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74章:皇上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史跑了出去,林鹤在低语,“好一个宋慈,若是你真的来到此地,你以为本官还会让你活着离开?嘿嘿,这叫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客栈之中,宋慈从未如此动怒过,这个知府大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掩饰的非常好,很难找到把柄。
  潇湘道:“大人,经过我和小月姑娘的走访询问,一共在县城里发现十个死者家属,他们每户人家所获得的赔偿,只有十五两银子。
  宋慈一拍桌子怒道:“朝廷规定的是五十两,不料却是被知府书史贪污三十,还有下面跑路的衙役,他们又贪污五两,到了家属手中,只剩下区区十几两了。”
  每个人都听得胆战心惊,这就是现在大宋的官场,无官不贪,哪怕是个里正,也得鱼肉乡里。
  坐在桌上,宋慈有胃口没胃口的吃了一点点,心里越来越郁闷,自己若是早一些来这里,恐怕现在就不是这样的局面了。
  “对了文成,你可知道这修大坝过后,是否还有上面的人来验收?事情既然已经出了,那我等就放长线钓大鱼了。”
  文成道:“大人,按照规定,任何大型工程建好后,都会有工部来验收,如果质量不好,将不给通过,如果质量可行,就会验收通过,当然,这其中存在着行贿等,哪怕质量再差,只要收了银子,一般都会通过。”
  宋慈道:“原来如此,文成文武,还有卢生,明日你们轮流守候在大坝周边,如果有工部的人下来,你们立即前来大坝下游喊宋某。
  “是大人!”
  “还有任游,明日一早,你再一次去到石榴县把官兵给调来,前来之后,立即去到大坝下游打捞尸体,但是不能暴露身份,可知道?”
  “是大人!”
  知府衙门中,夜已深,林鹤等人早已坐在内屋,看着白花花的银子,十分高兴,两月有余,一天十余人,那么算下来就是好几百人,一个人三十两,便有了一千多两银子。
  书史道:“恭喜大人贺喜大人,区区两月,加上材料上面的偷工减料,大人总共赚了不下一万两银子了吧!”
  林鹤笑道:“本官能有今天,完全少不了书史你的帮忙,拿着,这一百两银子算是本官给你的辛苦费。”
  书史大喜,急忙装进兜里,“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大人以后要是高升了,这知府一职...”
  “这万一真的有那么一天,那么自然就是你的了,不是么?”
  “啊...大人英明,大人英明啊!”
  “行了,屋中就我们二人,咱们暂且先别提这个了,书史,明日一早,工部的人会来验收大坝,到时候你替本官给他们一千两,记住了,此事必须办妥。”
  “是!”
  “对了,那客栈中的几人怎么样了?可有继续派人监视?”书史道:“回大人的话,小的已经派人偷看去了,明日他们若是有所行动,将继续监视他们。”
  “嗯,你知道就好,要知道此事万一出了差错,我等还怎么活命啊?就是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第二日一大早,宋慈等人早已经从床上起来,匆匆吃过食物,文成文武等人最先出门,往大坝而去,刚一走在街上,众人就已经察觉到了被跟踪。
  文武道:”先不要打草惊蛇,等到了目的地我等再行动。
  他们很快就来到大坝边上,此地空无一人,三人躲在一草丛处,随即立即将这二人拿下。
  卢生问道:”大胆衙役,竟敢跟踪我们,你信不信,我等今日就可以处死你们?”
  有人道:“跟踪了又怎么样?你可知道你们得罪了谁?嘿嘿,莫说跟踪你们,就是把你们杀了又能怎么样?”
  文武厉喝,“得罪谁?还不是得罪了你们知府大人?除了他,还能有谁?”
  有一衙役惊呼,“你连我们知府大人都不怕,你究竟是什么身份?来我们柳城所谓何事?”
  “所谓何事就不用你们操心了,反正我告诉你们,你们知府大人犯了死罪,他罪大恶极,不久之后就要被砍头,你知道不?识相的在这里老老实实待着,这样一来最后还能给你们一个从轻发落。”
  与此同时,任游也从客栈离去,他又要赶路几十里,随即去到石榴县,把官兵全部调到柳城。
  宋慈与秦小月与潇湘,也从屋中离开,此刻正行走在大街上,这些落水者不管死没死,没有见到尸体,这便是知府的不作为。
  行走在大街上,不知何时,已经来到了大坝下游较远的位置,这里有一个大弯,从上游冲下的尸首,极有可能会来到河床上。
  他们行走在岸边,不断看着水面,很快就发现了好几具尸:体,甚至有的已经冲到了更远的地方。
  长期寝泡在水中,尸体已经腐烂,无法辨认死者身份了。潇湘道:“大人,此刻我们怎么办?要不要通知家属来认领尸体?”
  宋慈叹息道:“都已经这样了,恐怕家属来了也无法辨认,依宋某看,这些尸体只能打捞过后,然后集体掩埋。
  他们沉默,家属没有看见还好受一点,这种情况之下,估计有大部分人都会晕倒过去,接受不了这个现实。
  短短半个时辰,宋慈已经发现不下好几十具尸体,若是继续不管,河水将会遭到污染,很难清理了,但愿任游速度能快一些。
  沿着河床垂直往前方行走,两旁芦苇从要深,已经有焚烧过冥币的痕迹,想必也是有人前来拜祭过。
  这种事,拜祭死者,还不如拜祭这个知府,好几百条人命,足以震惊朝廷,震惊整个大宋。
  临安,皇宫选德殿。
  宋宁宗赵扩正坐与龙椅上,望着不断递上前来的奏折,他微微闭眼,深情很是黯然。
  这些奏折里,约莫九成都是阻扰宋慈继续担任提刑官一职,原因无多,若是继续下去,恐怕大宋官场已经无人。
  有太监上前道:”皇上,您已经看了好几个小时的折子了,要不咱歇息一下?”
  宋宁宗道:“王富,朕问你,你可觉得宋慈担任提刑官乃是一个错误?”
  王富不敢说话,此刻跪在地上道:“皇上,小的只是一个奴才,哪里敢随便点评宋大人啊,但奴才觉得皇上让宋大人担任提刑官,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是吗?”
  宋宁宗道:“不碍事,朕让你说就就说,不管好与坏,朕绝不怪你。”
  王富道:“是皇上,奴才觉得,宋大人可以使得大宋刮骨去毒,可以使得大宋官场,尤其是这朝廷中更加清廉,奴才斗胆认为,皇上封宋大人提刑官,完全是正确的决定,皇上英明。”
  宋宁宗道:“那满朝的文武百官,为何要劝朕把宋慈革职,给他一个知县或者知府?”
  王富道:“这....皇上,奴才不敢点评啊!”
  宋宁宗起身道:”你可是朕身边的人,莫非你还怕了这些官员?同时,你若是不敢说出实话,就由朕替你说了吧,这些官员之所以提议革职宋慈,其实乃是害怕他查到自己头上,不是吗?”
  “皇上英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