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155章 妖力淬体 飞天狻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5章妖力淬体飞天狻猊

    等返回营地时。

    一如既往的平静。

    除了有些许鸟兽经过的痕迹,与他们离开时并无太多变化。

    还好。

    这趟遮龙山之行。

    虽然凶险重重,但好在准备充足,除了攀山下涧时有几个伙计受伤,以及被虫孑咬伤,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疟疾,并无一人身死。

    得知这个消息。

    即便是陈玉楼,也有些出乎意料。

    倒斗自古就是脑袋悬在裤腰带的活。

    真正的拿命换钱。

    族人对雮尘珠身上的其他事根本一无所知。

    其中似乎还有重重隐秘。

    此刻,隔壁不远外一间点着灯火的帐篷中,席地而坐的袁洪,却是因为激动而无法入眠。

    也有例外。

    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但如今……

    原以为,只要寻到了蛇神之眼,回到圣山,将其归还鬼洞,鬼咒自然就能破除。

    一帮伙计就各自钻回帐篷睡觉去了。

    据说魔国盛极一时。

    即便是灵和老洋人都不知道。

    就有人进入鬼洞。

    简单吃了点东西。

    何况,这次更是远赴千里,一路经过了不知多少夷人寨子、土人部落。

    取走了蛇神之眼雮尘珠。

    这件事。

    连着两天,在高度紧绷的环境下不眠不休。

    但除此以及名字之外。

    就算是铁打的身子骨也扛不住。

    等扎格拉玛一族出现在圣山时。

    不过。

    关于鬼洞。

    简单吃了点东西。

    十多年前,那次李家山滇王墓之行,光是路上都折损了好几个。

    最终魔国消亡。

    早在他们迁徙到扎格拉玛山的千年之前。

    独自一人回到帐篷。

    如陈玉楼、鹧鸪哨以及袁洪。

    直到夜色渐深,万籁俱静,他也么有半点睡意。

    鬼母更是掌握了雮尘珠的力量。

    为了一窥鬼洞中的秘密,大祭司命人造了一枚玉石眼球,可惜雮尘珠早已经消失不说,更因为擅自窥探古神,打开了灾祸之门。

    鹧鸪哨便心绪了心绪不宁之中。

    扎格拉玛一族并非最早发现它的人。

    然后在昆仑山之北,建立起了魔国。

    从得知雮尘珠、龙骨天书以及十六墨玉指环之间的消息后。

    怎么能让他心安?

    与他忧心忡忡不同。

    直到许多年之后,荒原各部实在无法忍受魔国的高压统治,格萨尔王率领万军雄师,齐心协力反抗。

    即便是在族内都是绝密。

    周围各個部族,尽数向魔国臣服。

    能够安安稳稳抵达。

    鹧鸪哨也是在上代搬山道人离世时方才得知。

    为整个部族,招来了延续上千年的鬼咒。

    摇曳的光火中。

    只见它身前地毯上整齐的摆着三具骸骨。

    边上还有几枚兽牙和刻着神秘符文的玉璧。

    玄宫中时,它没有太多时间修行。

    而今,终于找到机会。

    袁洪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在沸腾,哪还有半点劳累?

    哪怕再熬几天几夜。

    估计它都会乐此不疲。

    呼——

    深吸了口气。

    袁洪打开灵窍,又在胸口处轻轻一拍。

    刹那间。

    两道灵光在身前交织。

    一道是玄道服气筑基功所凝聚的灵力。

    另一道,气息却截然不同。

    与身前的白骨上散发的倒是有几分相似。

    它是天生灵物。

    虽然属于长臂猿猴,但一身本命,并不在双臂,而是心窍。

    这也是他为何能够辨灵药、知凶险、观日月的缘由。

    山魈遗骨中的气息,历经两千年而不散,想要彻底融合,并不是件易事。

    这几天,它一直在琢磨,思来想去,唯一能够想到的法子,便是借助于本命天赋,引动气息,冲刷一身血肉筋骨。

    此刻,两道灵光交织,宛如一只无形的大手。

    慢慢朝身前最小的一具白骨探去。

    流动的黑色雾气,也随之缓缓从白骨中浮现,被大手抓住,一点点融入袁洪眉心,经由灵窍、过府关、渡奇经,而入百脉。

    只是细微一缕。

    便让它恍然有种在洗髓池中浸过,或者在雷暴之中沐浴的感觉。

    一道道白色浊气,从身躯中不断被逼出消散。

    赫然就是这些年里,它从瓶山那副大棺中偷食的尸气。

    瓶山尸王,虽然走的也是凝练日月精华,吞吐天地灵气的路子,但毕竟是古尸粽子,修的就是一口尸中死气。

    而袁洪却是生灵。

    也就是命大。

    不然换个人来,吞食那么多的尸气,早就已经被尸化。

    灵窍、神智甚至生机尽数被抹去。

    只剩下一具行尸走肉。

    第一次在尸王冥宫中见到它时,饶是陈玉楼都不可思议。

    之后,倒是有了些念头。

    大概率是它以前吞食过什么天灵地宝,护住了一身大脉死窍。

    那头山蝎子就没它那份气运。

    一身阴煞死气弥漫。

    纵然不死,估计也没多少年的活头。

    此刻。

    感受着血肉筋骨中的尸气,被一点点强行拔除。

    袁洪一双眼睛里满是激动。

    自修行过后,此事几乎都成了它一桩心坎。

    吐纳功虽然也能逼出。

    但速度太过缓慢。

    哪像眼下……只是一缕山魈妖力,便抵得上平时数日的打坐之功。

    最关键的是。

    随着妖力一点点在身中游走。

    袁洪也能清晰察觉到,血肉筋骨在被不断冲刷,仿佛经历了一遍又一遍的洗髓伐骨。

    换血、补骨、脱胎、重铸血脉灵基。

    这个过程。

    缓慢而痛苦。

    犹如炼狱之劫。

    但袁洪却是紧紧咬着牙关,从始至终都不曾吭上一声,豆大的冷汗从额头上滚滚滑落,一双眼神内全是决然之色。

    以往在瓶山,哪怕只是为了一口吃的,都要打生打死。

    虎狼在侧窥视。

    为了活命尚且如此。

    如今一条脱胎换骨,更上一重的路,就摆在面前。

    它又怎么可能放弃?

    它可是袁洪。

    神话传说中擒日月、拿千山的长臂神猴。

    主人赐下这个名字,对自己的期望已经不言而喻。

    若是连这点痛楚都承受不住。

    还不如早点回到白猿洞,继续混吃等死。

    咔嚓——

    不知道多久过后。

    最小的那具白骨中山魈妖力被吞食一空。

    刹那间,无数细小裂纹浮现,原本寂静的白骨也随之断裂,化作一堆齑粉。

    而盘膝坐地的袁洪。

    这会周身笼罩在雾光之中,自里到外,都透着一股难以形容的神秘气息。

    呼!

    长长吐了口气。

    袁洪内视周身,浑身通透,筋骨如玉,又隐隐泛着一抹光泽。

    哪还有半点尸气暗藏?

    强忍着仰头长啸一声的冲动。

    袁洪目光又转而投向身前另外一具白骨。

    打算一鼓作气。

    在天亮之前,将它也彻底融合。

    与此同时。

    营地中另一座帐篷内,打坐结束的陈玉楼,起身舒展了身体。

    原本还略显疲倦慵懒的眼睛。

    这会已经重归通透清澈。

    走近一旁的油灯外,拿着木条轻轻挑了下油盏中的灯芯,原本趋于黯淡的灯火再次噼里啪啦的燃烧起来。

    将四周照的通明如昼。

    负手回到简陋的木桌前。

    桌子上,整齐的摆放着数件古物,一眼扫去,昆仑胎、法家古镜、流汞朱丹、龙骨天书以及十二墨玉指环。

    至于雮尘珠。

    由鹧鸪哨保存。

    那些大药,则是灵在负责。

    这五件古物,算是他这趟遮龙山之行,除了凝真身破炉火之外,最大的收获了。

    俯身看向那只重重裹好的陶罐。

    从上往下。

    透过玉胎薄瓶,隐隐还能看到其中那头栩栩如生的地生胎。

    关于这东西,他暂时还没想好如何去用。

    是直接服用融合。

    还是作为炼丹之引。

    主要,这世上关于它的记载实在少之又少。

    目光掠过昆仑胎,陈玉楼看向一旁的法家古镜。

    这东西虽然不是出自道家。

    但其中所蕴藏的天地正气,同样能够镇压邪祟妖魔。

    作为一面法器倒是不错。

    随手从桌子上拿起。

    古镜厚重古朴,上刻无数云雷纹饰,不过,在纹饰之间,隐隐还能看到几个大篆文字。

    犹如山形。

    仔细数了数,一共六个。

    “六山镜……”

    战国时代,山字铜镜极为流行,最早出现在楚国,被称之为楚之国器,铸造以为天下观之。

    其中又以三山镜最为常见。

    四山次之。

    六山镜则是既少且珍,最为贵重。

    这枚法家铜镜,便是借助于楚国六山镜的样式铸造而成,又融入法家之形势,所以才能震慑妖煞。

    也不知道是如何流落到了滇国。

    如此贵重之物。

    竟然被献王那老家伙用来悬棺镇尸。

    实在是暴殄天物。

    手指在镜面上轻轻摩挲着,即使过去了几千年,镜面上生出了包浆,但那股平滑的感觉却是丝毫不少。

    “作为随身法器倒是不错。”

    陈玉楼目光闪烁,低声喃喃着。

    他如今身上,就一把龙鳞剑,杀伐过之,但在克制阴邪煞气上,却远不如这枚古镜玄妙。

    就如鹧鸪哨,枪法再过通神,在遇到阴煞鬼物时,还是需要以镜伞应对。

    审视了片刻,陈玉楼重新将铜镜放回桌上。

    “可惜没有储物袋…”

    牧野诡事篇中,倒是有一卷镜里乾坤。

    只可惜那只是江湖行骗手段,并非是确有其事。

    以他的猜测,若是到了洞天境界,或许可以自行开辟出空间出来。

    不然也不至于像现在。

    下斗寻金,还得用竹篓搬运。

    实在有点不符合修仙者的身份。

    “洞天……”

    陈玉楼眉头一挑。

    想到这个境界,即便是他,神色间都忍不住生出几分憧憬。

    金丹之上,那才是真正的仙人手段。

    挥手间,移山平海。

    之前窥探空间缝隙时,无尽深处呼啸的罡风,只是扫上一眼,都能让他心惊胆寒。

    但要是到了洞天境,就能掌握一丝法则之力。

    刀枪不入、火烧不灭、罡风不侵。

    仅凭肉身便能够穿梭空间。

    开辟区区一道空间裂缝,作为储物所用,可以说轻而易举。

    只是……

    以献王墓中万年太岁,凝聚青木真身,借着其中无穷药力,方才踏入炉火境界。

    实在很难想象,洞天之境,需要什么样的机缘才能突破。

    “修仙路……任重道远啊。”

    吐了口气,陈玉楼忍不住暗暗感慨道。

    将念头收起。

    他也不再多想,转而将心神放在十六墨玉指环以及龙骨天书上。

    至于那枚流汞朱丹。

    他并未太过在意。

    若是真正的道门金丹,他或许还会高看一眼,但次一级的朱丹,引导跨过小龙门还行,于现在的他而言,只能算是鸡肋。

    轻轻捻起一枚指环。

    凑到眼前扫了一眼。

    以他如今的境界,灵目一扫,基本上就能看出个九八不离十。

    这些指环并不算太过珍稀。

    不过,指环上阴刻的一字符文,却是让他忍不住心神一动。

    “妖么?!”

    那是一个大篆古字。

    陈玉楼稍一凝神,便认了出来,赫然是一个妖字。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有天地人鬼神魔佛畜,似乎唯独没有妖之一字。

    但风水中的妖。

    指的并非如袁洪、罗浮一类的妖物。

    而是一切不合理者即为妖。

    因为天地气运变化,导致风水形势更改,清浊阴阳混淆,灵性之物,从而发生善恶之分。

    此之谓妖!

    下意识的,他又拿起另外一枚指环,手指轻轻一摸,其中所刻赫然就是个天字。

    “化、神、遁……”

    接连看过。

    一个个字迹也随之浮现。

    与十六字风水秘术,全都一一对应。

    “看来,这无苦寺一行,还非去不可了……”

    陈玉楼眉头微皱。

    自从张三链子离世,世上懂得十六字的便只有他的四位徒弟。

    飞天狻猊、金算盘、铁磨头以及阴阳眼。

    这四人中铁磨头早死,阴阳眼孙国辅也因救胡国华而去,金算盘则是常年行走在黄河两岸,寻金倒斗,踪迹难寻。

    加上他性格古怪。

    对外人极为漠视。

    成事怕是难如登天。

    唯有飞天狻猊,也就是了尘长老,在无苦寺出家为僧。

    至于在洞庭湖畔坐馆的金点先生胡国华,陈玉楼之所以忽略了他,就是因为张三爷离世时,自觉十六字太过逆天,将十六字风水秘术撕成两半。

    以阴阳眼的性格,绝不会违背师傅遗命。

    私自传授剩下半卷秘术给他。

    所以,想要寻到真正的十六字,这件事还得落到了尘长老身上。

    “陵谱、周天十六卦、十六字阴阳风水、先天八卦、后天八卦。”

    “啧啧……果然风水二字神鬼难测。”

    收起十六枚指环。

    陈玉楼也顺势收起破解的心思。

    起身走到帐篷门处,掀开门帘走了出来,不知觉间,外面天色已经微微亮了起来。

    青冥、黑暗、雾光交织。

    不知道为什么。

    他心头忽然生出一种强烈的冲动,他想去榕树洞内再看上一眼。

    不是为了那具绛血玉棺。

    而是那位神秘无比的大祭司!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