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64.会员升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场大雪过后,是连续的晴好天气,气温又开始回升,一度飙到二十度。村委会的维修复工,李长华依旧每天待在工地上,算是监督的意思。因为有吴一品帮忙,土豆已全部种下,地里暂时没啥农活,李长华便在工地上编竹筐。
  
  吴一品带着个小本子,挨家挨户走访,详细记录着每家的情况,以及一些困难和诉求,意见建议等。没在家的,他就询问周边的人,尽可能了解一些简单的信息,从最后一页往前记录。
  
  他是早出晚归,中午就随便吃点儿干粮,时常也因为老百姓的热情邀请,吃一顿农家饭,有给钱要的,也又硬是有不要的,他就做好记录。有时候,因为走得太远,为了把扎堆的农户走完,吴一品甚至到七八点钟还在入户。
  
  八百多户,吴一品硬是马不停蹄走了五天时间,才实现了全覆盖。他的那个本子是全新的,二百页四百面,他翻了下,居然差不多要写完了。
  
  当然,这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因为有一百多户是举家外出。还有几十户是留守老人在家,户主不在,因为耳聋眼瞎,根本无法交流。
  
  同时,李长华还告诉他,他所走访的,都是在村里有房子的。这村里还有大量的“空挂户”,连屋场都没有一个,但不晓得在外面是好是坏,保不准什么时候就回来了。
  
  周末来了,郭小玲打电话,劈头盖脸就责怪他换号了也不通告一声,然后约他晚上在石月城吃饭。他有些奇怪,自己换号了没有跟她说过,她是怎么知道的?
  
  后来一想,李林有自己的号码,同时为了办理工资卡变更业务,他通过QQ联系了董兰松,告诉了他自己的号码,也就不奇怪了。
  
  他正好想进趟城,给李长华买台电视机,再就是自己过冬的衣服只有一件,同时因为前几天去回头望,鞋子也报废了一双,得买新的。另外,自己来得仓促,纸笔之类的东西也比较少,要准备充足一点。他于是就答应了。
  
  吴一品是上午十一点左右的样子接到电话的。他想,如果现在就出发,搭乘三轮车或者步行到芭蕉集镇,然后转车到石月城,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再去买东西,再开个宾馆把东西放到房间,差不多就刚好到吃饭的时间了,正合适。
  
  挂了电话,他正要出发,郭小玲又打了过来,一副命令的口吻道:“我这会儿已经出发了,你就在楠木村等我,我来接你。”
  
  “不是,郭主任你是约我吃晚饭啊,这是不是也太早了点儿?”吴一品吞吞吐吐说。其实,他想的是,这么早你来接我,我原本的计划不是被打乱了?要知道,进城买东西,那才是最当紧的事啊!这么说来,明天还得再耽搁半天了。
  
  须臾,郭小玲把车开到村口,给他打电话让他过来。
  
  吴一品道别李长华,走到村委会门口,上了郭小玲的副驾驶。李长华站在屋檐下,眺望着小轿车缓缓驶离,自言自语道:“这不是郭书记的车吗?难道我是看错了?”
  
  “郭主任怎么这么快就到了?”吴一品疑惑道。从石月城到楠木村,再怎么也得一个小时,但郭小玲只用了不到四十分钟。
  
  郭小玲今天穿得很休闲,戴着墨镜,披散着头发,将窗户打开,风轻抚着她的长发,那股熟悉的香味,源源不断地涌入吴一品的鼻腔。不扎马尾辫的郭小玲,显得格外妩媚,有一种挣脱束缚,自由飞翔的感觉。
  
  她似乎比以前年轻了许多,或者说,以前因为打扮偏成熟,自然给人感觉要比实际年龄大几岁,而今天因为穿得比较随意,跟她本来的年龄更搭配。
  
  郭小玲两手搭着方向盘,很傲娇的说:“快吗?没觉得啊!”
  
  “一个小时的车程,你不到四十分钟就搞定,还不叫快吗?我怕你以前是开飞机的吧?”吴一品开玩笑道。
  
  郭小玲摇起窗户,目不斜视,握方向盘的手捏得紧紧的,一本正经道:“坐稳了!”
  
  “你要干啥?”吴一品疑惑地说。
  
  “哈哈!你猜对了,我就是开飞机的!”郭小玲得意地笑着,猛催油门,硬是在这泥巴路上,把小轿车开出了越野车的感觉。
  
  泥水飞溅着,挡风玻璃上开了花,枯黄的茅草树枝刷着挡风玻璃,噼里啪啦的很热闹。
  
  在车内颠簸着,吴一品不由自主地系好安全带,大声道:“好了好了!这里不是天空,而是陆地,悠着点,乡村小道上,错车的地方都没有!”
  
  “你倒是说说,你在这条路上见过几辆车?”郭小玲不以为然,但还是不由自主收敛了很多,车没有那么颠簸了。
  
  “郭主任约我下午吃饭,不如中午我约你吃饭吧!”吴一品试探性地说。如果郭小玲说中午还有其他安排,那他就正好可以去买东西了。
  
  郭小玲似乎看穿了吴一品的心,转过头,隔着墨镜看着他,“在小玲姐面前,不要这么遮遮掩掩的。快说,你是不是有其他事情?”
  
  “我是说请你简单吃个中饭,然后你忙你的,我采购点东西。”吴一品略微不好意思地说。
  
  “采购东西好啊,那就这么说定了,我陪你一起!”郭小玲说着,转移了话题,“元旦之前,我去给区高官秦文源同志和李部长汇报了,下周一到组织部报到。”
  
  吴一品一听,颇为高兴,大声说:“那简直是太好了!那就恭喜郭部长啦!”
  
  “你以后别这么叫了,我听着怪别扭的。”郭小玲责备道,“叫小玲姐。”
  
  吴一品调侃道:“你不觉得叫小玲姐,很像志玲姐吗?这不是更别扭吗?”
  
  “停!算了,你爱咋叫咋叫!”郭小玲嗔怒道。
  
  吴一品发现,郭小玲生气的样子,又是另外一种风韵。他笑着道:“小玲姐,开个玩笑而已,志玲姐哪里有小玲姐这么有气质?”
  
  “我以前怎么就没发现,你这张嘴这么贱呢?”郭小玲没好气地说。
  
  吴一品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闻着郭小玲的香味,装模作样道:“是时间改变了一切,你所认识的那个沉默寡言的少年,已在命运一次一次无情的摔打中,变得如此圆滑,学会了花言巧语,熟稔于阿谀奉承。那是我们都回不去的从前,幸好还可以坚持当时的信念,世界尝试改变,当初的那个少年……”
  
  二人就这么笑闹着,不知不觉间便到了新城的新世纪大商场。
  
  这是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二人沿路吃了很多小吃,胀得不得了。吴一品原本争抢着要请客的,郭小玲居然有小吃一条街的贵宾卡,他也就不好再争抢了。
  
  按照郭小玲的建议,吴一品先买了些文具,然后去给自己买些穿的。
  
  女人就是这样,挑起东西来比较麻烦,货比三家,吴一品不厌其烦的反复试穿着衣服,那场景跟当初和陈思雅一起逛商场时,是那么的像。
  
  吴一品还记得,有一次两人一起给他挑衣服,有一件T恤衫要三百多块,吴一品问了下价钱就不肯试穿了,陈思雅当时拉着他的手撒娇,求他试一下,并执意要给他买下,那场景还历历在目。
  
  给自己买衣服的过程中,吴一品满脑子都是陈思雅,有些恍恍惚惚的,甚至有几次都把郭小玲当成了陈思雅,脱口而出喊着“我的大小姐”,弄得郭小玲有些尴尬,但又好笑。
  
  男人买东西自然很快,个把小时就选好了自己要的衣服鞋子。
  
  接下来是儿童区,因为女儿跟外婆回老家了不在身边,衣物不好确定是不是合身,她只买了一堆玩具和几本图书。
  
  到了女装区,郭小玲女人购物的天赋就暴露出来,一件一件试穿着,很多其实根本就没打算买,但也试着过过瘾,一个劲地让吴一品帮忙参谋。说实在话,郭小玲的身材以及外貌,任何衣服上身都显得很和谐,吴一品当然是一概都是可以。
  
  吴一品看了下时间,已经要八点钟了,而最重要的一件东西——电视机还没买。郭小玲已经买了五宗,但购物的欲望依然还很强烈,用她自己的话说,女人只要逛街,就什么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吴一品又不好催促,不时看手机,郭小玲看出了端倪,以为吴一品是饿了,连连自责道:“你瞧我这记性,说约你吃饭的,关顾着逛街了。这里有家新开的馆子,吃鱼的,味道还不错。”
  
  “小玲姐,我还完全没饿呢!”吴一品如实相告,“我今天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东西没买呢,我看这里也有家电区,不如我们先去买了再说吧!”
  
  “家电区?”郭小玲略微疑惑,“你目前不是在外面租住吗?”
  
  吴一品笑着解释道:“不是给我自己买,是给李长华大叔。他家里的黑白电视机,貌似坏了好几年了,我寻思给他换个彩色电视机。”
  
  “你还真是有心,那我们抓紧时间吧,家电区好像九点钟要关门。”郭小玲说着,二人匆匆来到了家电区。
  
  家电区,店员都开始打扫卫生,准备下班了。这也正常,新城区这边住户暂时还不多,买家电的都到另外几个街区,这里的生意较为冷清。
  
  元旦的打折促销活动还在延续,吴一品选中的一款32寸液晶彩电,价格倒还实惠,1799元。同时,他还看中了一款便携式收音机,售价199元,觉得很适合黄德清,就一并买下来。吴一品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那张一年多没动的银行卡,结了账。
  
  这张卡,就是当初爷爷过世后,父亲打过来五千元钱的那张卡。
  
  当初自己进入公务员面试后,用过一次,花了700元买了一身衣物,还余着4300块。这张卡,一直都是贴身装着的,即便是睡觉都带在身上。他是在以这种方式,来表达对故人的哀思。
  
  上次,即便是在钱包手机被盗的情况下,他都未曾想过要取这张卡上的钱。但这几天,他想明白了,决定启用了。
  
  他一直觉得自己愧对爷爷,连最好一面都未曾见他。而在他看来,这些钱是爷爷用生命换回来的,是很神圣的,他不想花掉。
  
  但现在,他明白,让这些钱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去帮助自己和别人改变现状,才是最好的纪念方式。
  
  大堆的货物,将郭小玲的车后座以及后备箱装了个满满当当。二人再去找郭小玲说的那家鱼馆子,居然已经关门。
  
  郭小玲显得有些失落地说:“原本就计划今晚请你吃鱼的,都怪我一时逛得兴起,忘记了时间,那就吃别的吧!”
  
  “不如这样,我们到古城三巷去,那里有家鱼馆子还不错,平民价格,味道还很棒,带你去体验体验。”吴一品提议道。他的会员卡上余额已经不足,但一月份的工资已经打卡,今天购物过后,还余了一千五百多块,去消费一次再怎么都是够的。
  
  郭小玲听说是鱼馆子,顿时来了兴趣,驾车驶往古城方向。
  
  店内没有其他客人,二人选了个露天的小桌,店家还贴心地准备了电火炉。
  
  郭小玲对那道咸鱼翻身的招牌菜比较感兴趣,于是没有征求吴一品的意见,便下了单,而且选了超辣。
  
  菜上来,郭小玲赞叹比图片更好看,然后迫不及待开吃。吴一品也觉得有点儿饿了,动起筷子来。
  
  以前,吴一品都是点中辣,这超辣的口味还是头回吃,可真够味的。
  
  郭小玲吃得满脸通红,嘴里嘘嘘着,赞不绝口道:“这可真是一条辣到没朋友的咸鱼!”
  
  饭后,郭小玲要结账,直接被服务生拒绝了,解释说本店仅限会员消费。郭小玲又说要充值会员,也被拒绝了,解释说会员名额已满。
  
  吴一品充值会员卡,被告知第三次充值1000元起步。他也没有争论什么,爽快地充值付费。经历了上次在此取现的事情,他对这家鱼馆子,或者说其他的什么店,已经发自内心的有了认同感。
  
  出店来到车上,那火辣辣的余味还在持续发散,郭小玲感叹道:“这家鱼馆子还真是有意思,仅限会员消费,新会员充值又不接受,还蛮拽的。以后想吃这家的鱼,还非得要你带才行。”
  
  “随时听你招呼。”吴一品笑道。手机短信提示接连响起,他打开一看,是咸鱼俱乐部发来的,恭喜他已升级为俱乐部高级会员,同时提醒他登陆会员QQ群。
  
  好家伙,一不小心还了个升级。吴一品自嘲道。
  
  郭小玲要送吴一品回住的地方,吴一品现在在石月城哪里有住的地方,于是谎称自己住在张家槽四巷36号,也就是之前租住的地方。
  
  郭小玲将他送到,他提着东西装作上楼,待郭小玲的车走远,在附近找了个好点儿的宾馆入住了。
  
  房钱一百五十块,押金三百,贵是稍微贵了点儿,但有了上次在车站旅社被盗的经历,吴一品可不敢再随便住店了。进门首先问了下有没有监控,得到肯定答复,就放心住了下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