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388章 稀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文帝坐在软榻上听着掌事太监的禀报,手中看着呈上来的会试前十名的卷子,面上露出一抹似笑非笑。

    “这位王琅仪,就是之前正月的时候被流传了画像且被京中人封为京城第一美男的那一位。”

    掌事太监答:“回陛下,正是。”

    “那你可知道,那画卷是他们自己传出去造势的,还是京中其他人传的?”

    掌事太监犹豫片刻,德文帝见此挑了挑眉:“哦?莫非这其中还有什么你都查不到的事情?”

    须知,他是大齐朝的皇帝,是大齐朝地位最高的人。

    若是他的人手都查不到,那这件事情还真就有些拿捏不准了。

    掌事太监面色古怪:“回陛下,并非奴婢查不到,而是因为,这个画卷好像是翌阳郡主传出来的。”

    “翌阳?”

    德文帝想起自己的这个外甥女,她容貌肖母,自幼就极有才名,可以说是京城之中有名的才女了。

    没想到在这件事情里头会见到她的手笔?这是为何?莫非是秦明时让她给这王琅仪造势?

    掌事太监点头:

    “是的,陛下。奴婢买到了流传出来的第一幅画像,那幅画像好事就是郡主的笔墨。另外,当时也是翌阳郡主的贴身婢女去办的这件事。”

    “画像在哪里,朕也看看。”

    似乎早就料到德文帝会如此说,掌事太监从袖中拿出一卷卷好的画卷双手呈上。

    见他这般样子,德文帝指着掌事太监失笑:“你这老货,早都准备好了就等朕问你呢是不是?”

    掌事太监连呼不敢:“陛下,奴婢不敢。”

    “你呀你!”

    德文帝好笑不已,一边接过手里头的画卷一边打开,他的声音嘎然而之。画卷之上的少年确实好看至极,俊美无双,风光霁月。

    过了片刻,他这才摸着胡子笑道:“怪不得京中无数的闺中贵女会对他如此推崇,这般容貌,确实也称得上京中第一美男子。”

    京城之中不是没有好看的美男子,毕竟但凡皇庭后宫,勋贵文臣谁家不是娶的好看的女子?

    有这般好看的父母,后代自然生的不差,但是有些人空有外貌,却并不觉得美。

    但这画像之上的少年,不紧容貌俊美无双。

    就连在画卷之上,也可以看得出这少年通身的清贵气派,书卷味道十足,这放在美人扎堆的京城之中,也是极为难得的。

    德文帝忍不住赞叹:“此子容貌确实不错,还有翌阳,这画功也是见长,不错不错。”

    翌阳郡主擅长画人物,作为翌阳郡主的舅舅,大齐朝的皇帝,就算是翌阳郡主和昌月长公主没有主动说,他也是能够查得到的。

    掌事太监在一旁跟着称赞:“是啊,翌阳郡主这般画工,就是颇有才名的大师年轻之时都不一定有这份悟性。”

    “唔!这王琅仪长得如此俊美无双,文采又这般非凡,我倒是不清楚我是该给他状元之名还是探花之名了。”

    自古以来,每一届的科举之中,文采最好的取头名状元,相貌文采都不错的就是探花。

    而如王琅仪这般文采相貌都极为出众的,却是少有。

    掌事太监笑吟吟道:“陛下有所不知,这位王会元曾经连中四元,加上如今的会元,已经是连中五元了。”

    每一届的皇帝都有其自己的一本功绩薄,对于德文帝而言,赵凛所打下的西北境就是他的重要功绩之一。

    除此之外,还有在位期间他说为民做的大事,比如说哪里修了水渠,哪里架了桥梁。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在位期间点了几位才子,几位有功之臣。

    像王琅仪这般已经连中五元的人,要是再殿试之上被钦点了状元,那就是了连中六元。

    不管是在大齐朝的百姓心中,亦或者大齐朝的史册之中都会有这记载。

    对于德文帝来说,这自然也属于他的功绩之一。

    德文帝挑眉:“哦?王琅仪此子,此前居然连中五元?他是哪个府之人?为什么我先前没有听闻?”

    闻言,掌事太监喏喏道:“回陛下,王会元出自姜靖府。”

    “姜靖府!”

    德文帝的眼中温度褪去,面上寸寸变得冰寒:“此子跟姜靖府科举泄题之事可有关系?”

    掌事太监连连摇头:“回陛下,自然没有的。”

    “那此子上一次的秋闱卷子可有?”

    上一次,指的自然不是补考的那一次,指的是姜靖府的第一次秋闱。

    众人皆知,姜靖府去年疑似有考官泄题,不少子弟都得了高分,因此后头又重考了一次。

    掌事太监点头:“回陛下,奴婢已经着人去姜靖府要原件了。”

    作为跟在德文帝身边最久的人,他一直都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府性格,自然知晓如何做。

    德文帝点了点头面上露出了一丝欣慰:

    “也是奇怪,既然如此的话,那为什么此子名字先前并没有报到我这里来?王毅是做什么吃的?”

    他口中所说的王毅正是去年之时主考姜靖府的秋闱主考官之一,并且去年秋闱在姜靖府发现疑似泄题之人也是王毅本人。

    按理来说,每当与秋闱成绩出来,主考官举办过鹿鸣宴之后,会选取出极为优秀之人的名单和卷子上呈天听。

    可是去年,他并没有收到王琅仪的名字,不然今日也就不会不知道王琅仪出自姜靖府了。

    “陛下,听闻王会元并未参与去年的鹿鸣宴,因此,王大人当时是有附议此事的。”掌事太监在一旁提醒道。

    “哦?此子没有参加鹿鸣宴?这是为何?”德文帝感兴趣的挑了挑眉。

    要知道,自古以来,鹿鸣宴不仅仅是可以让主考官对自己高看一眼的机会,更是结交未来官场之上同僚的好机会。

    所谓人生六喜之一,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虽说不是春闱,但是单单是秋闱中了举人的学子能参与鹿鸣宴,那也已经是风光无限了。

    这世上竟然还有人不去参加鹿鸣宴的?这倒是很稀奇了,毕竟鹿鸣宴,天下多少才子趋之若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