银制的盒子装着金瓶,保存于别室之中,在重要的节日里拿出来祭奠。

  国王的双耳用金瓶保存,其余的人按照地位的高低用铜瓶或铁瓶存放。

  只不过,南诏国的历代国王死后从不安坟立碑,无人知晓。

  坊间总有人说,南诏国王的王陵墓穴会与金瓶一起埋在苍山深处,洱海之底。”

  呼楞铁讲至此处停了下来,似有顾虑,思量半晌都未启口。

  竖着两只耳朵似听非听的叶念安,初是听到南诏初代国王生于蒙舍,心下便已明瞭大半。

  接过呼楞铁的话,继续讲述下去。

  “传说,很多年前的巍山,突降一场暴风骤雨。

  一位进山采药的彝族老汉正在山中采药,听闻轰隆隆的雷声,便四处寻找避雨之处。

  慌忙之中,发现一个小小的洞口,不曾多想便走了进去。

  洞中漆黑一片,地上坑坑洼洼。

  可是越往深处,山洞却变得越宽敞,四周好像还撑有石柱。

  老汉心生疑惑:此深山老林的石洞究竟是何人留下的?怎地这般整齐、豪华……

  刺棱一记,一道闪电划过,老汉惊呆了。

  山洞最深处摆着一排金灿灿的东西,似是一些用黄金打造的罐子,大小不等。

  短不过呼吸的瞬间,老汉好像恶梦初醒,受了更大的惊吓般,全然不顾外面的狂风暴雨,跌跌撞撞跑出洞外。新笔趣阁首发www.biqusan.comm.biqusan.com

  转日,许是因为受了惊吓、淋了雨,老汉回家后便一病不起,没过七日便撒手人寰。

  随着老汉的去世,那隐于巍山深处的山洞也没了踪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