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五章 想喝汤都不容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早就知道法国人不可能把发动机的生产设立在东方,但是,该提还是要提的,口水仗还是要打的,这就是谈判。

    “我们已经在生产很多零部件了,我们认为,完全有能力生产整机,而且,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在这个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妥协,不造发动机,还叫造飞机吗?”马老开口。

    马老是最难对付的,因为他是搞技术的,有一说一,从来不妥协。

    而法国人,必须要经过艰难的谈判,把发动机的事情说清楚。

    “发动机的专利不在我们空客公司手里,空客a320使用的发动机是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的v2500,我们无法把这个公司的产品专利授权给你们,而且,这是由五个公司投资组建的,也不可能说动他们。”

    “没错,在我们欧洲,分工合作是最合适的方案,没有哪個国家能解决整个产业链,也没有必要,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是你们,我们就要求全套产业链,小到一颗铆钉,大到发动机,都需要生产,如果v2500不行,那我们就换一种,cfm56如何?”

    “对不起,这款发动机也不可以,是我们法国和美国合作的。”

    “好吧,那我们就合作,共同研发一款新的发动机!”

    “这个……项目耗资太大,恐怕……”

    “我们不怕花钱!”

    刚刚开始谈细节,就陷入了僵局,一个上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下午。

    “秦总,发动机的问题,我们可以先搁置,我们先谈机体怎么样?”理查德开口。

    “我们还是先谈航电吧,我们太平洋集团拥有先进的芯片生产能力,我认为,空客上的航电系统完全可以由我们来供货。”

    好吧,又是漫长的谈判,对于飞机来说,航电系统也至关重要,尤其是玻璃座舱时代的客机,几乎全靠先进的航电设备来保障飞行安全,西方又怎么可能会交给东方生产。

    但是,眼看着说不过去,到了下午散会前,法国人终于同意将其中一些子系统交给东方生产。

    第三天,再次谈判。

    要是相关部门主导的谈判,动辄能进行一两年,太平洋集团作为民企,反应迅速,仅仅用了一个星期,就将合同谈下来了。

    初期生产的五架空客a320,东方负责生产机体和一部分航电,剩余的航电和发动机由空客协调提供,剩余的四十五架订单,视情况进一步增加东方产品的比例。

    价格方面,空客提供的这些零件总价五百万美元,剩余部分由东方国内生产,价格由内部决定。

    合同签署之后,先修建厂房和机场,等到硬件齐全之后,再向法国交纳定金,法国将零件送过来,等到组装完毕,验收合格再支付尾款。

    整体来说,合同还是有利于太平洋集团的,而作为交换,太平洋集团需要配合空客公司宣传先进的a320客机,对空客公司宣传的任何消息,都要给予配合。

    法国人回去之后,国内航空系统的人就来了。

    还是林领导带队,各个飞机厂的人跟随,热热闹闹地来到了津城,见到了满脸疲惫的秦锋。

    “秦总,你们创造了一个新的奇迹,只用了七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谈判!”林领导说道:“咱们也没有闲着,用了这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所有的流程都走了一遍,这里是给你们鲲鹏航空的授权书。”

    林领导也是干实事的,既然答应了,那就尽快推动,不能耽误了飞机生产。

    秦锋接过来,简单看了一下,然后递给了王芳:“小芳,你拿着,以后这些事都交给你处理了。”

    王芳在太平洋集团里的工作任务是越来越多,她属于津城这边基地的总负责人,接下来要生产空客a320,她也是一把手,年轻有为。

    “好。”王芳点头,接了过来。

    “秦总,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谈一谈子系统的承包生产任务?”112厂的唐厂长笑容满面:“什么机身啊,机翼啊,这些生产任务咱们不嫌弃,给什么咱们接什么。”

    “当然没问题,不过,哪个厂接了任务,不仅仅要生产,还得负责运输。”

    唐厂长刚刚想要点头,突然心中一惊,不好!

    运输的问题没法解决啊!

    空客a320算是一架小型的单通道客机,机身的最大直径只有3.95米,但是,就这样,也根本就无法运输。

    铁路肯定是不行的,铁路运输的最大宽度3.2米,长征二号做到3.35米的直径,已经是超限运输,不可能再大了。

    公路运输?从东北一路大件运输过来?沿途有多少山洞,有多少桥梁,有多少弯道?

    机身不仅仅有3.95米的直径,还有长度问题!

    空客a320的总长度是37.57米,切掉了机头连着机身一部分,还有27米的长度!这么长的大物件,公路上根本就无法通行,毕竟这个年代还没有直通的高速公路。

    全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京沈高速,1988年通车,但是长度只有245公里,其实就是从首都向北修到山海关而已,至于全线贯通?那要等到新世纪了,96年开工,新千年才贯通。

    所以,现在只能走101国道,双向单车道,运输机身的车子要是上去了,那整个公路全堵。

    以前的年代里也运输过大件,但是偶尔运输一次,以后他们要是造了机身,还有五十架,那就会经常性的运输,所以……

    “法国人是怎么运输的?”

    “海运。他们的工厂几乎都挨在海边,直接通过海上运输就可以了。”秦锋说道:“美国人和老毛子喜欢空运,他们有大型运输机,机身塞运输机肚子里,机翼背到运输机的顶部。”

    分开生产,生产好了还得通过飞机运输,这不是放屁脱裤子吗?

    西方是为了分工生产,而老毛子则是因为某些厂产能过剩而某些厂产能不足,再说了老毛子也不追求成本,他们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

    己方呢?

    己方为了生产机身,难道还要买一架大型运输机?能把空客a320机身塞进肚子里的,必须是大型战略运输机啊!唐厂长见过,当初他们的歼八就是拆开翅膀,塞进美国运输机的肚子里,运到美国去的。

    现在……

    不划算啊!

    机身不行,机翼也不行。

    空客a320的翼展是34.09米,后来增加了翼稍小翼之后,翼展扩大到了35.8米,减去机身宽度3.95米,再除以二,得到一边的机翼是十五米左右,但是现代飞机都是后掠翼,用翼展来算机翼长度肯定算小了,实际上在十七米左右。

    这长度不算啥,可以满足要求,同样是宽度问题,机翼是梯形结构,外面窄,里面宽,到了和机身连接的地方,足足有五米多宽!

    横着放,会占据两个车道,竖着放……公路上很多隧道过不去啊!

    众人的心都凉了一大截,林领导也无奈了。

    原来秦总早就计算好了,所以,要从秦总这里吃肉,那可是不容易的!

    “伱们哪个厂愿意生产机身和机翼?咱们欢迎!”秦锋看向其他人。

    生产轰六的172厂、生产运八的182厂的厂领导们都是面露苦涩,112厂无法解决运输的问题,他们照样无法解决啊,一个在北边,一个在西边,想要运到东边来,中途都要穿越很多山区,秦岭的山间公路可不比白山黑水好走。

    他们想要接这些任务,那就只能外购一架战略运输机,先不说能不能买到的问题,就算是能买,国家也不会拨款给他们买啊,空军都没有,哪里轮得到他们!

    “既然你们都不愿意生产,那么,机身、机翼这些主体部件,就都在我们厂生产了。”秦锋说道:“你们没意见吧?”

    有意见也没用啊!

    原本还以为是块肥肉,现在才知道,不过就是喝口汤的事情!

    “好,那我们接着说其他部件,分成机头、尾翼、舱门、机身内部的零件,包括座椅、内饰等等,你们……”

    27米的机身不方便运输,十米左右的机头部分还是没问题的!

    “咱们112厂要机头!”

    “咱们172厂有生产大飞机的经验!”

    “和运八很类似,机头交给咱们182厂,保证完成任务!”

    喝汤也是有不同的,机头的生产,摆明了是其中最有味道的,所有的工厂都想抢这个。

    “既然大家这么积极,那我们采用竞标的方式如何?”

    林领导一直没说话,只是用复杂的目光打量着秦锋,这小子,在那天晚上开会之前,就预料到这一幕了吧?当时还做出那样一副冷冰冰的样子,好像从他身上割肉不乐意一样。

    实际上,他早就盘算好了!

    机身,机翼,别人生产了运输不过来,只能是他们太平洋集团生产。

    接下来的机头,包给别人,肯定有很多工厂来抢着要,这个时候,就可以顺理成章的玩竞标的把戏了,这样可以把成本压缩到最低!

    满肚子都是算计,偏偏别人还不能说啥!

    “在产品质量达到法国人要求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报价最低的。”秦锋说道:“我再次重复一遍,如果质量不合格,那我们是绝对不会要的,损失自己承担!”

    唐厂长表情复杂。

    质量!秦锋已经不止一次地提起了质量!

    别人不知道,他们歼八的生产厂是知道西方的质量要求有多高的,他们在和格鲁曼公司的人接触的时候,经常都会被对方抱怨质量太差,两架同型号飞机的零部件还不能用,装配误差大了用锤子砸。

    就这个生产水平,能满足法国人的要求吗?

    要是不满足的话,那他们生产的机头岂不是得变成废品?

    如果承接到了机身和机翼这种大件,咬咬牙,挑选手艺最精湛的工人,努力提升技术标准,满足法国人的需求还可以,但是,机头就不一样了,外形弧度更大,公差更难控制,就算是他们想要提升,也不一定就能提升成功。

    “这种光荣的任务,就交给兄弟厂吧,咱们先生产尾翼和舱门。”唐厂长说道。

    112厂居然主动退出了!大家伙都很惊讶,他们厂不是没啥生产任务吗?歼六停产了,歼八有问题空军不要,他们现在是急需新的项目,居然主动让贤了?

    “好,那咱们就来竞标机头!”172厂和182厂不打算放弃这块肥肉。

    “可以,如果以后你们的工艺一样,报价也差不多,咱们还可以分给你们两个厂子一起生产。”秦锋点头:“好,接下来咱们说其他部件……”

    给其他工厂分任务,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不过好在没有闹出太大的矛盾来,各个厂最后都接受了,回头再一看,还是有些不甘心啊……

    其他厂子的人回去了,林领导又多停留了一天,和津城的领导、太平洋集团的众人坐在一起,商量其他事情。

    “飞机厂需要有跑道,但是如果只给飞机厂使用,有些浪费,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飞机厂的跑道就可以作为一个民航机场来使用。”林领导讲解起来:“这个机场由太平洋集团运营,位置就建立在开发区临海的地方,这样,不仅仅能轻松满足净空要求,还可以接收海上运输来的各种零件。”

    秦锋满意地点头:“好!这样正好也可以和张贵庄机场错开。”

    津城是有机场的,而且还很有名,张贵庄机场建造于1939年11月,距离市中心只有13公里,靠着便利的条件,不断发展壮大。

    在1950年,国内第一条民用航线就是从这里开通的,除了起降飞机,还担负起来了飞行员的培养任务,被称为民航的摇篮,到了74年,确定为首都机场的备降场。

    不过,当时只是经停站,临时停靠,到了79年4月,才开辟了七条始发航线。

    到了95年,这里才被定为国际航班机场,明知也从张贵庄机场改成了津城滨海国际机场。

    虽然叫滨海国际机场,但是却距离开发区很远,距离市区很近,之后开始建造专门的航站楼,不断扩大规模。

    后世的空客到津城设厂,就坐落在了这个机场附近,这样不用额外使用机场,直接用这个就行。

    但是,那毕竟是政府的,不是太平洋集团的,秦锋也没办法把机场买下来,只能继续留在开发区,找个合适的沿海地方开设工厂,飞机从海上飞来,直接降落,附近不用担心有高楼大厦遮挡,也不会担心噪音影响内陆。

    之后,这个机场也会迅速扩大规模,变成专门的国际机场,变成津城的交通枢纽,张贵庄机场就继续当备降场好了。

    至于距离市区太远,不算啥大问题,有机场大巴就行,航线开通之后,价格比那边便宜,肯定会吸引很多乘客过来的,而且,鲲鹏航空的国际航线也能放在这里,飞到这里之后,哪怕再转机飞到首都,也比直达的便宜。

    航空公司的成本管理是个科学统筹搭配的活儿,那些国企是不会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的,他们的运营费用肯定比鲲鹏航空要多,所以接下来……

    津城领导点头:“这样也可以,其实咱们还琢磨着要不要放在张贵庄机场附近呢,既然秦总有想法开设航空公司和机场,咱们全力支持!秦总,你们放心,咱们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咱们早就期待着航空工业落户咱们津城呢!”

    津城是汽车工业基地,但是没捞到航空工业,这次借着太平洋集团的东风,津城的鸡的屁又得提升一大截!

    可惜,秦总没把芯片基地建设过来,其实,半个开发区划拨给他们太平洋集团都没问题!

    所有的事情都谈妥了,接下来的具体执行,就是王芳的事情了。

    一切搞定,秦锋该回去了。

    “秦总,您放心,我一定能把这里安排妥当的,不会拖咱们集团的后腿!”王芳出来送秦锋,上车之前,再次表态。

    “唉。”秦锋叹了一口气。

    “怎么了?”

    “我有些愧疚啊,你已经结婚了,但是……”

    结婚了,就该有孩子了,就算是年轻人不着急,家里的老人也着急啊!

    以前无所谓,但是现在,秦锋已经有孩子了,王芳的肚子还是瘪的,回去之后,王钢说不定会提起来这茬。

    “秦总,我和阿娇约定好了,她先生,我后生,这样错开,如果集中到一起,怕忙不过来。”

    你们商量好了?我咋不知道?不过,这种事情应该是女人之间的私密话题吧?秦锋也就没多问。

    刚刚要上车,秦锋手提包里的大哥大突然响了。

    “喂,刘老?哪位刘老?什么?刘老您好,您好!什么,我这号码好记?嗯,没错,就是为了让您好记,什么,去阎良?好,好,我立刻过去!”

    “刘老?”

    “是啊,一直都对航母念念不忘的刘老,这次让我立刻去阎良,应该是为了海军装备的事情。”秦锋说道:“原本还打算回家呢,看来是回不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