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449章 使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凛面色带了一丝郑重之色:“珂珂,你也察觉到了?”

    “你也察觉到了对不对?赵凛,怎么办他不会已经发现了琅哥儿那边吧?”

    王珂仪面上有些焦急,要是真的被德文帝发现了王琅仪身边的晏哥儿,后果不堪设想。

    不仅仅是晏哥儿的小命保不住,想必王琅仪的官途,赵凛的官途,甚至连带着她刚认回的那位舅舅林政也是前途不保。

    不说前途,或许他们会被认为这是居心不良,姓名也不一定能保下。

    赵凛伸手握住了女孩子的手,轻轻拍了拍,这才温声道:“珂珂别担心,就算他察觉了又如何?”

    “赵凛,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他现在的三个儿子都是烂泥扶不上墙的,要是偶然之间得知了晏哥儿,定然是跟我们一样的想法的,珂珂,你不必担忧。”

    王珂仪震惊:“赵凛,怎么会,晏哥儿毕竟是私生子。”

    “私生子又如何?晏哥儿哪方面提起来不吊打这三个正牌货?晏哥儿和他们唯一的区别也就是晏哥儿的母亲不是妃嫔罢了。

    这么久来,石家不是也一直没让晏哥儿的母亲再嫁他人吗?石家早就防着这一手了。”

    说完,他这才又捏了捏王珂仪的手心,又道:

    “珂珂,不必担心,你要知道,他现在之所以查的这般清楚,已经是他对这件事情的确认了。

    更何况,晏哥儿身上有一个最为明显的特质,比起他的是三个儿子更合适。”

    看着小姑娘仍旧有些担忧的样子,他这才道:

    “珂珂,你看,三位皇子如今都已经年长,德文帝如今却正值壮年。而晏哥儿的优势,在这一块就体现出来了,我们的晏哥儿如今才几岁?”

    听了赵凛的这一番话,王珂仪心中大惊,纵然她早刚刚猜到了德文帝或许已经知道了晏哥儿的存在了,但是这番利害关系,她却是没有往深里去想的。

    见她这般,赵凛又揉了揉她的脸,片刻之后他干脆把人搂进怀里,用嘴堵上她的唇,让她不能再瞎想。

    王珂仪无奈,挣扎片刻之后也就任其为所欲为了,床幔落下的时候,王珂仪推开了抵在她耳垂边的脑袋道:“对啦,我还有个事儿要问你呢!”

    赵凛皱起眉头,显然在这个时候被打断好事很是不满,不过碍于这是他最心爱的女子,他还是用手撑起下巴看着她道:“怎么,珂珂,你要说什么?”

    见他这样,王珂仪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这才道:“舅舅说你又一支心腹队伍被抓,是谁?大福还是赵虎?不是说已经回京了吗?人在哪儿?”

    “唔!原来是这个,夫人不必担心,那人是大福。”赵凛说着,脑袋又埋了下去。

    王珂仪又使劲推了推他的头:“大福?这些日子一点他的消息都没寻到呢,你要不要问问?”

    男子含含湖湖的声音传来:“唔!不必问那小子受了点儿轻伤,被送去你舅舅家里头养伤了。至于我,我忙活什么,我已经“死了”。”

    床幔之中,传来了一阵缱绻的醉意。

    ……

    时间过得很快,没过多久,东阳国的使臣就已经进了大齐朝京都。

    对于这个手下败将的国家,大齐朝的一众百姓们倒是并没有像当初西北境那些蛮夷各族的首领进京之时那般兴奋和欢迎。

    在百姓们心中,西北蛮夷各族虽然曾经是蛮夷,现如今却已经不是蛮夷了,他们已经臣服在了大齐朝的膝盖之下,他们已经是大齐朝之人了。

    但眼前这些东阳国的人显然不一样,这些人可不是他们自己人,这些人如今虽然手中捧着求和书而来,但是他们并不想融入大齐朝。

    既然不想融入大齐朝,那他们就还是东阳国人,不是跟他们一路人。

    虽然众人并不欢迎东阳国的众人进来,但是在得知东阳国的人进来的时候,大齐朝的百姓们还是走到街边看热闹了。

    当然不是夹道欢迎,更多的人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思来的。

    “唔!那就是东阳国的使团?果然没落之地就是没落之地,看看这些马车比起咱们大齐朝的皇室出行的马车差多了。”

    “听闻东阳国此次的使团除了有正常的大臣之外,那也是有皇室的王子公主在的,怎么出行还这般寒碜?”

    “啧啧,别说跟咱们大齐朝的皇室想比了,就是咱们大齐朝的一公三侯六伯,那也是比不上的。”

    “你们要是这么说的话,我瞧着这马车看着虽然花里胡哨的,但是比起阁老家,太子少傅大人家,还有护国大将军府的马车,那也是差得多了的。”

    周围的百姓议论纷纷,各式各样不怀好意的声音传入了马车之中。

    一座最为宽敞的马车之中,十五六岁的少女明眸睁的大大的,眼里闪过一丝愤怒看着坐在一旁年轻俊秀的男子道:

    “阿兄,你就任由这些刁民这般说我们东阳国吗?”

    年轻俊秀的男子不过十六七岁,如玉的面上露出一丝但笑,他手里头正持着书看得出神。

    听见少女的话,他再翻了一页书,眼皮也不抬一下对着少女道:“阿来,你要记住,这里是大齐朝,大齐朝的百姓在这里说什么,我们都无权置喙。”

    “阿兄!你怎么总是这样长他人志气?先前说不要打仗的是你,让郡守们弃城而逃的也是你,反对父皇递交求和书的是你,现在怎么连着来大齐朝还是你?”

    长他人志气吗?年轻男子微微一怔,随后澹笑道:

    “阿来,你还小,你不懂,要不是当时我让郡守们弃城而逃,现在咱们东阳国哪里还有这么多人在?只怕真的战火波及,一片惨不忍睹了。”

    少女气鼓鼓道:“你要是这么有志气,那你怎么现在又愿意来大齐朝求和了?”

    男子失神,不来的话,能怎么办呢!他无比清楚这个世界的结局。

    战争眼下看着是停下了,实则不过是大齐朝这边起了内斗罢了,一旦大齐朝的内斗停止,就是他们东阳国灭国之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