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章 有间书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陆子玉为赵文振,反常的行为感到困惑的时候,赵文振迎着清晨的阳光,踏进了有间书院的大门。
  要是给不知道的人说起有间书院,那人大概会问有间什么书院?你当然回答有间有间书院,也许会陷于从前有座庙的循环。
  这书院确实就叫有间书院,赵亭初任江州通判的那年,干了几件有利于江州的实事,建造有间书院就是其中的一件。
  有间书院并不是朝廷出资建造,而是赵亭游说江州商贾,筹资建造的,作为江州大富的苏家出资最多。
  有间书院的名字当然是进士出身的赵亭所取,当时匾额挂起之后,引的满堂喝彩,这些商贾之流,只道名字取的清奇,过耳不忘。
  却不知赵亭的深意,所谓官事幸有间,办书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更多的举子,取得功名,也就是官事。
  自从给书院的夫子茶杯里放青蛙后,这是赵文振第一次踏入有间书院。
  有间书院,远离市集街道,环境清幽,青瓦白墙,映衬在竹林中,乍看间便有书香之气。
  大梁国重文轻武,有名的书院不在少数,这有间书院还排不上名号,但这些年也为朝廷培养了不少的人才。
  其中有书院弟子已经做上了县府的檀椅。
  有间书院的老师是一个早年的进士,姓贾,自认才高八斗,做官两天便批判朝政,说什么乌烟瘴气,贪腐败德,朝堂复杂,自然有人容不得这搅浑水的,三本参奏,便丢了官职。
  赵亭知他学识渊博,便请他做了这有间书院的夫子。
  贾夫子看见赵文振走进书院,放下了手中的茶杯,拿戒尺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大声点念”
  贾夫子不会忘记,和今日一样的清晨,茶杯中那双绿油油的眼睛,和自己四目相对时自己的失态,要不是赵亭赔礼道歉,他说什么也不会再回到有间书院教书。
  以后的日子,没了赵文振这个祸害,过得倒也清闲。
  可是他又来了。
  “贾夫子早”
  赵文振恭敬的行了一礼,自己是有事来请教,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
  “你来干什么?还闲闹腾的不够啊?”
  贾夫子看着有五十多岁,穿着一件粗布长衫,身材瘦削,眉宇之间有着丝丝傲气。
  赵文振知道这夫子,还在为当日的事生气,堂下坐的学生大多都看到过,贾夫子当日从板凳上跌下来的情景。
  “明诚,今日来是有事请教夫子,还望夫子不计前嫌,为学生解惑”
  “赵公子言重了,这江州城有谁能做你的老师,老夫实在无能无力”
  赵文振知道,这古代的文人都是恃才傲物,要让他低头,只有你的才气比他高才行。
  打定主意,赵文振道:“学生听闻老师才学惊艳,不知可否用书院这有间二字拟首诗,若能听闻也是学生之幸事”
  贾夫子知道这赵文振,就没揣什么好心,可怜赵通判还想着他能够取得功名,真是朽木难雕。
  不过想在诗词上为难老夫,你小子怕是打错算盘了。
  贾夫子,端起茶杯,往里敲了一眼,怕再有青蛙或者什么东西,喝下一口道:“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拟一首,就拿赵通判官事辛有间延伸”
  惟寻旧读书,简编多朽断。
  古人重温故,官事辛有间。
  “好”
  堂下的学生很是捧场。
  赵文振笑笑,这老家伙还有两把刷子,不过自己怎么可能就这么放过。
  “夫子这首极妙,不过学生这里也邹的一首”
  听赵文振也邹出一首,贾夫子有点意外,不过这赵文振的诗他可是没少看,像那首大河弯弯向东流什么的。
  高案化深谷,白波起桑圃。
  短长虽有间,相去能几许。
  贾夫子端起茶杯的手,停在半空中,他不是震惊赵文振能够做出如此才气横溢的诗来,这是文人之间的欣赏,好像一瞬间他对赵文振的坏印象都抹去了。
  “明诚啊,没想到你竟有如此才学,随我来”
  赵文振对贾夫子的改变,有点猝不及防,这也太快了吧。
  贾夫子领着赵文振来到一间木屋,这是贾夫子平常休息的地方。
  “夫子,学生想问…….”
  “等一下”
  贾夫子打断了赵文振的话,拿起桌上的笔,将赵文振刚才所吟之诗写了下来。
  “对仗工整,短长二字最妙,明诚啊,以你之才考取功名不难”
  贾夫子给出了不低的评价,能让傲气的贾夫子如此,也是极为难得了。
  “明诚无意功名,前几日看到书上有些事不解,今日想请夫子解惑”
  古代的读书人,难有不一纸功名痴狂的,但再世为人的他,还没有建设国家的心思。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太阳已经挂在了屋顶上,赵文振不虚此行,很多困惑自己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明诚啊,过几日中秋有诗会,如果有时间,你倒是可以去看看,以你的才气,说不定会名传江州”
  “夫子说笑了,我现在不也是名传江州吗?”
  贾夫子想起赵文振,确实是以纨绔之名传遍江州,不免失笑“确实是,不过现在看来都是误会啊”
  两人说笑着走出木屋,这场面让下堂的学子受了惊,一个个忘记了脚下要迈动的步子,纷纷看向这边。
  “看什么,一个个不上进的东西,多向人家明诚学学,背个书都背不好”
  这些学子赶紧夹着书本灰溜溜的走了。有人轻声说道:“学他,家还不得败光了”
  赵文振告辞了贾夫子,向家里走去,临走时贾夫子连着说了两个可惜,他知道这是为自己说的那句无意功名。
  “赵公子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啊,正好过几日中秋,家中有诗会,还请赵公子一定光临啊”
  说话之人是苏家大少,这人也是赵文振一辈唯一,还在有间书院读书的,富贾之家,有了财力,都想着向文人的方向发展,要是能博得功名,那更是再好不过。
  “原来是苏家大少,就怕家中琐事多,去不了啊”
  “赵公子不要推辞,到时候,我等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