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手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到了4月,等到姜山把公司和剧团的事务处理完毕后,北京地区的各大高校和艺术院校都已经提前热闹了起来。

  因为一年一度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即将到来了。

  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电影讲座、论坛、学生作品展都已经开始为之预热。

  对于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姜山是第一次经历,听说历年电影节阵仗搞得都不小。

  看看主办方的规模就知道再小也不可能小到哪里去。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主办方包括不限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国家新闻出版****、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等在内的多家单位和组织。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作为一项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文化活动,自然吸引了不少文化界、电影界的知名人士的关注。新笔趣阁更新最快https://www.biqusan.(com)/https://m.biqusan.com/

  在国外大片大举进攻,国产电影急需奋起的今天,这样一个在每年春天出场,由‘大学生看、大学生办、大学生评’的电影节存在,无疑是一株清新的小草,萌发出春的信息。

  在2000年的时候,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还承办了首届北京大学生录像短片竞赛。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口号顺势也改为了‘大学生拍、大学生看、大学生办、大学生评’。

  今年也不例外,从2月份开始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筹备组便向全国的院校征集各类DV录像稿件,比不上正赛有那么高的关注度,但每年大学生拍摄的作品中有匠心、出彩的也有不少。

  之前北电导演系从来没对大一学生通知过这件事。

  临近电影节要开了,今年这届大学生录像短片,主办方除了DV短片竞赛单元,还联合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搞了一个公益短片竞赛单元。

  旨在展示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和行为,传播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公益事业,让公益观念深入人心。

  不同于DV短片竞赛单元提前了几个月就开始全国范围内征求稿件,这个公益短片竞赛单元从时间的准备上来说就显得有些太仓促了。

  不得已筹备组急忙面向北京地区的各大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征求各类公益短片,别看前期准备工作仓促,奖品准备的却格外吸引人。

  特等奖是高档数码DV+五万元奖金,一等奖是高档数码DV。

  至于说DV有多高档不清楚,单就这五万元的奖金就足以令不少‘贫苦’的导演系学生心动不已。

  除此之外,优秀作品还可以登上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电视台的公益展演,这也是一个不小的诱惑。

  假如借此机会能和电视台搭上关系,手指缝儿里漏点儿小活就够他吃喝了。

  “大家如果有兴趣参赛,最晚于19号把作品交到我这里。”临下课前,班导杨琳跟大家通知道。

  公益短片,2分钟左右。

  这对于刚学了一年基础的大一学生来说,难度是有,但不是不能克服。

  人总要学着在逆境中成长嘛!

  公益短片拍好了影响力那也一点儿不弱。

  像1999年在央视播出的‘妈妈洗脚’公益广告,不光感动了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在社会上也引起学校新一轮的‘孝心’教育浪潮,主要标志就是各种洗脚作业、作文感受等等。

  暂且不提这种规定作文的做法效果如何,看看这则公益广告在社会上造成的影响力。

  好的公益片就是能产生这样的效果。

  不过公益广告好拍和拍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这边下课后,班里同学们三三两两的就聚在了一起讨论该怎么拍摄了。

  姜山也不例外,虽然只是一个小比赛,但他打算来试试水。

  不是看中了什么高档数码DV和那五万块的奖金,纯粹是手痒了。

  长片大电影姜山现在还搞不动,公益短片还是没问题的。

  别看班里拢共十二个‘未来导演’,真正选择参赛的也就三两位,摆在其他学生面前的难题还是钱。

  两分钟的公益广告,少说几千块钱的支出,这还指不定最后获奖不获奖呢。

  同寝室的李嘉和王志勇俩人就决定不去凑热闹了。

  在北电一年时间下来,除去正常生活开销,租用机器、社交吃饭占据了他们生活费的绝大一部分。

  学艺术的学生家庭不能说没钱,但也不好意思老向家里人要。

  虽然奖品看着诱人,但钱包不足以支持他们搞这个,最后还是打算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老姜,你呢?”李嘉凑到了姜山跟前问了句。

  虽然自己没这个打算了,但身边还有个大款啊?

  李嘉的目光落在了一旁姜山的身上。

  听到他的话,姜山点了点头。

  “我打算试一试。”

  答案果然不出李嘉所料,什么叫财大气粗,这就是!

  不等姜山开口邀请,李嘉、王志勇俩人已经自觉把自己当成姜山团队的一员了。

  “姜导,咱们拍什么题材?”

  这李嘉对姜山的称呼都已经变了。

  “亲情,怎么样?”

  “央视那个《给妈妈洗脚》那样的如何?表现亲子关系的?”

  身为团队成员,他们二人纷纷帮姜山出起主意来。

  那句‘妈妈洗脚’的影响力果然大,提起公益短片这个首当其冲。

  反正俩人越说是越离谱,按照他们的想法和构思,公益短片的制作费用是奔着几万去的。

  场景、道具、布景这都是钱,稍不留意几万块就没了。

  姜山也没豪气到那种程度,除非有甲方兜底。

  没理会这俩活宝,姜山自顾自地埋在桌上写写画画,十几分钟后新鲜的剧本就这么出炉了。

  为了方便理解,姜山还特意画了几个主要镜头的脚本。

  说实话,他的画画功底其实非常一般,从脚本中只能看出这是一个公交站台,站台下坐着两个人,姜山还特意标注了一男一女,还有他们的外貌特征。

  故事很短,却有着反转。

  看到最后,才能理解标题《陪伴》的含义。

  “老姜,你刚想出来的?”李嘉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你们不说的表现亲情吗?怎么样这个本子?”姜山反问了一句。

  “拍,拍出来不拿特等奖我吃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