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90章 纷纷投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纷纷投奔

    一晚上的时间过去,军营内又少了数百人。

    发现这件事情的兵卒慌张的将事情上报。

    由于五省总督已经被拉下马。

    他们只能够给各自的巡抚汇报这件事情。

    “手下残余四千兵马,有四百多人投奔灶王,”耿章光无奈的将这个数据总结一番汇报给了父亲。

    城中哗变者不知几何。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皇上的那圣旨对于军心的打击太大了。

    况且,兵饷即便是克扣一半,剩下的一半也没有发到士兵手里。

    这换谁谁受得了。

    张伯鲸回了一礼。

    营内士兵军心不稳,城中守将皆是一片颓然,整个庆阳城已经危如累卵,稍加触碰就会轰然破碎。

    这人竟然是灶王,竟然这么年轻。

    陈奇瑜没有接着往下说,再往下说,就该道一声‘至于你’了。

    他不耐烦的催促了一句。

    “英雄所见略同。”

    张伯鲸从来没有想到,他能够在这里看到熟人。

    四个省的兵卒,所面临的境地几乎相同。

    经过前面的一站,加上皇上圣旨的宣召以及责罚,最后还有灶王的那一番话语,直接让灶王的威望达到了顶峰。

    上面直接让士兵的兵饷减半,下面更是直接克扣军饷,导致军饷一拖再拖,最后士兵哗变。

    耿如杞打死也没有想到,皇上竟然将责罚也算到了士兵头上,你说你拔下来五省总督就算了,还要对士兵动手。

    陈奇瑜亦是如此,两人对视一眼,皆是浮现出一抹苦笑。

    “故而,我携营下两百兄弟投奔灶王。”

    合水县衙们被打开,张亮看着门外的两人,“灶王喊你们进去。”

    “诶,现在你我无半点官位在身,何必在提总督之事,伯鲸兄,请。”

    眼下灶王就在合水整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兵庆阳,现在出了这档子事儿。

    张伯鲸伸手引路,道了声。

    两人这才并肩走入县衙内。

    看着案台后面那道年轻的身影,陈奇瑜和张伯鲸两人都愣住了。

    “正如同总督您所言,朝廷寒了三军将士的心,寒了我等为官之人的心啊。”

    耿章光感觉,若是现在攻城,灶王恐怕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够拿下庆阳府。

    “父亲,若是庆阳城破,”耿章光盯着他的父亲耿如杞,眼神闪烁。

    “张伯鲸投敌,陈奇瑜也不知所踪,庆阳府甚至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难啊,”耿如杞感慨一声,按照皇上的指令,他们要在这里驻扎月余,除非灶王听封,而眼下,灶王已经抗旨拒封,他们短时间内是无法离开庆阳了,灶王若是此时攻城。

    “嘎吱。”

    耿如杞转过头来,“我等定然战斗到被俘前的最后一刻,最后是被俘还是被杀,全看天命。”

    也算是为张伯鲸留下三分面子。

    他们身为巡抚,城破之前,是肯定不可能离开庆阳的,若是离开岂不是做了逃兵。

    “总督,请。”

    张伯鲸捶打着胸口,一脸悲愤的说道。

    “别墨迹了,赶紧进来吧。”

    闻言,耿章光咧了咧嘴巴,“好嘞,爹。”

    他已经明白了。

    张亮都有些看不下去,这两人文绉绉你让我我让你的。

    “哎,”耿如杞面北而叹,“皇上这次的决定太过于草率。”

    “总督,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遇到您,”张伯鲸拱手道,虽然现在陈奇瑜已经被贬为庶民,但是他依旧尊称陈奇瑜一声总督。

    陈奇瑜亦是做出了同样的举动,都已经来投奔灶王了,在提起来总督的事情,岂不是在给灶王上眼药吗。

    都这个时候了,也不管过去如何了,陈奇瑜拱手道了声。

    “陈奇瑜手下,以前的参将也跟着哗变了,而且,现在军营中到处都在讨论灶王,如何如何的好,现在这股子风气很危险啊。”

    “哎,手下哗变,都是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伯鲸怎么忍心,让这些兄弟面对未卜的前途。”

    陈奇瑜无奈摇头,“担不起总督一次,老夫现在已经是一個庶民,朝廷寒了三军将士的心,寒了老夫的心,反正老夫已经被贬为庶民,还不如加入灶王之军,看能否在创出一番天地来。”

    五省巡抚都要被堵在这里。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向前两步,拱手敬道。

    “草民陈奇瑜,参见灶王。”

    “草民张伯鲸,参见灶王。”

    两人齐声说道。

    手下汇报的时候,刘振华已经知晓了两人的身份,陈奇瑜他还是有些熟悉的,剿匪的能臣,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里面。

    前些日子,他的名声还在秦中之地响彻。

    没有想到,这人竟然来投奔他了。

    这人也是个人才,他手下正缺这样的人才。

    而这张伯鲸,他就不太了解了。

    还是靠着庆阳叛逃出来的兵卒,了解到,这是陈奇瑜手下的一个副官。

    也算是个治军治民的人才。

    “为何来投靠本尊?”

    刘振华直截了当的问道。

    陈奇瑜和张伯鲸显然没有想到,刘振华竟然会问的这么直白。

    一番思索以后,陈奇瑜率先开口,“草民,被剥去官职,贬为庶民,然,草民一生,从读书考取功名,到在朝为官,功于治国治民,却不善于谋生之术,投靠灶王,一来寻求谋生之路,二来,灶王乃是万里挑一的伯乐明主,任人唯贤,奇瑜也能够在灶王麾下施展。”

    陈奇瑜的话,一来直白,没有隐瞒,将自己的考虑说了出来,二来捧刘振华的同时又小小的捧了一下自己。

    可谓是情商拉满了。

    张伯鲸心中暗叹一声,不愧是能够当上五省总督并且能够全身而退的人。

    这是他所比不了的。

    轿子抬人高,但是对刘振华来说没有太大作用,他平日受到的恭维太多了,数不过来,眼下有人拍马屁他已经有了耐受性,心中没有丝毫波澜了。

    “你呢。”

    刘振华面无表情的看向张伯鲸。

    张伯鲸见到灶王被拍马屁却依旧面不改色,心中顿时暗道一声‘好一个灶王’,如此年轻却能够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怪不得能够拥有那等神奇的本事,能够在这乱世之中博取一番名利来。

    “草民,原本为副官,朝廷昏聩,将兵败之责推到手下兵卒身上,又克扣军饷,致使手下士兵哗变,草民于手下兄弟,亦在其中,久闻灶王大名,故而来此投奔。”

    张伯鲸说道。

    刘振华略微颔首,脸上终于是露出了一抹笑容,“很好,本尊手下,缺的就是伱们这种千里之马。”

    人抬人,他也不吝啬夸奖的话语。

    “灶王谬赞了。”

    陈奇瑜和张伯鲸连忙说道,灶王面对他们的恭维可以面无表情,他们面对灶王类似的话语可不敢端着。

    只是他们没有想到,以灶王的身份竟然还会说出来这样的话语,两人一时间心中感慨万千。

    “你俩曾经,一人为五省总督,节制五省兵马,另一人则为守城之将,有令兵之能,两人曾经又共事过,”刘振华从案台后面走出来,踱步说道。

    他在考虑如何将这两人安置。

    五省总督陈奇瑜,这可是一个通天的大官。

    他现在治下还没有一省之地,不过城池也不少,手下人马调度也是个问题。

    “来本王麾下,你二人依旧可以继续共事,”刘振华伸出一根手指,随后指向陈奇瑜,“就任命你为庆阳巡抚。”

    陈奇瑜听到庆阳二字顿时面露愕然之色,庆阳,这不是还没有拿下来吗。

    旋即反应过来,灶王这是自信啊,自信自己能够拿下庆阳,并且还是在短期之内拿下。

    想想庆阳的情况,一无主城之官,二无守城之勇,城内百姓皆是向着灶王,城中兵卒不断哗变,而灶王,精兵强将,神兵利器,又有民之所向。

    拿下庆阳,不过是手到擒来。

    陈奇瑜连忙拱手谢道,“陈奇瑜多谢灶王赏识。”

    “奇瑜定不复灶王期望。”

    “而你,则作为庆阳通判,掌庆阳之兵马,”刘振华看向张伯鲸。

    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职位。

    通判乃是府之副职,始于隋朝,至唐朝,节度使,观察使,等均置判官,明朝的时候则是州置判官,辅理政事。

    两人也算是继续共事,虽然说,张伯鲸的官位没有陈奇瑜那么高,但是对比以前,和陈奇瑜的差距已经缩小了很多。

    几乎相当于他直接升官了。

    并且还是大跨步的提升。

    “多谢灶王抬爱。”

    张伯鲸连忙谢道,没有想到,关于灶王这人如此的传言也是真的,任人唯贤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当初好歹也算是灶王的敌人。

    而今加入灶王的队伍,竟然也得到了重用。

    在对比朝廷,怪不得,灶王是人心之所向呢。

    陈奇瑜亦是在心中感慨此事。

    “此事暂且搁置,本尊有事情要问你们二人。”

    “灶王且问便是,我等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陈奇瑜道了声。

    想来灶王是要问庆阳相关的事情。

    刘振华接下来的话语印证了他的猜想。

    “庆阳城中,现在是何情况。”

    “庆阳城中,军心涣散,唯有一巡按在城中主持大局,不过那巡按,不知晓用兵之道。”

    “城中兵卒,不断地有士兵哗变逃营,上至副官,”说着,陈奇瑜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张伯鲸,后者面色如常,丝毫不在意陈奇瑜的话语。

    “下至普通兵卒。”

    “灶王若是此时攻城,想必,不出一日,便能够拿下庆阳府。”

    陈奇瑜心态转变的很快,直接给刘振华出谋划策起来。

    “很好,”刘振华满意的点点头,这和他在城中获取的情报一模一样。

    眼下庆阳兵马虽多,但却是群龙无首。

    兵卒虽装备完善,军心却是涣散,交战起来恐怕斗志十不存一。

    再加上他灶王的名头,若是攻城,恐怕对方会不战而降。

    甚至不用刘振华使用食物诱敌的计策。

    “你等二人收拾一番,明日,本尊就会带兵攻打庆阳,到时候,你二人便作为先锋之军,”刘振华指着陈奇瑜道了声。

    这两人虽然都是给的文官之职,但是在古代这种地方府县官员,若是遇到攻城之敌,一样能够上阵带兵打仗,文官和武官之间的界限模糊。

    陈奇瑜和张伯鲸应了一声,心中并不意外,他们两人以前都是朝廷官员,他还坐镇庆阳府数月,张伯鲸在城内也有不少下属。

    他们两个作为先锋之军攻城,露脸以后,对于对方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庆阳城内本来就军心涣散,在经受这么一遭,恐怕会直接开城投降吧。

    虽然那吴甡刚正不阿,但是架不住手下没有丝毫斗志。

    刘振华那一日传出的讨崇祯之檄文带来的影响还在发酵,已经有三股子义军赶到延安。

    还有一封来自于南方的书信。

    上面的话语,写着愿意尊灶王为主,希望灶王能够援助一些兵马粮草武器,看的刘振华啼笑皆非,这种空手套白狼的事情,这人竟然能够干出来。

    他没有理会,将书信撕毁,等到他打到南方以后,自然有机会‘援助’这人兵马粮草。

    眼下当务之急,是拿下庆阳府,将这两府打成一片,在继续膨胀扩张。

    崇祯皇帝估摸着还会有动作,但是短时间以内应该没有办法集齐大量兵马来围剿他了。

    正是扩张的好时候。

    这次攻城刘振华仅仅带出了三千兵马。

    庆阳城内兵马是刘振华的数倍,不过一群失志之兵,数量再多也无用,反而会因为没有统一的指挥加上士气低迷而溃败。

    张伯鲸和陈奇瑜两人骑马走在最前面,他们不时回头看一眼,很明显能够看出来,这些人就是灶王手下,最基础也是最差的士兵,乡勇,但即便是这些乡勇,行军赶路,依旧是井然有序,他们前进的动作,步伐,几乎都是一致的。

    这一幕让两人忍不住感慨。

    “不愧是灶王,不愧是灶王手下的兵卒,即便是最差的士兵,也可抵得上大明的精锐之师。”

    这样的兵卒,这样的首领,天下有谁能够抵挡得住他们的脚步呢。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