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91.第91章 倭寇的由来,张士诚之子在倭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倭寇的由来,张士诚之子在倭国?

    在靠近海岸左侧战船甲板上面,为首站着的男子,正是朱棣。

    这一段时日他在杭州操练海军,福建依旧有倭寇屡屡侵袭,范谦几度上书,请求拨派海军和战船前往福建。

    不日前,朱元璋终于下旨,令朱棣指派兵力驻守福建。

    朱棣身为海军总督,这次也亲自跟着来到福建,想要了解一下福建当地的情况。

    海路要比陆路快的多,只用了不到两天一夜的时间便到了福建海域。

    只是朱棣却没想到,他刚带领两艘战船抵达这里,隔着老远,站在甲板上就看到岸上远处那刺眼的几处火光。

    好端端的夜,怎么会生出几处火光来?

    倭寇来犯了!

    朱棣心中一沉之后,当即命人操船靠了过去。

    这些倭寇今日来了,就不用走了!

    在岸上,一众倭寇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惊惊愕之后,等他们再反应过来之时,大明的战船已经牢牢的挡在了他们的几艘快船后面,越逼越近。

    此时,他们已经错过了逃跑的最佳时机。

    “嚓!”

    “咔嚓!”

    “咔嚓!”

    战船无情的碾碎了倭寇们的几艘快船,在依稀的月光下,可以看到它们变成了零碎的木板在漆黑的海面上漂着。

    “海军……这怎么可能!大明何时有海军了?!”

    倭寇们顿时慌了,乱做一团。

    战船上面的朱棣看着下方慌乱不已,欲四散而逃的倭寇们,冷冷出声:

    “一个都不要放过!”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艘战船上的士兵立马开始行动,快速下船,扑向了一众倭寇。

    倭寇们有的往身后跑去,企图找个村子或者林子躲藏起来,有的普通一声跳入了海中,想要游向远方。

    然而在训练有素的大明海军面前,他们根本无处遁形。

    海里的倭寇被追上去摁住了脑袋,往陆地深处跑去的倭寇被士兵们一个冲刺追上,将刀架到了脖子上。

    只用了不到半刻钟的时间,所有的倭寇都被拉倒朱棣身前跪下,共计214人。

    朱棣身着轻甲,来到近前,目光冰冷得扫视了他们一圈。

    “全部砍了!”

    对于这些常年侵犯大明沿海之地的倭寇,朱棣不可能有半点心慈手软。

    士兵们齐刷刷的抽出腰间佩刀,在月色下闪着寒光,就要朝倭寇们砍去。

    “别杀我!别杀我!我不是倭国人,我是大明人!”

    忽然一道叫喊声从跪着的其中一人嘴里喊了出来。

    士兵们动作为之一顿,看向了朱棣。

    朱棣面色一凛,来到那人跟前。

    “你说什么?”

    “大,大人,我不是倭国人,我是……是大明人,不要杀我,我,我有情报可以告诉大人!”那人哆哆嗦嗦的开口求饶,浑身抖若筛糠。

    朱棣目光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随后将他拉了出来,随手丢在地上。

    “全部砍了!”

    士兵们这次没有任何迟疑,手起刀落,两百余圆滚滚的人头齐声落地,霎时间染红了脚下的土地。

    刚刚被朱棣拉出来的那人,跪趴在地上,看到眼前这一幕,竟忍不住吓尿了。

    朱棣开口问他,“你有何情报要跟我说?”

    问完之后,却见那人被吓得精神恍惚,不能回答他的问题。

    皱了皱眉,朱棣摆了摆手,“把他押起来!”

    随后,朱棣留大部分兵力在船上值守,自己则带着道衍和几名士兵前往福建宣承布政使司衙门。

    范谦接到朱棣领兵前往福建的消息,算好了就在这一两天时间,时刻都在等待着,即便是此时的深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还灯火通明。

    朱棣一到,范谦接到下人通知,远远的就迎了出来。

    “殿下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殿下恕罪,”范谦张机领着一行人,恭敬的朝朱棣行礼。

    朱棣燕王的身份自不必说,况且此次朱棣领兵前来,是为保福建安宁,范谦等人是打心眼里感激!

    “范大人不必多礼,本王也是奉旨行事。”朱棣淡淡出声。

    除了在面对朱元璋和曹玮的时候,朱棣的逼格还是挺高的。

    站在朱棣身旁的道衍往前一步,“阿弥陀佛,范大人,张大人,我们又见面了。”

    见到道衍,范谦和张机更是欣喜。

    若不是当初道衍到福建一行,恐怕大明开海之日遥遥无期,道衍对他们可是有着天大的恩情。

    当然,他们也知道道衍是奉燕王朱棣之命行事,同样对朱棣感恩戴德。

    一番寒暄过后,范谦张机将朱棣等人迎进衙门。

    到了光亮充足的内堂,范谦才看到被几名士兵押着的那人,心中疑惑。

    道衍适时开口向他们解释。

    “殿下领兵至此,恰遇倭寇行凶,下令将所有倭寇一网打尽,只是此人声称乃是我大明之人,事有蹊跷,还需之后再度审问。”

    范谦听完,虽也感到不解,但还是识趣的赶紧安排人手将那人带了下去,关入衙门的牢中。

    “殿下一路至此,想必已经劳累,下官已经备好了房间,还请殿下移步歇息,有什么事,明日再说不迟。”

    朱棣点头之后,一行人各自被领着去休息……

    翌日。

    范谦早早的来向朱棣问候,朱棣则是在跟范谦张机二人询问了一番当地的具体情况之后,带着道衍来到了衙门牢狱之中。

    只见那与倭寇行凶之人蜷缩至一角,显然是一整晚没睡,精神有些萎靡,但相比于昨晚,还是稳定了许多。

    朱棣唤了他一声,他抬头看到朱棣眼神里透露出恐惧的神色。

    昨夜朱棣可是一声令下就杀了二百余倭寇!

    且他精神稳定之后,回忆起范谦几人的对话,才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大明的燕王!

    “你有什么情报要与我说的?”朱棣隔着栏杆问他。

    但那人却紧闭着嘴,不肯出声。

    朱棣也不是特别有耐心之人,区区一个贼寇不值得他浪费太多精力,若不是好奇此人中原人士的身份,昨夜就一刀将他砍了。

    眼看此时多次询问也问不出什么,朱棣已经没了耐心,转身就走,淡淡留下一句。

    “拖出来砍了吧。”

    那人听到这话,终于有了动作。

    他连滚带爬的到了牢门处,扶着栏杆叫喊:“不要!不要!我说!”

    朱棣身形一顿,最终折返回来,冷冷道,“最后一次机会,快说。”

    在死亡的威胁下,那人便哆哆嗦嗦如竹筒倒豆子一般说了出来。

    朱棣二人听完,脸色却无比严肃沉重!喝身旁的道衍对视了一眼,二人均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到浓重的震惊之色。

    因为刚才那人所说,他本是大明人士,曾在元末时期在张士诚手下做事。

    直至后来朱元璋率兵围攻平江城,张士诚身死。

    但张士诚却有一子,鲜为人知,在城破之时被张士诚派人趁乱送了出去。

    当时朱元璋只当是普通士兵,派人追杀而去,主要目标则是张士诚。

    然而张士诚之子张子成在经历一番追杀,损失大半人手之后,侥幸活了下来乘船出海到了倭国。

    后来张子成投诚倭国后龟山天皇,为其出谋划策。

    原本在大明立国之后,随着大明国力日益渐长,后龟山便打断撤掉自元末开始侵扰中原获利的倭寇。

    但张子成却一直鼓动后龟山,称大明国力微小,不必惧怕。

    又因为此时倭国正值南北对立,时有战乱,后龟山政府财力物力消耗巨大,后龟山便听从了张子成的建议,不仅没有撤掉侵袭大明的倭寇,还增大了规模,大明立国之后的这二十五年来,一直从未间断!

    朱棣听完这一切,已经是怒火中烧!一口钢牙紧咬!眸子好像要喷出火来!

    就连道衍都深深皱着眉,面上满是怒色,手里的念珠拨动个不停。

    尽管朱棣很想将眼前这与倭国人狼狈为奸之人千刀万剐,但他还是很理智的忍下了这股冲动。

    他知道,此人要带到朱元璋面前去,让朱元璋定夺!

    福建、浙江等大明沿海之地,遭受倭寇长达二十五年的侵袭,竟和当年的盐贩子张士诚之子有关!

    任谁听到这消息都会义愤填膺!

    居然有人联合外族去侵犯自己人!

    再见到范谦张机,朱棣和道衍并未多说什么。

    此事说出来终究是不好听,且事关朱元璋身上的恩恩怨怨。

    朱棣二人只说有要事急回应天,在向范谦和张机二人告别之后,即刻带着那人登船北上,赶往应天府。

    一路船帆高扬全速前进,只用了不到三日时间就到了应天府。

    朱棣并未带着道衍,而是亲自押着那贼寇一路到了皇宫。

    经宫内太监指引,得知此时朱元璋正在暖阁,朱棣引着押着战战兢兢的贼寇赶去。

    到了暖阁,在高声求见之后,得了朱元璋的允许,朱棣押着贼寇进入,却没想到暖阁内又站着曹玮。

    曹玮见到朱棣,也感到十分奇怪。

    朱棣不是在杭州练兵吗,怎么这时候跑回来了?

    还押着个衣着怪异的叫子来见朱元璋,朱棣这是要做什么?

    那贼寇在朱棣手中自然没有好日子过,短短两三日就已经蓬头垢面不成人形,和路边的叫子没有任何区别。

    曹玮今日来见朱元璋,是忽然想起了一件同样可以在家大明发挥巨大作用的神兵利器!

    望远镜!

    炼钢厂此时成了规模,便在配合开海局造船的同时,还担负了给兵部制作优良武器的职责。

    昨日蓝玉忽然跑去了制造局,请曹玮给他打造一把趁手的的兵器。

    凉国公此时还没凉,曹玮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两人便攀谈片刻,正是这片刻的攀谈,曹玮想起了望远镜这一茬,今日来见朱元璋想问他再索要两个琉璃盏,打造出一副望远镜,造福大明的将士们。

    此时见到朱棣拎着个叫子到了暖阁之中,结合上次朱棣给朱元璋呈上血书,曹玮心中顿时有了不妙的预感,就想直接开溜。

    judy啊judy,伱又整什么幺蛾子?

    “陛下,草民忽然想起制造局还有事要处理,先行告退。”曹玮说着就要往后退。

    朱元璋却不给他开溜,自土地公有一事之后,朱元璋越发看重曹玮的能力,早就想找他深入聊一聊土地公有一事,但入冬以来北方各地流民剧增,上奏的奏折也就越来越多,朱元璋只能先将此事放下。

    今日曹玮来了皇宫,朱元璋正想和他细说,怎能让他轻易离开。

    “燕王来了你就跑,你怕个什么?”朱元璋戴着老镜瞥了曹玮一眼。

    随后目露几分询问的看向朱棣,“你这又是怎么回事?咱这皇宫也成了谁都能进的地方了?”

    朱棣恭敬一拱手,“父皇,此人身份非同一般,儿臣不敢擅作主张,特带来给父皇定夺。”

    朱元璋白的眉尖扬起,朱棣都不敢擅做主张?

    他看向地上跪着的那人,大概四五十岁的年纪,头发蓬乱,脸上脏兮兮的,浑身不停的哆嗦着,怎么看也不像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朱棣毫不客气的踹了那人一脚,“快说!把你之前对我说的再说一遍!”

    那人忍着疼痛,却不敢叫出声,看样子是早已经习惯了。

    在朱棣仿佛要杀人一般的凶狠目光下,那人张开口,一五一十的说了起来。

    “大明陛下在上,小人崔茂,于至正二十七年出海至倭国,跟随张士诚之子张子成,投靠了倭国天皇后龟山……”

    半刻钟后,那人终于说完,闭上了嘴巴。

    此时,朱元璋的脸色已经阴沉的有些恐怖!

    曹玮只感觉这暖阁是不是哪里漏风了,怎么一阵阵的寒意直冲他的脑门儿!

    乖乖!

    朱棣你这是啥事都能被你捡到啊!

    当年张士诚被老朱给弄死,过了二十多年了,张士诚的儿子又被你给揪到了。

    张士诚父子被你们朱家两父子克一辈子是吧?

    而且此事关乎当年朱元璋的生死仇敌。

    原本以为已经全部送去下面搓麻将的张士诚一家,还有个漏网之鱼,而且一直在倭国鼓动侵犯大明……

    不用想,现在朱元璋肯定是快要气炸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