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82章 加把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钟自然知道事态比较严重,立刻将消息报告给了父亲。

    当国相金泰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却并没有怎么愤怒。

    他只是神情平静地望着儿子金钟,眼神之中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不过作为能够独掌权柄数年之久的国相,金泰自然有些手段的。

    尤其是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更是有着自己一整套成熟的处理方法。

    “这件事情,你办的很差!”

    金泰厉声呵斥道:“要打那些秀才公,不会事先把姜晓、金正言、黄德生等人,先绑走?

    一点脑子也没有!”

    金钟的脑门上,大汗淋漓。

    面对着呵斥,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他自然也知道,姜晓之死给父亲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金泰冷冷道:“去查一查,哪个人下手打死的姜晓?

    不要留了!”

    “父亲,”

    金钟微微摇头,开口说道:“儿子来的时候,已经吩咐人去查了。

    到现在没有查出来是谁下手的。

    而且,今天在现场的所有人都说,都没有对姜晓下手。”

    “都没有?”

    金泰不禁气笑了,“都没有下手,姜晓难道自己就被杀了?

    难道是被鬼杀了吗?笑话!”

    “父亲教训的是!”

    金钟连忙低头,回道:“儿子一定好好查!”

    “另外,”

    金泰深吸一口气,仔细地想了想,开口说道:“吩咐国都城全部戒严,不准任何人离开国都城!

    将参与游街的所有人,全部抓了!

    不管是逃走的,还是留下来的,全部抓了,一个不留!

    在城内发布消息,就说信王府间谍大肆破坏城防,情况危急!

    号令所有人不能出门,执行戒严禁令!”

    金泰选择这样做,为的自然是先将消息压下来,控制消息传播。

    等到局势稳定下来之后,然后将姜晓等人之死与信王府间谍挂上钩,将所有罪责全部推出去。

    到时候,利用国相府的权威,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这也是身为上位者的金泰,平素惯用的法子。

    然而这件事情,在现在已经起不到什么效果了。

    在金泰等人开始布置后手的时候,潜伏在新罗国都城内的信王府谍探人员,已经开始行动了。

    姜晓、金正言等人之死的消息,也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在整个新罗国境内冒了出来。

    至于金钟还在查找姜晓之死的背后推手,显然是找不到了。

    谁杀死的姜晓,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姜晓真的死了!

    而身为清流领袖,姜晓带出来的学生,自然不仅仅是国都城内这数千人,还有散布在新罗境内各地官府的官员,以及新罗各府县的学生。

    人数,又何止几千几万人!

    姜晓、金正言之死的消息,再加上国都城戒严的消息,不胫而走。

    一时间,整个新罗国境内人心惶惶。

    一些府县的学生,也自发组织了游街,给官府施压,要求彻查姜晓之死的缘故。

    然而再怎么查,也无济于事。

    毕竟,姜晓是死在国相府的戒严令之下,也是死在反抗国相府与大乾结盟这件事情上。

    这几年,东宁商船往来如织,新罗境内千家万户都用上了来自东宁的商品。

    现如今,新罗要与东宁彻底断绝关系,自然会引起百姓们的反弹。

    短短时间,在信王府谍探有意无意地推动之下,新罗境内民怨沸腾,各地暗流涌动。

    虽然碍于国相府的威压,并没有表现出来,不过很显然新罗境内有一大群人,对国相府已经非常不满了。

    ……

    新罗境内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榆关城那边。

    当李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禁愣住了,随即嘴角翘起一抹微笑。

    “呵呵!这个何同元,倒是一个好手啊!”

    李信开口赞赏道:“没想到,竟然还在新罗境内搞出了这么一手。

    这样一来,即便是新罗真的与大乾国结盟,出兵北上,恐怕也派不出多少兵力了。

    各地群情激愤,若是新罗国将全部兵力抽调北上,没有大军威压,难保不会出现叛乱之事。

    哈哈哈,这件事情,何同元做得很漂亮啊!

    咱们也算是减轻了一些压力啊!”

    “是啊,殿下!”

    赵秉璋也笑着点点头,说道:“三路大军,总归是成不了了!

    如此看来,咱们也不用调遣大军回防新罗了,估计刘静轩、何同元、白凤兰他们在东宁那边,依靠着警卫营、民兵队,就能够防范住新罗大军了!

    咱们这边,还是要把目光放在关内敌军和草原马匪身上!”

    “嗯嗯!”

    李信眉头微皱,说道:“新罗那边的事情,咱们也要给他们加把火。

    何同元的建议很好,大乾朝廷与新罗国之间的协议,就散布出去吧。

    咱们江南报馆虽然被查封了,不过在大乾各省地底下还是有发行的。

    咱们就先将舆论战打起来,让大乾朝廷失了民心再说!

    等到各地民怨沸腾之后,咱们榆关城这边的压力,也将大大减轻啊!”

    “是的,殿下!”

    赵秉璋笑着说道:“正如殿下先前说的一样,这打仗,不仅仅在战场上靠士兵们打,还要看财税、舆论等各方面打!

    榆关城这边,是军事上打仗!

    而海面上水师、商船游曳,那是打得财税仗!

    断绝了大乾朝廷的商业往来,朝廷那边的财税收入将大为减少,没有了钱,仗自然也坚持不了多久。

    而江南报馆,打得便是舆论战!

    多管齐下,如此看来,大乾朝廷看似很强大,也不过是百足之虫罢了!

    距离这条大虫死亡,也要不了多久了!”

    “赵先生说的透彻!”

    李信笑了笑,说道:“打来打去,打得还是民心啊!

    前线打仗,后方建设也不要停。

    这段时间,大乾各省潜伏人员也都在鼓动百姓们,移民辽东东宁,这项工作就是争取民心的!

    也要好好进行!

    这和大乾朝廷作战,就像是伐大树,要一点一点来锯,等到耗干了大乾朝廷的心血,李铭也就败了!”

    “殿下高论!”

    赵秉璋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然而此时,一名参谋从外面快步跑了进来,慌慌张张的说道:“殿下,紧急军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