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18章仪式:献颅九鼎!崩解,楼兰龙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百岁调教过的青州子弟,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还是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成了“蓝”。

    而数月前仍是民夫,如杂草一般的姜尘,

    眼下。

    却成了胜于蓝的“青”。

    地位的变化与抬升,让人唏嘘不已。

    “罢了……”

    张百岁叹息一声,站立于北蛟山巅,向下望去。

    明明是向下俯瞰,他却好似平视一般,凝望着半山腰处的姜尘,没好气道:“臭小子,自己上来!”

    “好嘞~”

    姜尘心念一动,瞬间无影无踪,仿佛在刹那间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彻底抹去一般。

    继而,显现于北蛟山巅。

    就在此时。

    异变陡生!

    “小贼,你中计了!”

    张百岁眼中闪过一丝凶芒,周身气血若火,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再度握紧兵刃。

    刷!

    丝丝长生剑意,倾泻而出,再度布满周遭五丈内的空间,一旦现身,就必然遭到沉重伤害!

    然而。

    还没等长生剑意爆发,张百岁心头狂跳,勐然感受到,自己后颈处,竟不知何时,

    冰寒彻骨!

    魔兵虎翼的冰冷刀锋,早已架在了他后颈处的皮肤。

    张百岁这才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有些恼怒地腹诽道:

    “可恶!”

    “老夫的预判,居然被姜尘这臭小子,预判了!”

    姜尘仍旧持握着刀兵,笑吟吟道:

    “老屯长,还要继续吗?”

    与之前近乎一模一样的话语。

    但在张百岁看来,却好似带着一丝丝嘲弄。

    “不了。”

    张百岁冷凝着脸,放弃以武服人的念想,武的不行就来文的,所以将华盖剑收入剑鞘内,以嘴服人:

    “姜尘,你现如今的实力,确实比老夫要强上一点点。”

    “但是!”

    “楼兰五狼将,绝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简单,他们五人气息相连,自成法阵,纵使是武侯,也不一定有把握取胜。”

    “你要在他们五人的庇护下,杀尽楼兰王室,当着十万国都百姓的面,献颅于九鼎,绝非易事。”

    “更何况。”

    “举行这一仪式本身,也凶险至极!”

    说话间。

    张百岁也详细描述了“仪式:献颅九鼎”的需求。

    …………

    让姜尘愈发兴奋,万分渴望狩杀楼烦虎,楼烦龙,兰鬼谷三位身怀星力命之辈。

    “额……”

    张百岁抬首看了一眼自家弟子,听了自己讲得一大通东西后,似乎变得兴奋了起来。

    便继续说道:

    “在青州军最初的情报刺探中,他们死后尸骸,皆不知所踪,是楼兰的未解之谜。”

    “谁也不曾料想到,他们竟被制成了尸骸武将,非生非死,无眠无休,永镇楼兰,有着国运滋养,他们的实力,一定更胜往昔!”

    “纵使是老夫,也必须解封气血,以教诛之道的威能,才能将他们斩杀!”

    姜尘知晓张百岁话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表达楼兰五狼将的强悍实力,劝说自己放弃。

    他轻笑一声道:

    “老屯长啊,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既然您输了,那就信守承诺,听我一言,可好?”

    张百岁沉凝着一张脸,澹澹道:

    “你说。”

    闻听此言。

    姜尘露出自信的笑容,朗声道:

    “刚才您也亲身体验过,我所掌握的道,可穿透一切束缚,来去自如。”

    “天下偌大,无我不可去之地!”

    张百岁并不反驳这一点。

    在刚才的较量中。

    他想尽一切办法,将长生剑意施展至近乎出神入化的程度。

    若是九州内,一些民间剑客见到“百炼钢,化作绕指柔”这等手段。

    本该锋锐刚强的长生剑意,竟化作似春雨,似丝线一般的柔软事物,布满整个空间。

    任谁见了,也都得直呼一声:

    “恐怖如斯!”

    但偏偏!

    此等神乎其神的手段,竟然完全无法锁定姜尘本人:

    二人的实际战斗,

    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

    “我跳出来了,我又站回去了,怎么样,怎么样,我又跳出来了,打我啊笨蛋!”

    可以说。

    拥有这等手段,姜尘天然立于不败之地。

    假以时日,必然成为青州最耀眼的将星!

    “但是!”

    张百岁紧锁眉头,沉声道:

    “五人结阵,气息相连,且从无分开之时。”

    “攻击他们一人,就会立刻引起其余五人的反击,以你现在的攻防手段,恐怕不足以同时灭杀五人。”

    姜尘笑吟吟说着:

    “假如,我能让其中一二人,强制驱逐出阳世,送往冥土呢?”

    “此话当真?”

    张百岁惊讶挑眉。

    姜尘微微一笑:

    “千真万确!”

    “我有七成把握。”

    晋升成将阶后,他对于【贪狼天命】的运用,也愈发灵敏机巧。

    当初在火焰谷时,姜尘借千余青州士卒阳气加持,一口气将上万藤甲兵的亡魂,送往冥土往生。

    现如今。

    有两千青州士卒相助,送其中一名尸骸武将往生的把握,并非绝无可能。

    听得这一承诺。

    张百岁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捋须微笑道:

    “老夫拭目以待。”

    这时。

    姜尘忽然开口:

    “若要有十成把握,我还想请老屯长帮我一个忙。”

    …………

    半盏茶后。

    一老一少,快步奔下北蛟山。

    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数千丈高山,对于凡人来说,须三四天光景,才能缓步下山。

    但对于姜尘与张百岁,纵使是陡峭悬崖,也如履平地。

    只千余次呼吸的功夫。

    二人便奔赴下山,然后奔至坠龙崖所在山峰。

    “姜千夫长和老屯长回来了!”

    一声惊呼。

    临时营地内,二千青州士卒,皆抬起头,目光齐刷刷落在姜尘身上。

    不过,当众多士卒观察到二人进入时的先后姿态时,眼眸不由显露出些许困难不解。

    姜尘在先,张百岁在侧。

    这一小小的细节,往往象征着军队的纪律、尊卑、秩序。

    二人行走时的主次,发生了改变,自然引得众多士卒注目。

    毕竟。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姜尘几乎都是追随着师长张百岁的脚步,亦步亦趋,颇似孔子颜回之事。

    曲阜授业时,颜回曾恭谨对孔子说道:

    “老师慢步走,我也慢步走;老师急趋,我也急趋;老师驰跑而去,我也快跑在后追着;但是老师如果一熘烟地飞奔,那我只好眼巴巴地远远落在后面了!”

    孔子愕然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顔回回答道:

    “夫子步亦步,是说您谈话,我也谈话;夫子趋亦趋,是说您同人争论,我也同人争论;夫子弛亦驰,是说您阐述古圣先贤之道,我也阐述古圣先贤之道。可是,夫子飞奔绝尘远去,您有时根本不用开口,而人们却都信服您,这一点我无法学习,只好落在后头了!”

    慢步、急趋、驰跑与飞奔的本质,是困难程度的高低。

    在绝大多数士卒眼中,姜尘往往同张百岁一同行事,遇上一些困难程度尚且能跟得上。

    但是——

    他虽潜力无穷,也有狩杀凶兽的战绩,但就目前而言,仍是荒野猎户。

    在关键时刻,真正能靠得住的人,还得是身为青州斗将的张百岁。

    国都发生的异变,二千青州士卒也隐隐有所察觉,感到大事不妙。

    所以,在这危急关头,他们心中更愿意将自己的性命,交托给张百岁。

    “所以……”

    “现在。”

    “我来改变这一点!”

    “唯有你们这二千人,彻底臣服于我,我才能充分借助你们的阳气,送楼兰五狼将,冥土往生!”

    姜尘踏前三步,走至营地中央,沉默着一言不发,然后以天眼环顾四周,无比自然地显露出一种高高在上、俯视苍生的威重气势!

    登时。

    大半个营地。

    鸦雀无声。

    千余青州士卒浑身一颤,不敢高声言语,心中更是惊骇无比:“姜千夫长,何时拥有了此等可怕气势?”

    也正是此时。

    张百岁缓缓开口道:

    “国都有变,洪武将军已授命,由姜尘与老夫,代管十八营,军情紧急,今日立刻奔赴国都。”

    事实上。

    这句话是谎言,但又不完全是谎言。

    “擎天柱”洪武紧急传来的军令,准确来说,是张百岁与姜尘,立即率部前往国都参战。

    但是!

    在姜尘的请求下,张百岁略微修改了前后顺序。

    于是乎。

    这些话进入二千士卒的耳畔,然后联系起二人行走时主次的变化,就自然而然脑补成了:

    姜尘被任命为代理校尉。

    张百岁从旁辅助。

    这是一个有意营造的误会。

    当二千士卒勐然意识到以上信息后,不由瞠目结舌,纷纷以眼神互相交流,满是疑惑。

    也有较远处的士卒,低声细语交流了起来:

    “咱们的姜千夫长,这才几天啊,就成代理校尉了?”

    “以士阶之身,被任命为校尉,咱青州这些年来,也只有洪武将军与张龙象将军,曾经办到过吧?”

    “依我看,以姜校尉的武略,恐怕至多十年,就可升任将军!”

    听着众多士卒的窃窃私语,身为亲兵屯长的小伍,当即握紧了刀兵,想要惩戒那些低声交流的士卒。

    姜尘却似不以为意,神色平静如水,但其周身,却爆发血气磅礴如火山,化作深深威压,骤然席卷营地全境。

    霎时间。

    全场皆静。

    就连最远处驻守的青州士卒,也被这气势压得噤若寒蝉,营地内瞬间阗寂无声……

    良久。

    姜尘才缓缓发下命令,冷然开口:

    “埋锅造饭,早食后,立刻拔营,奔赴国都!”

    这一刻。

    二千青州士卒如蒙大赦,战战兢兢地行动了起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极为迅速,似是要在“姜校尉”面前表现一番。

    见此情形。

    一旁充当“绿叶”的张百岁,亦忍不住轻声感叹:

    “这二千青州精卒,已尽入姜尘彀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