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158.第156章 削世家之法,大明版推恩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6章削世家之法,大明版推恩令

    萧寒跟着朱标上了太子的专属车辇,一路向着坤宁宫而去。

    “爹…我回来了。”

    坤宁宫中,朱元璋正在院子里靠着一个躺椅,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段时间虽然朱元璋已经回到了应天府,但是上朝的是基本全都给朱标承包了,朱元璋只是在需要的时候出现给朱标撑场子,连主持朝会都不需要可谓是清闲无比。

    “呦!风雪,回来了,这几场仗,咱听他们说了,打的那叫一个漂亮啊。”

    “你说,要不咱干脆过一段时间,给你转封成英王好了。”

    “反正你已经上了咱家的家谱,法理上也说的过去。”

    “咱就不信,咱朱元璋亲自开口,还有人敢说什么。”

    看到萧寒和朱标走了进来,朱元璋当即眼睛一亮,直接翻而起,上前拉着萧寒的手道。

    “这个就不用了。”

    “能成为英国公已经是风雪极大的殊荣,要是封了王,我还得去就蕃,就不能留在这应天府帮老大了,到时候老大怕是得哭。”

    萧寒笑着摇了摇头。

    心道,这要是成了英王,古英国属于汉家腹地,不适合放藩王,那自己难不成还得开船远跨重洋,去那个布列癫群岛就蕃?

    到时候要是当地百姓不同意,自己还得把地方打下来,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在应天府继续当英国公,给朱标谋划一下大明之后的发展。

    在没有穿越之前,萧寒也幻想过来到这个时代叱咤风云,一句点拨,让直接让大明以前功业革命。

    结果,穿越这么长时间,这说起来一句话好像就能成的事,真正的进度,萧寒也就完成了不到十分之一。

    这大明局势,世家豪强的顽固程度,哪怕是萧寒面对都不由得感到一阵心累。

    真正的古代,从来不是那种一句话就能进行改革的,每推行一小步都要承受莫大阻力。

    因为每一点的变动,牵动的都是旧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凡步子稍微大上一点,那都是亡国预订啊。

    “风雪!”

    朱标瞪了萧寒一眼,不就是抢了他一个大明报的生意么,至于这么黑他?

    他堂堂大明太子朱标,会哭?

    嗯…

    等等,好像如果突然没了这家伙,现在大明的变革局面,大概率他还真得累到崩溃。

    每一次的变动,萧寒都会感觉累,朱标自然更加感觉无比吃力,总是会遇到无数问题,而萧寒,却总是好像知道问题的答案一般,总能给他最优解。

    要是这些问题都让朱标自己解决,饶是朱标,想了想也是不由得一阵头皮发麻。

    “嗯,说的也是,这个大明朝堂,确实还离不开伱。”

    朱元璋也是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标儿,最近春闱进行的还算顺利啊?”

    朱元璋转而对着朱标问道。

    “回爹的话,目前还算顺利,各方躁动的世家豪强,都已经被孩儿镇压了下去。”

    朱标开口说道。

    “干的不错,这些士大夫,拿着朝廷之下最好的资源,却一个个只顾扩张自己的利益,不顾底层百姓的死活,对付他们,就应该重拳出击。”

    朱元璋点了点头,他向来对于士大夫之族都是持打压态度,这也是他极力支持科举改革的原因。

    在科举改革之上,朱元璋看到了切实提升百姓权利,削弱士大夫之族的希望,自然感到高兴。

    “风雪,其实咱一直都想要削弱这些世家豪强是势力,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方法。”

    “毕竟,咱总不能直接大规模开杀不是?”

    “你的科举改革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但是此法只能提升百姓,却不能有效削弱那些士大夫。”

    “这段时间,咱深思熟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朱元璋背负双手,一脸高深,只等着萧寒和朱标开口发问。

    “不知爹想到了什么妙计?”

    朱元璋这副举动,看的萧寒和朱标都是微微一愣。

    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仿佛都看到了一句话。

    连你都有一计?

    “嘿嘿!”

    “你们年轻人确实厉害,但是我们这些老头子,也有自己的智慧。”

    “风雪你大明农学要术给了咱灵感,咱是这样想的,把科举和农业生产挂钩,想要参加科举,必须要参加到农业劳动中,只有每年亲耕的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这样就可以让大量只知道读死书,不会种地的世家子,直接被排除在科举之外,削弱世家豪强的势力,你们觉得怎么样?”

    朱元璋轻笑一声,颇为得意。

    听了朱元璋的话,朱标陷入了思索,开始思忖此法的可行性,从朱元璋的思路出发,确实可以对世家豪强进行削弱,倒不失为一个办法,反正朱标是这么认为的。

    “爹。”

    “儿臣以为,这么做不行。”

    萧寒却是直接眉头一皱,对着朱元璋开口道。

    “哦?”

    “此话怎讲?”

    朱元璋看向萧寒。

    他就知道萧寒大概率会有别的看法,但没想到会给他否的这么干脆。

    “其一,此法对于世家豪强的刺激太大,造成的影响过于剧烈,您在,自然无人能撼动大明,但一旦您走了,后世之君怕是镇压不得那些贪婪且富有野心的世家豪强,大明怕是会因为此法而风雨飘摇。”

    “其二,恕儿臣直言,您这种办法,属于是为了削弱世家而削弱世家,在这个过程中会将不少人才拒之门外,对咱大明也没有什么好处,属于是和世家豪强两败俱伤。”

    此时的萧寒,成了朱元璋的儿子,已经不再是当初那种在朱元璋面前保命地心态,故此直接说了出来。

    “嗯?”

    “能浪费什么人才?大才如诸葛武侯,尚能躬耕南阳,难道他们还能比诸葛武侯更强不成?”

    “至于世家的反弹,这确实是个问题,风雪你可以帮咱想想,怎么让他们听话一些。”

    朱元璋眉头一皱。

    “爹,以儿臣来看,世家豪强虽然不是什么好鸟,但终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同样是我汉家人的成员,我们应该做的是驱使利用他们,让他们成为咱大明强盛的一股强大力量,而不是单纯的为了防着他们而对他们进行削弱。”

    萧寒揉了揉眉心,说实话老朱的政治能力其实不算低,但是办事有时候太过直接,全靠自己的力量直来直去。

    “那看样子,风雪你是有好办法了,不妨说来听听?”

    朱元璋突然笑了,嘴角勾起,对着萧寒露出了一个得逞一般的笑容。

    “不是…爹…你早就在这儿等着我呢?”

    萧寒先是微微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看向朱元璋。

    “哈哈!”

    “咱其实也没骗你,这确实是咱想了好几天想出的办法,但是咱其实也觉得这样做不太行,就像你说的一样,离开了咱们这最初的几代人,后面的朱家子弟怕是镇不住。”

    “所以,干脆说出来,看看能不能从风雪你这里套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出来。”

    “说说吧,怎么样把世家豪强变成让咱大明强盛的一股强大力量。”

    朱元璋难得如同孩子计谋得逞一般嘿嘿一笑,不知是不是这段时间的放松,朱元璋心态变化之下,感觉自己甚至都年轻了不少。

    萧寒:…

    我可真是欠你们父子俩的,算了,这贼船都上来了,该帮忙还是得帮忙。

    “其实若是想要对世家进行削弱倒是也不难,这件事,我还真想过只不过还没有彻底完善出来。”

    “思路嘛,你们可知汉武帝当年推行的推恩令?”

    萧寒摸了摸下巴,对着朱元璋和朱标问道。

    “这个自然知道,汉武帝为了削弱各地的诸侯,宣布诸侯的嫡长子可以继承诸侯的爵位,其他儿子则可以从诸侯的封地中划出一块进行继承。”

    “如此,诸侯再生小诸侯,但地却不会变多,时间长了,在一代代诸侯的推恩令继承之下,诸侯的力量便愈发分裂弱小,最后再也威胁不到汉武帝,可以直接进行收回。”

    “可是…诸侯和世家豪强不一样吧?”

    “世家豪强又没有封地…”

    说到这里,朱标突然停顿了下来,他忽的意识到,世家虽然没有土地,但好像确实适用于推恩令这种方式。

    “风雪你的意思是,世家豪强虽然没有封地,但是有土地,咱可以制定继承的规则,让世家的后人可以分土地继承,以此打断世家一代代积累土地的状况。”

    朱元璋眼睛微微一亮,开口说道。

    “不止是如此,除了土地,还有其他财富,我们需要把他们的所有财富进行量化,支持世家嫡系的其他子嗣,进行分家式继承。”

    “否则,如果只分土地,那么继承了世家主体的嫡系,很快就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把土地再大量兼并回来,并不能动摇世家的根本。”

    “唯有把包括他们传承的书籍在内的一切,都在每一代进行传承分割,才能打断他们盛世土地兼并,乱世收纳佃户的扩张态势。”

    萧寒补充说道。

    在萧寒的眼中,世家豪强和诸侯其实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聚集了太多的财富和人口,导致了他们有能力对抗中央集权。

    所以,想要对他们进行分化,就需要对他们控制的一切,都在继承时,进行推恩,这样才能真正对世家这个阶层的力量进行不断的分化,已达到大明削弱他们的目的。

    “或者,我们可以做的更绝一些,为了防止那些世家豪强对抗我们推恩令而每一代只生一两个嫡子,我们直接规定庶子同样拥有一定的继承权,可以对世家是财产进行分割,加快世家的力量被推恩分化的速度。”

    萧寒想了想再度开口。

    “真是妙计,如此,出不了几代,那些世家豪强便要自行瓦解,而且因为很多没资格继承世家财产的人因为我大明的插手继承到了财产,还不会对我大明产生太大的敌意。”

    “这样进一步促成了世家豪强的内部分化,难以团结到一起,面对我大明的时候自然愈发难以对抗,等到了这个时候,想怎么处理这些世家豪强,则都在我大明一念之间。”

    朱标眯了眯眼睛,由衷称赞道。

    “还有吗?”

    朱元璋却是似乎还有些不满意,再度发问道。

    “爹?”

    “此法不是已经很明了了吗?”

    朱标有些诧异地看向朱元璋,他感觉这一套方案已经很完善了。

    “咳咳!”

    “此法好是好,但是见效有些太慢了,咱想看看风雪还有没有什么近期就能生效的办法,对那些世家豪强进行削弱,给科举改革开辟道路。”

    “不过想来,是咱太贪心了,推恩令这种千古阳谋,能想到用到世家豪强身上,已是足够的奇思妙想,怎么还会有第二个。”

    朱元璋轻咳了两声道。

    “爹,既然如此,我和老大便去娘那边看看,能不能帮忙做两个菜,顺便商量一下具体实施的事。”

    萧寒张了张嘴,最终开口如此说道。

    “去吧,你娘那边这段时间没看到你,可没少念叨。”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

    “风雪,你似乎…还有话没说。”

    朱标和萧寒走出一段距离,低声对着萧寒问道。

    “嗯,确实有,但是这个办法,我还是觉得等咱大明版的推恩令执行一段时间,再使用才更合适。”

    “尤其是现在是大明科举改革时期,若是对那些世家豪强和富商巨贾进行刺激,容易产生反弹。”

    萧寒微微点了点头。

    “果然,你小子出套路,向来都是打组合拳,从来就没有只出一招的时候,说来我听听,放心,我不是咱爹,不会急于一时的。”

    朱标呵呵一笑道。

    “这个办法,如果是大明宝钞普及,银监司彻底遍布大明之前还用不了,所以其实就算你想用也用不上。”

    “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对每一户所拥有的如土地、店铺这种产业的数目进行彻查,然后划定一个规模界限,超过这个规模界限的部分,要交更多税,至于具体多交多少,我还没想好,规模界限的话,我也还没想好。”

    萧寒对着朱标开口说道。

    “嘶!”

    “确实是够刺激,你这是生生从那些世家豪强和富商巨贾身上割肉啊。”

    “普通百姓没多少产业,根本影响不到,这个直接就是针对他们。”

    “够刺激,我喜欢。”

    朱标点头说道。

    “是吧,所以咱爹没接着追问,我就也没说。”

    萧寒无奈一笑,他还真怕给老朱听到了,老朱直接一拍板,干他娘的!

    “娘!”

    此时两人已经走到了坤宁宫的小厨房,此时马皇后正带着一群宫女,亲自准备着饭菜。

    “风雪,标儿,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马皇后看到萧寒和朱标,顿时脸上露出笑容。

    “娘,我们过来看看能不能帮帮忙,风雪这小子的厨艺可是不差的。”

    朱标对着马皇后笑道。

    “嗐!用你们帮啥忙?”

    “风雪你才刚回来,直接去等着吃吧,娘的手艺你还信不过吗?”

    “徐达和常遇春应该也快到了,常茂、徐辉祖他们应该也会来,你们可以去接一下,年轻人,好好交流交流。”

    马皇后笑着说着,却是直接拒绝了让萧寒和朱标帮忙。

    萧寒和朱标见此,也只好悻悻离开。

    您老人家明面上是说跟常茂和徐辉祖那两个小子好好交流,实际上想的啥,我们能不知道吗?

    “风雪哥哥!”

    萧寒和朱标才出了马皇后在坤宁宫的小厨房,来到坤宁宫正院,远远地便听到了一声欢呼。

    紧接着,萧寒便感觉到一个柔软的身体直接撞进了自己怀里。

    不用看,萧寒就知道,这肯定是常清灵。

    不远处,常遇春看到常清灵一进门看到萧寒便直接扑了过去,脸都有些黑了。

    “咳咳!”

    “清灵,行了,我又跑不了。”

    萧寒干咳了两声,对着怀里的常清灵道。

    “清灵,还不回来?”

    “出来之前怎么说的来着?”

    常遇春虎着一张脸,要不是这里乃是坤宁宫,真想直接发火。

    “风雪哥哥!还有我!”

    嗖!

    又是一道人影,徐妙云从另一边扑了过来。

    让刚准备开口说两句调笑一番的徐达直接哑火了,跟着常遇春一起黑了脸。

    自从认识了萧寒这小子,自家原本那个知书达礼的闺女,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

    徐达心下也是一阵的无奈,有些时候,这一刻无比理解常遇春在上一瞬间的心思。

    真的想把萧寒抓过来揍一顿。

    “妙云,你也跟着胡闹?”

    徐达哼了一声,瞥了萧寒一眼。

    “好了,下去吧,这么多人看着呢。”

    萧寒也是一阵的无奈,他也真是没有办法,虽然都是自家媳妇,但是毕竟还没有过门,尤其是这还当着两个老丈人面。

    “我不要,这么长时间没见风雪哥哥了,我要在风雪哥哥旁边。”

    常清灵倒是无比的直接,如此说道,甚至还紧了紧,至于跟常遇春的约定,那是什么?有约定过吗?我不知道呀。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