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卷 第五百八十二章 整装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戚少风与李洵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师徒?朋友?君臣?

    都是,也都不是。

    戚少风的存在,从很大程度上,替代了戚磊的位置,能够让李洵更加清晰地认识江湖的事情。

    也能够通过戚少风来对江湖势力进行汇总、收编,亦或是剿灭。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人是相互信任的。

    这也是为什么戚少风敢于在皇宫里与李洵斗嘴、插科打诨等等。

    不仅仅是因为李洵是他师父,是他父亲的少年知己。

    还是因为,他对李洵有用。

    是的,对帝王有用,这一点,比起其他任何关系,都更加有说服力。

    戚少风也知道,有李洵这棵大树替自己遮风挡雨,自己可以在江湖上、在朝堂中,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汗水,享受着自己的“自由”。

    所以,戚少风根本不用去看,就能知道,皇帝给他的卷轴当中,到底有什么内容。

    李霄云的踪迹,李洵的目的,他所能提供的帮助,这次事情之后戚少风的好处。

    而对于第一点,正如戚少风曾经所说,这个贪图享乐的李霄云,还真从一个县城的铁家铁匠铺里采购了所有锅具。

    而这个消息送到皇宫的时候,戚少风正躺在仁王府里昏睡。

    说起来,皇帝虽然没有丐门那样的情报网络,但是官府办事,还是有他们自己的一套系统。

    不说别的,凭这“数据汇总”,就不是戚少风他们这群江湖草莽能够掌控得了的。

    如果丐门再彻底归顺朝廷,可想而知,大周朝的势力,将会如何巨大。

    一些官府不能掌握的“数据”,丐门全都能通过他们的情报网来替官府搜罗、编织。

    这样一来,凡在大周者,无不被朝廷所知、无不被朝廷所制。

    看着展开的卷轴里,关于李霄云的行踪,戚少风已经可以看到,大周的未来,君王权力之大,天下无人可及。

    如果自己再完成他这卷轴里交待的任务,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而这个“任务”,就是让他,竭尽全力救下这群江湖朋友。

    不论是已知的赵武桐、二狗子、漓珠、姜武、公输兄弟等人,还是未知的鲁尚智等人。

    李洵只有一个要求:

    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给他救下来。

    如果戚少风在养心殿的时候不打岔、不跑路,或许他还能和皇帝挣吧几下,诉诉苦,说说这救人的难度。

    可是他偏偏没有那样做,耍起了小聪明,想尽一切办法不听李洵说话。

    结果这下好了,卷轴只有圣旨,没有询问,你要是不做,那就别怪皇帝翻脸不认人。

    好在皇帝不是完全不近人情。

    虽然有强制命令,让戚少风必须把所有人都救下来。

    但是,他也给戚少风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比如这李霄云躲在了天机山,这就是戚少风没有查出来的事情。

    虽然当初通过厨子被掳走的踪迹,戚少风找到了仁王府。

    可是李霄云离开长安之后的事情,线索在这里基本就断了。

    若不是皇帝通过数据筛查,找到了李霄云的踪迹,怕是戚少风再找上几个月也找不到他。

    也不知这个李霄云,在得知戚少风是通过皇帝才找到他的消息,会不会气吐血了。

    要知道,他千方百计让戚少风查到厨子被他从宝丰楼冰室带走,就是为了让戚少风知道关霸天的存在。

    通过关霸天的存在,好叫戚少风与皇帝产生隔阂,从而无法利用大周朝廷的势力。

    可是,也许戚少风天生就是他的克星吧,他没想到,这个戚少风,能够第一时间将地宫的事情告诉李洵。

    并且,李洵也不像他想像那般小肚鸡肠。

    在李洵的眼中,格局很大,野心很大。

    所以对于自己的先祖做了什么恶事,他根本不在乎。

    只要他在位的时候,百姓安居乐业,大周繁荣昌盛,谁还会在意李家人的根子如何呢?

    于是乎,小气的李霄云,被大气的李洵和硬气的戚少风,轻轻松松就破解了离间计。

    看着李洵在卷轴里提到的“安黎天下”的事情,戚少风对于自己这个便宜师父的大气更加佩服了。

    有几个皇帝在位期间,能够真正地做到为百姓做事?替百姓考虑。

    虽说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话。

    可是哪个帝王会真的把这句话的深层意思当回事?

    王臣,可不仅仅是大臣,天下子民,哪怕是白丁,哪个不是“王臣”?

    他们耕耘的每一亩田地、每一次商贸,无一不是为了这个繁荣的大周,能够更加昌盛。

    什么是天人合一?

    我为人,我也为天。

    为人时,为己、为家。

    为天时,为国、为世。

    而为人的同时,不正是在为这泱泱大周添砖加瓦么。

    虽然戚少风想要归隐,但是,在看到卷轴里李洵寥寥几笔提到的“安黎天下”,戚少风觉得,不论如何,也要帮助李洵完成这个心愿。

    因为,这不仅仅是大周皇帝李洵的理想,也是戚少风奋斗的目标。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曾经的李洵、戚磊、李杰,三人发动“安离之变”,只为这天下普通百姓能有一个安宁的生活,不被那江湖武人袭扰。

    二十多年的沉积,虽然没有真正地做到“武不扰民、民不惧武”。

    可也从大面上让武人在对百姓动手时,能够有所顾忌。

    而今,“安黎天下”的理想一提,戚少风觉得,这将是整个大周自安离之变以后,最大的变革。

    这一次若能成功,大周将真正地做到“武不扰民、民不惧武、天下太平”。

    望着卷轴中的话,戚少风心中感叹:

    “一颗名叫‘安黎天下’的种子即将发芽,这世间之事,将会从混乱走向明晰。”

    而这一次,李霄云站在了天下苍生的对面。

    戚少风,要为天下苍生而战!

    皇宫的马,速度就是比别人家的快,不到三天时间,戚少风就已经来到了天机山脚下。

    想起李霄云曾经与阴副首领关系亲密,戚少风知道,这天机山,绝不会让他轻松上去。

    所以,到达山脚的他,并没有太过着急,而是围着天机山的山脚,仔细巡查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戚少风结合当地的县志还有武军城防图、离武军巡防图,将天机山的周围查探地清清楚楚。

    这地方,自从安离之变结束,李洵便派驻了一大批离武军对天机进行监视。

    美其名曰:为保天机高人安全。

    这话,也就骗骗傻子,还保护天机高人,你都说了,是高人,还用得着你们这群大头兵保护?

    不过天机倒是很老实,并没有因为皇帝这纯属扯澹的谎言而对朝廷发火,反而坦然接受了周围离武军的包围。

    底气很足的天机,甚至从离武军中找到了好几个有着阵法天赋的好苗子,直接带到了天机山拜师学艺。

    这下可倒好,离武军的将士,全都期待自己被天机选上,纷纷对天机大开方便之门。

    结果就是,天机所有外出活动,离武军全变成了摆设。

    若不是戚少风这次带着皇帝的圣旨过来,怕是离武军都不会把能够威胁到天机的巡防图给他。

    虽然天机山已经没有天机弟子,可这不代表离武军就会因此而放松啊。

    谁知道哪天那个天机的副首领再回来啊。

    他们可是听说了,这副首领,把云剑海阁的阁主都给杀了。

    多威风。

    戚少风却没功夫理会这群离武军已经偏颇的思想,在第四天头上,好好地去县衙里睡上了一觉。

    养精蓄锐,准备抢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