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48章 陷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哥仨脑袋有点发热,控制不住体内的荷尔蒙了,于是活动完之后,纷纷跳入水中,展现了专业的体质和过硬的潜水技术。
  在这清澈的泳池中,立刻多了许多的涟漪。
  岸上的五个青年男子笑看春风。
  钱饼子介绍了这三个人的来历,说是老家那边过来的,有点货要出手。说着从手机上找到了照片给这哥仨看了一眼,然后又收了起来。
  这四人不认识这东西,只知道是一只老鹰。
  “这种鹰有什么稀罕,能赚多少钱,不值。”
  “阿尔泰隼,珍稀动物,身上的细絨毛比黄金都贵,有钱也买不到!”
  钱饼子淡淡地说着。
  “依我说哥几个弄点实业,赚得不比家人少,也好过现在天天无事可做要强一些”。
  这几个人以前不是没有尝试过做点实业,一方面是资历不够,另一方面是没有什么好项目,毕竟家族的事情还轮不到他们来说话,在老一辈没有寿终正寝之前,一切都是心愿和远景而已。
  “有没有更值钱的东西?”,凌公子以前一贯看不上自家老爷子白手套那种事。在他看来不是长久之计,等轮到他这辈说话时,事过境迁,不一定还能赚到钱。
  ……。
  就这样,钱饼子一点点地勾引着这哥几个走向了“做实业”的道路。
  二胖他们带过去的“样品”,在展示了一圈之后,也被海东取回了国内,在原生地放飞了。
  哥几个决定已下,决定抽出时间来陪着钱饼子到国内走一趟,看看行情,找找脉路。
  ……。
  昆明机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钱饼子带着凌大公子和其它的三人,走下了飞机。
  在机场的候机大厅的玻璃窗后,海东带着几个人笑吟吟地远望着这一切。
  钱饼子前一段时间,带着这几人做了几笔走私动物皮毛的货单,小赚了一笔。虽然是小赚,也让这德里四少认可了来钱的渠道和方式。
  在他们的认知范围内,总觉得还有更大的买卖可以做,做好了可以再多弄一点。
  于是,钱饼子顺利地把他们拐带到了国内,名义上是考察,实际上是准备带他们入“坑”。
  费了千辛万苦,计划的第二阶段终于完成了。
  为了这个计划,海东特意在云贵高原找了一处无人踪的空地,种植了一大片的植物,现在已经到了快收割的时候了,所以特意邀这几位来“入坑”。
  这德里四少不知道最终的项目是什么,只知道钱饼子是个可以信赖的摇钱树,扶住他就有钱可赚,而且赚得非常的容易。
  在YN省内参观了几个项目后,大家觉得没有什么油水,不是投资大、就是见效慢,这哥几位毕竟还是喜欢快钱,来得快、来得容易,这样在家族面前也能挺起胸来。好以此证明,他们这一辈比老一辈的人更会赚钱。
  这天,趁着外出的时候身边没有人,钱饼子单独拉着凌大公子走到了一旁,耳语了几句,凌大公子伸手称赞,然后两个人又跟上了队伍。
  午休时分,大家饭后坐在一起喝茶、聊天。
  “各位,我家里有点事儿,这几天我赶回去处理一下,下周一我赶回来,请诸位见谅。”
  钱饼子张口就是要“请假”消失几天。
  大家都想随着他一起去,连带玩玩,好说歹说钱饼子就是不同意,始终说是私家的事儿,不想张扬。
  最后妥协的结果是凌大公子陪他一起去,剩下的哥三在昆明等他们回来。
  这样,钱饼子成功带着凌大公子一个人去谈“项目”去了。
  在路上,钱饼子故意把这个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就是不说是什么项目。
  反正所有的好处都给凌大公子了,那哥仨没带他们,就是这个意思。直听得凌老板飘飘然。
  转乘飞机、换汽车,最后换乘马车,又骑着马,这样连续走了二天,终于在第三天二人来到了高原深处的一块绿地前。
  满眼的鲜红的花儿盛开着,一片美景尽收眼底。
  钱饼子望着眼前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鲜花说道:“这就是你的金库了”。
  “这些鲜花怎么运出去啊,这么远的路,不都得烂在半路上啊”。
  凌大公子半开着玩笑,但一脸疑虑的表情已经深深地出卖了他的真实想法。
  “没让你去卖花”,钱饼子一笑,低声说了句:“罂粟”。
  然后,在对面这个人吃惊得越来越大的眼珠子面前晃了晃刚折下的一朵鲜花。
  凌大公子凌宝宵这会儿下得惊出一身汗来,转身就想走,但早已被钱饼子紧紧拉着手,走不了了。
  “兄弟,这玩艺儿碰不得,要出人命的!”。
  “你听我跟你说,然后你再决定好不好?”。钱饼子这时岂能撒手?这些天的辛苦就为了这一刻。
  于是,钱饼子从最出名的“金三角”开始,讲到现在世界上贩毒的形势,最后归拢为一句话二个字:“暴利”。
  从10美元1克到最终的200美元1克,确实见证了暴利的全过程。
  “镶假牙和心脏搭桥也是暴利,你能让每个人都换成你的假牙、每个人都去搭桥么?”,钱饼子拍着凌宝宵的手背耐心地说道。
  “这东西最好之处就是上瘾,用一次就离不开你,消费者会主动找上门来恳求你!”。
  所以才会长久不衰。
  思量了许久,凌宝宵有保留地同意了钱饼子的建议,只打算先做一段时间,赚点钱然后马上脱手去做别的,这个事儿不能做得太久。
  就这样,一个规模化的种植、提炼、生产、销售一条龙的网络初步建立了起来。受益人是钱饼子和凌宝宵二人。
  过了一段时间,钱饼子退出,只剩凌宝宵一个人单独控制着这条线路。
  在产地这边初步提炼成药膏,然后私运出境,在阿富汗境内的一个地下基地里提炼成粉,再进入印度流通。
  未到二年的时间,凌宝宵已经从一个楞头小青年发展成了印度境内数一数二的地下网络的领头人。
  ……。
  海东知道这个事浅尝则止,应该见好就收了。否则真把钱饼子扔进去了。
  于是,在某一个清晨,海东下达了一个新的指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