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七章 永动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到人群散去,院子里只剩下孙良才、张国柱和李志前在收拾着会场,张自强和张自丽也留下来帮忙打扫院子。
  宣讲完了,孙良才紧绷的心弦终于可以放松一下:希望乡亲们都能远离病痛,希望自己所讲的能对乡亲们有用。
  最令孙良才感到开心的是,开学以后就要给孩子们讲课了,对于老师这个全新的职业,自己还是一个新手,今天正好算是一个预习,虽然不是完美无瑕,但也还算成功,这让孙良才特别有成就感,对于未来的职业,瞬间信心满满。
  孙良才正和张国柱拆卸着拉到院子里的电线,忽然,他发现院子角落里坐了个人,全身黑色衣服,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跟周围的黑夜契合到一起,如果不仔细观察,还真很难发现。
  孙良才小心翼翼地走过去,走近了才发现是五保户刘奶奶。
  “奶奶,您怎么还不回家?”孙良才惊讶地问道。
  刘奶奶缓缓地睁开眼睛,沉醉的脸上浮起一丝甜甜的笑意,曼斯条理地说着:“小孙啊,我印象中三河村上一次做健康宣传还是十年前,那时候鼠疫闹得人心惶惶,公社来了一些穿白大褂戴口罩的人,大队的大喇叭整天高声叫着,没有一点情感,反倒是吵得人心烦。”
  已经七十多岁的刘奶奶回忆起往事,眉头紧蹙,刻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心酸也无奈。
  “但是你今天不一样,你今天讲得声情并茂,我听得都入迷了。我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每次从地主家门口路过,听着地主家孩子那朗朗的读书声,我特别羡慕,今天听你讲课,我一下子就回到了小时候,你还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呢。”说到这,刘奶奶的表情也舒缓了许多,这位成长在旧社会的老奶奶,人生遭遇了太多的苦难,老年又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现在回想起童年,说不尽的幸福和喜悦。
  “奶奶,您要是喜欢听呐,我以后有空就上您家给您讲,好不好?”孙良才像哄一个孩子一样说道。
  以前奶奶还活着的时候,孙良才听妈妈说过:这老人啊,活着活着就活成了一个老小孩,所以孙良才知道,刘奶奶最缺少的就是陪伴。
  “好啊好啊,你可说话算数。”刘奶奶高兴得像个孩子,甚至有些手舞足蹈。
  “奶奶,孙老师是咱们村说话最算数的人了,等哪天我扶着您啊,去学校操场看看您就知道了,孙老师说到做到,把学校操场建设得可漂亮了呢。”张自强走过来,看着刘奶奶,咧着嘴笑道。
  “对,奶奶,以后您想听孙老师讲课啊,每天晚上吃过饭我来叫您,咱一起去学校。”张自丽也凑了过来,两个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刘奶奶,温柔地说着。
  “好好,没想到我这老婆子,都快入土了,还能去学校上学。”刘奶奶眉开眼笑,一边高兴地说着,一边拄着拐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孙良才赶紧双手扶住刘奶奶,缓缓地送她朝家走去。张自强拿着刘奶奶的小板凳,和张自丽一起,在后边跟着,张国柱和李志前也关了灯,走出了院子。
  原本喧闹的院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像是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只有山上的油菜花默默地见证着孙良才为大家做的一切。
  几家欢乐几家愁!
  在这个全村男女老少聚集的日子,却唯独周小军一家没来,因为他家此刻正上演着一出比预防血吸虫病更严重的悲剧。
  孙良才一行人送完刘奶奶回家,刚从刘奶奶家出来,就看见周小军喘着粗气,满头是汗的迎面跑了过来。
  “孙老师,我姐……我姐她……”周小军一边喘着气,一边伤心地哭了起来。
  “小军,你姐怎么了?”张自丽着急地问道。
  张自丽和周小英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是同学,到初中的时候,两个人更是一起搭伙做饭一起吃,周六一起背着米和菜去学校,周日一起回家,周周如此,这感情自然不言而喻。
  “我姐她要寻短见……”周小军说完,又哇哇地号啕大哭起来。
  “小军,别哭了,到底怎么回事?咱们边走边说。”孙良才一边安慰着周小军,一边大步流星朝他家走去。
  孙良才虽然不知道周小英发生了什么事,但是上次见面记得她特别坚强,生活的苦难并没有把她压垮,看来是心灵上遭受了重创。
  周小军一边抹着眼泪在后边追着孙良才,一边说着:“吃过晚饭后,我姐看我妈睡着了,就说去公社给她买点药,结果等回来就跑厨房偷偷寻短见,谁也劝不好。”
  周小军小时候母亲就得了重病,是姐姐周小英把他照顾长大,现在姐姐这样,周小军毕竟还小,伤心难过不安堆积在一起,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只好让父亲盯住姐姐,自己匆匆跑出来找孙良才帮忙。
  “自强,自丽,咱们得快点。”孙良才意识周小英到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不禁加快了脚步。
  阴沉沉的夜空一颗星星也没有,浓雾笼罩着三河村,如同一个大锅,倒扣在天地间,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夜风呼呼地刮着。山雨欲来风满楼,这注定是一个多事的夜。
  还不太习惯走夜路的孙良才没有半点迟疑,一路小跑起来。一不小心摔了个四脚朝天,张自强跑过去想要扶起孙良才,只听孙良才歇斯底里地大喊:“不要管我,快去。”
  张自强也不敢多说什么,继续往周小军家跑去。孙良才也爬起来继续往前跑,满身是土也顾不上拍一下。
  孙良才自己可能都没想到,从今天晚上这个科普讲座开始,从此三河村的教书育人,婚丧嫁娶,邻里纠纷,治病救人,他都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就像一台万能的永动机,乐此不疲地在各个场合变换着角色,守护着祥和美丽的三河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