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22章讲解~第123章 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于会的众此首长可不都是大老粗,甲面有不少文化伐,一一军是很穷,战士们大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但不是说部队里就没有念过书的,有相当一部分指挥员都是正规的军校出身。

    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刘志丹将军,那就是响当当的黄埔毕业生,在当时的年代,黄埔的毕业生可就是大知识分子了。

    这些人看到独立团团部院子里的榆林城防工事模型都暗暗吃惊,这种东西就是这个小团长弄出来的?十九岁当团长在部队里不是没有,但那要看是什么时代,红军时期不少,这也跟当时的环境有关系。

    但到后来八路军时期这么年轻的团长就很少碰到了,再往后在解放战争时期基本就没有了,听说纵队新提拔了个十九岁的小团长,这些老革命都有些不以为然,今天开会的时候听到李勇的一番讲解和现在的工事模型,大家都有点赞同司令员的决定了,不错,是块料。

    司令员和政委很有兴致看着模型,往嘴里扔个块饼干说:“不错吗,到你们这里来开会不但有水喝还有饼干吃,大家别光顾吃东西,都坐下来研究研究这榆林的工事

    西北战场的粮食始终是个大问题,也是很困扰部队指挥员的一个大问题,部队的大部分补给都要靠山西来支援,但补给线一拉长就经常被国民党空军的飞机炸掉,运送粮食的民工损失了一批又一批,但是我们的老百姓好啊,不论付出了多大损失也坚持要把粮食送上去。

    就这样部队还是经常挨饿,指战员们饿肚子是常事,有的时候部队一天连两顿饭都保证不了,要吃一顿饭来坚持,王司令员也和大家一样吃糠咽菜,号召大家要扎紧腰带,既然有了我们**人,那老天爷就是让我们来吃苦的,想享福别当**。

    想想他们吧,想想我们的老前辈吧,想想被飞机炸死在半路上的民工,现在的贪官污吏不知道会不会脸红,现在有些人一提民工就好象低人一等,陈毅元帅说过:“中国革命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没有老百姓的支持,那里有中国革命的胜利

    **也说过:“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军队在前方打仗,老百姓在后方加紧生产,上下前后团结起来才取得了胜利。

    来开会的这些指挥员见到人家独立团的饼干摆满了桌子都很高兴,哎呀,咱们今天就来个打土豪分田地了,这独立团还真富裕。

    会议开始还是由李勇来讲,李勇把一个多月来总结出来的方案拿出来请首长指示,主要是李勇讲解,各个首长来问和补充,这些人都是打了多少年仗的行家里手,不时地提出很关键和很有难点的问题。

    这么一来时间就长了,会议一直开了两天,晚县各个首长也没走,就连王司令员和副政委还有参谋长都住在了独立团的院子里。

    这可把李勇和王成德忙坏了,这些人是干什么的?都是部队的各级指挥员,他们要是出点什么事可真是要了哥俩的老命了,不但李玉明的两个警卫排都用上了,还把侦察卓的宁二子和一个排的战士都调了过来。

    独立团刷旦要做好警卫工作还要给首长们准备好吃喝,不过这些人都是老红军和老八路出身,对吃喝到是没什么讲究,能吃饱就行。

    但是李勇和王成德不能这么想啊,让炊事班变着花样地调理饭菜,还拿出来一部分罐头来招待这些首长。

    这么一来可把这些人美坏了,独立团的经费很充足,抬重营的孙小全厚和何翠花经常派一些人到附近采购生活用品,所以独立团的生活水平可能是整个野战军里最好的,吃的这些来开会的指挥员都喊这都算是过年了。有人可能会问,这些高级指挥员什么吃不到?怎么会喊和过年一样,作者是不是胡白话的?战争年代**军队的高级指挥员和战士们吃的没多大区别,特别的西北野战军的干部,别的野战军因为条件的问题可能稍稍要好一点。

    两天下来这些首长和李勇、王成德还有警卫连的战士们都很熟了,对独立团的招待也很满意。

    开会之余这些人到处找没有值勤任务的警卫连战士们打扑克,这存李勇和王成德还有八路军的老战士们看来很正常的现象却对通讯排长李佳的触动很大。

    李佳是个很聪明的姑娘,在国民党的三十六师干的又是司令部里的工作,她很清楚来开会这些

    二纵队是西北野战军里最能打仗的主力纵队之一,这些人都是二纵队旅团以上的军事首长,可以说整个二纵队的骨干都在这里,这些人就是二纵队的核心。

    这在国民党里也是大干部了,却一点身份也没有的和战士们在一起胡闹,开会的时候很严肃,会后和战士们在一起时和普通战士没什么区别,一起吃饭,一起玩闹。

    也看不出战士们对这些首长有什么惧怕,在一起玩的不亦乐乎,也不分什么干部战士互相之间往脸上贴纸条,对这件事不怎么理解的李佳悄悄问何翠花。

    何翠花则瞪了她一眼说:“这有什么啊,咱们解放军都是这样的,不管多大官和士兵都是平等的,我以前在家里当民兵排长的时候还和彭老总说过话,还在一起吃过饭呢

    李佳想了想什么也没说,心里暗自琢磨:看来跟着**解放军是对了,有这样的将军和士兵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想想自己在三十六师的时候,为了当官互相明争暗斗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国民党的日子长不了了。

    两天过后,一个初步的方案基本成型,这里当然还是李勇和独立冉的功劳最大,李勇最后又提了两条建议。

    一是要在攻击行动发起之前设法解决掉敌人在城内的榴弹炮群,可以派人潜入进去,也可以让榆林我们的地下组织,利用电台和步话机来指挥我们城外的炮群,先下手为强,争取第一次齐射就把敌人的炮群打哑巴了,这就对我们攻城部队的支援太大了。

    二是要不分黑天白天,我们部队的攻击行动不能停止,上一次打榆林,部队都是在黑天攻击,白天撤下来防空,这么一来,晚上辛辛苦苦费了好大伤亡才拿下来的据点和阵地又重新被敌人占领。

    这么一来只要我们一晚上不能结束战斗就等于白干了,第二天又要重新开始。

    李勇说到第二点的时候连司令员都点头称是,但又纷纷追问,要是白天不撤下来敌人的飞机来了怎么办?我们又没有防空武器,还不干等着挨炸?

    李勇给大家的解释是:“国民党是有空军,但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他们装备的大都是一些战斗机,而并不是轰炸机。战斗机的主要任务是空战而不是对地攻击,他们每一架飞机只有一到两枚炸弹,然后就是机载的机枪,攻击手段主要是低空俯冲下来,再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我们现在还没有有效的对空武器,这也是我们以后一定要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我们只能利用我们现有的武器装备进行有限度的防空。

    这个有限度的防空就是用我们手中的轻重机枪对空射击,我们这么做的目的不是想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而是想让敌人的飞机飞的更高一点,只要敌人的飞机高度超过一年五百米,对地攻击的准确率就非常低了

    战斗机时地面的攻击能力是很有限的。二战时的飞机还没有装备水平轰炸装置,如果不敢俯冲下来。而是在高空进行面轰炸能起什么作用。

    见各位首长都听得很认真,李勇接着往下说;“飞机在超过一千五百米的高度对我们造成的伤亡应该能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就是有一些伤亡也会比晚上攻击,白天撤下来防空,第二天晚上重新攻击的伤亡要小的多

    李勇一说完各位首长都恍然大悟地松了口气:“原来是这么回事,这飞机的亏咱们是吃大了,以后就这么办

    司令员也表示要把李勇的这个建议向总部首长汇报,光是咱们一个纵队这么干不行,要全体攻击部队一起来才会起大作用。

    会议结束后,李勇顿时成了二纵队的大名人了,几个主力旅的旅长和政委都向李勇表示,要是不爱干这个独立团的团长,可以考虑到他们那里当个旅参谋长,只要他愿意,他们就向上级打报告。

    旅参谋长的级别是副旅,比现在的独立团的团长级别要高,纵队的参谋长也笑嘻嘻问李勇想不想到纵队司令部去给他当个副参谋长。

    李勇顿时感觉有点受惊吓的意思,忙象众个首长表示,谢谢首长着得起自己,自己这个团长才刚刚当上不久,这就已经够大了,再大的官自己实在是干不了。C

    第123章准备

    李勇可不想到别的部队当什么副参谋长,宁当鸡头不当将尾吗,副参谋长级别是高了,但自己的设想也没办法实现了,在独立团是自己说了算,团长已经不小了。

    见李勇不想到别的部队去,这些旅团首长又给李勇布置了一项任务,要求李勇把这个模型给他们每个部队都弄一个。

    这一家伙就把李勇给吓住了,自己团里这个模型就gn了一天,这要是每个作战单位都给做个模型还不得把自己累死?李勇忙向各位首长表示自己实在是弄不过来,但是可以给每个单位画一张细致的城防图,让每个首长都拿一张回去,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才把众位老大打发走。

    李勇和王成德还有王老虎等独立团的老兵们在会后把老二团的赵团长留了下来,让老团长晚走半天,在独立团多待一会,赵团长考虑到现阶段没有作战任务就同意了再多待半天。

    这可把李勇和王成德还有李江国等老兵们高兴坏了,这些人都是赵团长带出来的,对老二团的感情很深,虽说现在是自己过日子了,但也很关心老部队的发展,大家都围着自己的老团长,不停地询问自己老部队的情况。

    赵团长告诉大家,常高山战斗结束后,部队损失太大,这口气不好缓,一直在休整,好在后来负伤的老兵回来二百多,有了这二百多老战士一切都好办了,上级又给补充了一部分新兵,加上纵队分下来的解放战士,现在老二团的人数又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人,问题是部队还需要磨合一段时间,别看人数多了,但是战斗力还达不到以前的程度。

    大家都很同意老团长的观点,部队整和不好,训练上不去,人多也没用,四营长宁金山问老团长部队的武器装备怎么样?这也是大家关心的问题,老二团的伤亡大和武器不行有很大关系,李勇忙向团长表示可以支援给一部分武器弹药。

    赵团长高兴地告诉大伙,自打那次消灭了一二三旅以后,部队的武器弹药已经够用了,也有了二十多挺重机枪和迫击炮,和独立团不同的是老二团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枪和迫击炮营,只是把这些装备平均给各步兵营分配了下去。

    李勇和王成德把独立团现在的编制和人员武器配备向自己的老首长仔细汇报了一遍,还是和以前在老二团里一样请老首长指示。

    赵团长也很感动,这些战士他很了解,都是他带出来的有什么不了解的,想了想说道:

    “大勇、成德还有你们这些营长和教导员,部队发展到你们这种程度不容易,要好好珍惜,你们的一些训练方法和队伍的结构虽然我不太理解但能感觉到很新鲜,是不是能行之有效还要看今后在战斗里的表现。

    每一个好的作战指挥方式都是我们人民军队在炮火硝烟中用血和汗水一点一滴总结出来的,你们现在是纵队直属的独立团,这很适合你们一点一点地去探索,好好努力吧,如果在主力旅里当个普通的步兵团象你们这么gn是不行的。

    我估计司令员把你们调司令部来也有这方面的意思,也想看看你们能把部队发展到什么程度,成德,还有你们这些营长和教导员,特务连刚组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你们没忘吧?部队发展这么快李勇起的作用很关键,因此我对你们的要求是很好地配合李勇的工作,让部队更上一个台阶。

    大勇,你千万不能骄傲,好好利用现在的机会,把你的聪明才智都发挥出来,在工作中总结,在战斗里探索,那怕是只研究出一点对我们军队有效的东西就立了大功了。”

    李勇和王成德代表老战士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gn,用心来摸索,训练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打的人民军队。

    老团长回部队的时候,一直和大家说什么都有了,什么也不缺,但李勇和王成德还是决定让警卫员给老二团背回去四部步话机。

    用李勇的话来说,这四部步话机,老二团的团部里留一部,下面的三个步兵营每个营一部,好让团长的指挥能更方便一点,通讯系统落后是我军的一个软肋,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把所有的排以上部队都装备上。

    当然了这连李勇的独立团还没有作到这一点,更别说其他的部队了,步话机在李勇的心里可是比重机枪还要宝贝的东西,要不是自己的老部队,李勇是说什么也舍不得拿出来的。

    此次会议后,整个西北野战军的二纵队都开展了广泛的针对性及强的训练,李勇在这期间到纵队司令部找首长要过一回炸药,还顺带向司令员表示,部队攻城的时候最好是当第一梯队的主攻部队,不想当预备队。

    司令员让李勇把理由说出来,李勇把自己的理由简单归纳为:

    一自己的部队对榆林城防工事的熟悉程度比别的部队强,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展了攻城训练。

    二独立团虽然人数不如别的主力旅,主力旅的人数都超过了五千人,独立团只有三千多人,但是独立团的武器装备和火力强度不比别的主力旅差,还有可能要强上一些。

    三这次攻城,我军主要还是要依炸药来解决问题,而独立团gn部和战士对炸药的使用要比别的部队强很多,对炸药的使用是独立团战士日常的一个主要训练科目。

    有了以上这三点,独立团的攻击行动要比别的部队把握大一些,最后李勇和司令员说自己并不是在吹大牛,可以请首长不定期地到独立团检查。

    司令员是个非常渴望战斗的将军,他传奇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将军是一个十分有个性的人,这一点在我们人民解放军闪耀的将星中也是非常有名的。

    对李勇这种求战心切的指挥员有着和自己是一类人的感觉,虽然内心很喜欢李勇,也对李勇的说法比较认同,嘴上却说:

    “好小子啊,这仗还没打起来就先抢上任务了,还是和几个主力旅抢,胆子不小吗,你先回去吧,至于谁来担当主攻任务那是要纵队党委会来讨论决定的,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

    李勇自己心中也有个小九九,历史上西北野战军这一仗打得非常惨烈,榆林不但没打下来还遭受了比第一次更惨重的损失。

    自己对别的主攻的步兵旅并没有多大信心,如果不抢主攻任务,凭独立团的实力很有可能被纵队首长留在手里当做预备队,在战斗不顺利时由自己的部队发起最后的攻击。

    这样一来,独立团就没有了准备的时间,战斗很有可能打成最忌讳的添油战,也会把自己的部队一点点消耗掉。

    如果由独立团来担任主攻,凭借自己对榆林的城防和自己部队的了解,把握会比别的部队大一些,当然了部队肯定会有伤亡,既然榆林战役无法避免就豁出去吧,去拼他个鱼死网破。

    在训练和焦急的等待中,时间来到了四七年的十二月份,这一天野战军总部的命令终于来了,将要在十二月份的一天展开对榆林的攻击行动,历史并没有因为李勇的到来而有什么大的变动。

    李勇也并没有奢望这一点,只是想在局部上因为有了自己的到来而使我们的人民军队尽量少走那怕是一点点的弯路,减少一点点的损失就可以了。

    在纵队召开的作战会议上,李勇的独立团在期盼和别的旅团首长不理解的目光中被司令员赋予了和其他两个旅一样的担任战斗主攻的任务,而把另一个本来要担当主攻任务的主力步兵旅当成了纵队的总预备队。

    这就是说李勇的独立团虽然级别小,但在纵队首长的心目中和一个普通步兵旅的地位是相当的,历史也终于因为李勇的到来而有了一小点的变化。

    以一个团来代替一个主力旅担当主要的攻击任务,这样的事在西北野战军里还从没有过,不说别部队首长怎么议论,李勇也感觉到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独立团进入紧张的战前准备中。

    战前的准备是紧张而枯燥的,包括李勇独立团在内的整个西北野战军高度地紧张起来,部队周围的老乡组织了大量的支前工作队和担架队。

    gn这个工作独立团的何翠花是最拿手的,在李勇的要求下何翠花带着他们营的战士弄来了很多的挑筐,镐头,做炸药包架子的支架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别看一些小东西不起眼,关键时候没准就会起大作用,何翠花这个辎重营的副营长的作用很重要,这也是她最拿手的工作之一了。

    时间越来越紧,离总部首长要求的时间也越来越近,在独立团的战前动员会上李勇宣布了作战命令:

    独立团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攻部队和其他两个步兵旅形成纵队的三个攻击箭头,团火力配置为前重后轻。

    在卫刚的机枪营和高翔的炮营全力掩护下,以李江国的一营,马全有的二营为第一攻击梯队。新书上传,什么都求,连着说七八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