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25章 你他娘的是馋人家身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倪二跟着邓安,在襄王府内七绕八走,终于是来到了校场之内。

    而在此时,朱景洪已坐到了椅子上,正端着茶杯品茶。

    倪二连忙收敛心神,并在心里做足了准备,然后来到了朱景洪的面前。

    “小人……叩见殿下!”

    倪二虽入了锦衣卫,但如今不过是个普通校尉,还没资格在朱景洪面前称“臣”。

    “起来回话!”

    “是!”

    倪二不敢有任何多余动作,战战兢兢站起身后,便垂手而立低头以备询问。

    “你们都退下!”朱景洪顾左右说道。

    “是!”

    待一众宦官离开后,校场内就只剩朱景洪与倪二,这让后者变得更紧张了。

    “你是在北城千户所当差?”

    “承蒙王爷厚爱,小人得以补入北城所!”

    倪二是靠襄王府入职,但表面是搭忠顺王府的线,为了表明自己绝不忘本,倪二才这样回话。

    “那件事情,盯得如何?可有收获?”朱景洪又问道。

    从始至终,襄王府只给倪二派了一件差,那就是盯着妙玉和谁人接触。

    当然,这件事陈云泰也在负责。

    只不过陈云泰搜集的情报,襄王府都通报给了倪二,对此陈云泰不知道。

    如今陈云泰去了北城做副千户,调查妙玉的事在朱景洪的安排下,如今他已全部打包交了出来,被朱景洪全部交给了倪二。

    对此,陈云泰还是不知道,他只知倪二跟襄王府有瓜葛。

    今天朱景洪让倪二过来,主要是问有关妙玉的事。

    对于自己唯一的差事,倪二自然是无比上心,就连吃饭睡觉他都想着这件事。

    入职快一年,在已有情报的助力下,倪二确实取得了极大收获。

    “尊王爷的示下,一年来小人不敢怠慢,时刻紧盯着此事,到如今确已有了收获!”

    “说来听听!”朱景洪平静道。

    “那妙玉随行有四名尼姑,现已基本确定,其中两人是白莲教徒,另两人或许不知内情,但臣依然密切关注!”

    朱景洪点了点头,倪二这人心思缜密,并不如他外表那般粗犷,对此他当然是很满意。

    “另有十五名宦官,已可确认是她的人,这些人遍布宫城内外,且另有十三人比较可疑……”

    “除了这些人,还有七名宫女确认是其同党,另有翊卫司军卒六人……”

    听倪二介绍时,朱景洪心里也在算账。

    宦官、宫女加上士兵,确认的白莲教逆贼,到眼下已有三十人,而这还是已经被发现的。

    没被发现的有多少?这更是难以说得清,几十乃至于上百多可以。

    “这些人,都在宫里潜藏已久?”朱景洪忍不住发问。

    东厂时刻盯着,还有这么多人渗透进来,岂不是说皇宫四处漏风,这结果未免太过于离谱。

    虽说世界到处都是草台班子,可这还是让朱景洪难以接受。

    “已查明的三十人,仅有三人是长在宫里,余下二十几人皆是近两年入宫,其中……一半以上走的是东宫的门路!”

    说是走的东宫门路,朱景洪却知是妙玉在捣鬼,太子夫妇极有可能蒙在鼓里。

    朱景洪接着问道:“那些宦官宫女,在禁中的有多少?又有多少在乾清宫和坤宁宫当值?”

    倪二答道:“已查明的这些人都没有,其中仅十一人为外廷杂役!”

    这让朱景洪松了口气,如此事情才能让人接受。

    内廷的奴婢,基本都()

    是从小就入宫,知根知底极为可靠。

    乾清坤宁这等要地,伺候的人更是优中选优,且要通过最严格的审查,不被渗透理所应当的事。

    随后,倪二又讲了这些人的具体情况,朱景洪虽是在听却也不可能记全。

    但听了之后,他至少能确定一点,即倪二这个人非常得力,否则不能对这么多人和事如数家珍。

    其实调查宫里白莲教的事,在打开突破口后只需顺藤摸瓜,难点在于天长地久的用心细心。

    在陈云泰此前战果上,倪二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独自一人就取得如此成绩,也充分证明了他的能力。

    “你今年多大了?”朱景洪问道。

    “回禀王爷,臣今年三十一了!”

    朱景洪赞许道:“三十一……正当壮年,大有可为嘛!”

    “这件事乃绝密,往后你仍要细心查探,我已经打过招呼……北城千户所不会有人扰你!”

    “是,小人一定替王爷把事情办好!”

    点了点头,朱景洪接着说道:“虽然你有功劳,但如因你查的事格外特殊,所以只能委屈你暂且做个校尉!”

    “往后事情办完,我不会亏待你!”

    画饼这种事,朱景洪当然不会忘记,此刻随口也就道出来了。

    “能为王爷效忠,是小人的福份!”倪二连忙磕头。

    “起来吧,没其他事……你就回去吧!”

    “是……小人告退!”

    倪二行礼之后,只往外走了几步,突然朱景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这个问题让倪二一头雾水,可他还是立即回答:“回禀王爷,臣是去年娶的妻,如今已怀胎三月!”

    三十一岁的人,去年才娶妻,在当下这时代非常之晚。

    倪二其实不缺钱,之所以荒废这么多年,还因为没个正当营生,自己看得起的别人看不上他。

    如今成了锦衣卫校尉,他倪二的生活也安定下来,自然可以娶妻生子了。

    “既然有孕在身……也别只顾着差事,家里也得照顾好!”

    “有什么难处,或是需要银子,直接跟邓安说即可!”

    这些话当然是收买人心,可从他这堂堂亲王口中道出,仍旧有非同一般的力度。

    被如此关怀,倪二自是无比感动,于是再度转身磕头道谢。

    待其离开,朱景洪方皱眉思索起来。

    妙玉往皇城塞这么多人,其目的定是要作乱,此事太子到底知不知道?

    有没有可能,太子本人乐见其成?要行借刀杀人之计?

    第二个想法,朱景洪稍微一想就摒弃了,因为太子这么干风险实在太大。

    所以,至少到现在,太子应该不知情……朱景洪做出如此猜测。

    然而猜测只能是猜测,事情真相如何,朱景洪还是不能确认。

    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结果已经注定。

    妙玉的身份老六已经知道,无论太子跟妙玉是否有关,老六都能把他们绑定并踹落云端!

    今日与妙玉行了事,与她也有了瓜葛,老六会不会把我构陷进去?朱景洪又冒出了新的疑惑。

    一次性将两位嫡子黜落,老六就会是唯一的嫡子,皇位自然也就落到了他头上。

    念及于此,朱景洪不由一些懊悔,暗骂自己不该小头控制大头,弄得现在也跟白莲教勾结了。

    吃了这么大的亏,我得找补回来才是……

    想到还住在王府的妙玉,朱景洪再度眼热起来,今天他决定要更狠一点儿……

    ()

    事实上,此刻他还有心思想这些屁事,就意味着所谓勾结白莲教这种事,对他而言也不是太大的麻烦。

    太子这种道德楷模,可以被勾结白莲教作乱打倒,而他朱景洪一个毫无道德的人,拿这玩意儿来污蔑效果不会太好。

    到时他完全可以说,自己只是单纯好色而已,哪能想到这女人是坏人。

    等待、蛰伏、观望,我还是要沉住气……朱景洪暗暗想到。

    最后他搓了搓手,然后起身往校场外走去,他打算再找妙玉交流一下,毕竟她已歇了好几天。

    此事未有波折,转眼又是几天过去。

    …………

    正统十四年,正月二十五。

    上林苑春狩这件事,总算正式开始了,皇帝本人亦将从宫里出发。

    此时乾清宫外御道上,朱咸铭慢悠悠往前走着,在他身侧是皇后杨清音。

    “你也别太逞能,年纪大了玩玩也就是了,千万别伤了身子……”

    皇后在身旁唠叨着,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警告皇帝,你年纪大了不要逞能瞎折腾。

    若是别人说这些话,皇帝绝不可能安心听着,所以皇后终究是不同的事。

    “对了,我听说老十三最近精研佛法,老四媳妇请的那个妙玉……这些天都在襄王府里讲经说法!”

    听到这话,朱咸铭“呵呵”笑了两声,对此没有多评论一句话。

    一路走到乾清门,朱咸铭终于停了下来,转身面向皇后道:“外面风大,没事你就回去歇着,过两天回宫我来看你!”

    “要保重!”

    朱咸铭笑着说道:“又不是走多远,不到十里远的上林苑,何必说这些话呢!”

    而此时在乾清门外,太子和睿王已在等候,这种场合他俩当然要出现。

    扫了一眼宫门外,朱咸铭看向皇后说道:“你看看……老十三又没来,你想让他长进,只怕比登天还难!”

    叹了口气,杨清音说道:“再不成器,也是你儿子,还能如何!”

    说这话时,她看向的是太子和睿王,显然这俩人更让她失望。

    “好了,我走了!”

    皇帝走出了乾清门,杨清音留在了宫门内,她不想出去见那俩儿子。

    且说朱咸铭出了宫门,两个儿子都围了过来。

    “爹,武勋和列国使臣们,都已到了上林苑!”太子上前禀告。

    “嗯!”

    朱景源接着说道:“准噶尔人请求参与会猎,礼部不知如何处置,要请您的示下!”

    正月十六准噶尔使团到了京,对此朝廷是冷处理,甚至没派人主动去接洽。

    正月十九这些人忍不住,终于道出了是来和谈的意图,对此朝廷仍旧是冷处理。

    于是这帮人自己找地方,在京城已经住了十天,今日又主动问起参与围猎的事。

    朱咸铭冷笑道:“他们已非大明之臣,岂能允其参与围猎!”

    这时朱景渊插话道:“爹,他们既是来和谈,此事总得有个说法,总不能一直拖下去吧?”

    “和谈……不是求和,这些人依然傲气,就得再多磨磨他们!”朱咸铭冷冷道。

    这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还要继续晾着准噶尔人,等时机成熟再说和谈的事。

    父子三人一路漫步,在侍卫宦官等扈从下,向着皇宫正门方向走去。

    至少在当下,太子和睿王没有掐架,维持了兄弟间表面和谐。

    走出丰天门时,即便朱咸铭不觉得累,为维持皇帝的体统他也得坐轿,太子和睿王二人则是骑马。

    去上()

    林苑是往北走,所以在出了午门后,朱咸铭就往东然后在往北,最终从北安门出皇城,再从安定门进入上林苑。

    赶路期间,朱咸铭又派了人去寻朱景洪,同时还明着骂了这厮几句。

    上林苑面积很大,作为皇家私有的园林,里面有林子、湖泊、园子、还有军营,可以满足各方面的任务需求。

    此时在上林苑靠东位置,已经设置好皇帝宝座,在京武勋和各藩属使臣们,此刻都已列好队准备迎接皇帝。

    随着乐曲声响起,众人便知皇帝将要升座,于是神色越发庄重肃穆起来。

    紧接着皇帝出现,左右各是太子和睿王陪着,这似乎已经说明了很多事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外大臣共同参拜,现场回响起万岁的声音。

    随后朱咸铭让众人起身,然后开始了今日的训话。

    “大明自太祖驱逐鞑虏问鼎天下,到世祖讨平天下再造九州,三百余年无不崇尚武德,今天下……”

    朱咸铭神色郑重讲着,下面人认认真真听着,等于是把朝堂搬到了荒野。

    好在他本人不喜欢唠叨,所以很快就讲完了话,随即宣布上林苑围猎开始。

    这次的围猎,时间一共是三天两夜。

    头一天是自由射猎,第二天是猎杀比试,第三天则是召开庆功宴,然后本此上林苑围猎才结束。

    此时皇帝把话讲完,众人便按预定方向,三五成群各自打猎去了。

    太子和睿王,也各自带着随从去了,他俩今天也存着争先的意思。

    即便他们本人不行,但其随行带的几名侍卫,那都是有真本事在身上的。

    “老十三还没来?”

    朱咸铭已然换上戎装铠甲,语气可谓极其不耐烦,只因朱景洪迟到得太久了。

    为证明自己英武,朱咸铭是打算亲自去猎虎,为此他还专门带了几个画师,要将今日行猎画下做纪念。

    虽然说有众多侍卫随行,可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够安稳,所以很希望朱景洪跟在身边。

    对朱景洪的个人武力值,朱咸铭还是非常认可,有这小子在他能安心。

    穿戴完毕,朱咸铭又开始调试弓弦,然后是整理甲胄,然后擦拭佩刀……

    朱咸铭是在拖延时间,这一等就是小半个时辰。

    “陛下,襄王殿下来了!”

    朱咸铭顿时怒目圆睁,可想到等会儿还得用这小子,又只能把心头火气压下。

    几息之后,朱景洪出现在了帐篷内,非常自觉跪到了皇帝身侧,然后叩头道:“爹……府里有些事耽搁了,您息怒!”

    迟到当然是故意的,借口他也提前想好了。

    朱咸铭擦着刀,冷笑一声然后问道:“耽搁了?什么事耽搁了?”

    “是……”

    “莫非是忙着念经?”朱咸铭放下佩刀问道。

    “您也知道了?”朱景洪略感惊讶。

    然后他便接着说道:“儿子近日精研佛法,顿觉人生……”

    “京城各大寺院,高僧大德多不胜数,何故只求问一小女修?”

    “您是说妙玉吧,她可是真是修为高深,儿臣当真拜服于她……”

    朱咸铭顿时拍了桌子,而后怒斥道:“混账,你那是拜服?你他娘的明明是馋人家身子……”

    站起身来,朱咸铭绕过书案,走到了朱景洪的面前,直接向其踹出了一脚。

    “你这小畜生,人家清修之人,你竟也下得了手,你简直不是个东西!”

    朱景洪抬起头来,一副不以为耻的模样,非常坦然的()

    说道:“您老都既然这样说……那儿子也不装了!”

    “儿子好色,那又怎样?”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