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七章 谁是岳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赵榛附在赵佶的耳边说了一些话后,赵佶便放弃了挣扎。
  纠结了一番之后,便是对赵榛以及其他的人说道。“吾儿赵桓被金人掳去至今未归,然国不可一日无君,便由信王暂为代皇帝,直到皇帝复归,交还权柄。”
  赵佶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说之前百姓拥护赵榛做皇帝,那不过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过家家,形同儿戏。
  但当赵佶表态,承认了赵榛的皇帝之位,那就彻底拥有了法理性。
  没人知道赵榛到底对赵佶说了什么,才让赵佶有了这般转变。
  那只是一句话,一句让赵佶有些不寒而栗的话。“儿不做皇帝,那由父亲去城外引开金兵可好?”
  现在想想,仍然让赵佶记忆犹新。
  原本赵佶以为赵榛是一个善于伪装的不孝子,但当赵榛如此撕开了伪装的面纱后。
  那透露出来的恶意,让赵佶菊花一紧。
  想到了在汴京被抛弃的经历,想到了那小子毫不犹豫斩杀陆寒的魄力,赵佶有点虚,如果再给他一些胆子,怕是弑父杀君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这样的儿子对于他的感觉来说,甚至比金人还恐怖,天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捅上自己一刀。
  兰封城的民心已经彻底掌握在了赵榛手中,赵佶看到周围盲目崇拜的民望,他已经没有和赵榛相抗衡的力量。
  暂且也只能遂了赵榛的意,等到一切结束,再一一清算。
  无论如何,赵榛终究成了皇帝,虽然只是代皇帝,但对于赵榛来说已经够了。
  “万岁!”
  “万岁!”
  周围欢呼,庆祝见证了新皇在兰封诞生,而原本还对赵榛有所质疑的大小官员,再这一刻也向赵榛表达了忠心。
  全城倾服,赵榛已经没有太多的顾虑了。
  “陛下登极称帝,可喜可贺,微臣便去准备册封事宜。”
  称帝可是一件大事。
  在这撮尔小城称帝已经很简陋了,最起码得登基典礼应该拥有,以体现整个仪式的庄重。
  “不用这么麻烦,没有多少时间了,一切从简,册封大典以后有机会再补上,给我件皇袍披上就行。”
  “这也……”伍贵话没说完,便被赵榛打断。
  “伍知县,皇袍可做好?”
  哪能这么快?皇袍可不是随随便便就做出来的,像皇帝穿的普通衣服,都是豪华奢侈品,几乎每一道工序都是消耗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这不是刻意的铺张浪费,一个国家的首脑,穿的衣服很随意的话,丢的是整个国家的颜面。
  但现在的状况就不是考虑国家颜面的时候,只要能让金人从穿着上认出是皇帝就够了。
  “金人不会细看,做出形来就行,找些黄布,简易的缝制,一个时辰,只有一个时辰的时间,一定要办好。”
  赵榛的要求让伍贵有些头大,但也如今的状况也必须答应下来。
  正当他准备在百姓中寻找裁缝的时候,那在一旁的赵佶发话了。“皇袍的话,寡人这有,不用做了。”
  说起来,赵榛也无法理解赵佶的脑回路。
  这出门逃跑还备着皇袍做什么?自己打算在合适的时候黄袍加身,还是有其他打算?
  但脑回路清奇的赵佶能贡献出皇袍无疑让赵榛省去了不少的心。
  正版的皇袍那肯定比临时赶制的盗版皇袍要可靠的多。
  当王硕把行李拿了出来,所带的东西就不仅仅只有皇袍一件。
  长翅帽,足履,印信等等皇家之物一应俱全,这些东西在任何一个人身上搜出来都是满门抄斩的大罪。
  亏的赵佶穿着百姓的衣服带着这么些玩意,是怕死的不够快吧。
  宋朝的皇帝很少穿黄袍,平时大多着红装,大概是喜欢夜夜当新郎的感觉。
  但在正式场合,一个重大的典仪上的时候,黄色的袍服依然是作为皇权的象征。
  考究的面料,精细的做工,以及细腻的纹路加上鎏金,着丝,浮绣等等工艺堆叠出的衣物,那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若是给皇家做皇袍的这些匠人能活到现代开个奢侈品公司,那什么阿玛尼,路易威登之类的东西都弱爆了。
  可惜啊。
  赵榛眼神难以掩饰的炽热,在下一秒便已经毫不要脸的接过王硕手中的东西。
  漂亮的皇袍一展而开,在阳光的映射下透着让人无法直视的光华。
  黄袍加身,赵榛将其披挂在自己身上,百姓和众官再次山呼万岁,震耳欲聋。
  ……
  获得皇帝的合法身份耽误了一些时间。
  在这之后,便是更为详细的部属。
  “金人主力还未至,必须在此之前行动。”只有骑兵封城,还远远不够,人数少还不足以阻止大量的百姓向城外奔逃。
  如果等到金人的大军到来,那才是真正的只能困兽于兰封之中。
  “朕带城内乡兵从北城而出,趁此机会伍贵,你便统领着全城百姓从城东向山东方向逃离。”
  赵榛也不客气的开始自称朕起来,这种感觉很微妙,当其他人默许了赵榛的这种自称,那种君临天下的感觉让人有些欲罢不能。
  或许这就是权力的魅力。
  即使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当皇帝并不是很爽的一件事情,
  “金人若是紧追不舍呢?”百姓行进必然缓慢,只要金人赶追,他们就敢被追上。
  “兰考以东二十里,有一片方圆万顷的密林,若是实在逃不过,便遁入林中暂避,但这并非长法。”
  林子又不像城墙,虽然麻烦,但如果狠下心去搜索,躲在林中的百姓也安全不了多久。
  所以并非绝对可靠的办法。
  “若是金人因故退却还好,若是执意搜林不愿放过百姓,那么……”
  那么什么?伍贵等待赵榛的接下来的话。
  “那么命人继续向东求援。打听一个叫做岳飞的将官,向他求援,他必然不会拒绝。”
  求援?
  岳飞?
  一些人都一脸懵逼。
  “你知道岳飞是谁么?”赵佶也在一旁听着。但岳飞这名字好陌生,为什么要向他求援?为什么就断定他一定会来出援?又为什么会觉得那个所谓的岳飞来救援就一定能救的了?
  赵佶完全不明白。
  “老奴也不知道……”被问的王硕也从没听过岳飞这个名字,整个大宋有头有脸的官员,就没这号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