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337.第337章 天下讨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奢华的大帐中,吴三桂气急败坏的一脚踹翻了桌子,歇斯底里的大吼:“两个老不死的,竟然敢出卖了我。一旦我成事,我千刀万剐了你们。”

    吴之茂也没想到,一个是吴三桂亲爹,一个是亲舅舅,竟然出卖了亲儿子,亲外甥。而且出卖的是这么的干净利索。这么的让人猝不及防。

    “我的丞相,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吴之茂咬牙切齿:“计划已经失败。但我们现在兵精粮足,您现在必须正式登基,昭告天下,讨伐大明。”

    虽然目的没有完全达到,但也只有如此。

    隆武二年十一月,吴三桂突然在草原宣告登基称帝,尊元朝为正朔,继承元朝国祚,是为正统,讨伐逆贼朱明。

    此诏书一出,天下为之震动。看着这份诏书上,那红彤彤的传国玉玺朱印,大家无不热泪盈眶:“汉人传承再现啦,大明中兴必然啦。讨伐叛逆,夺回逆贼窃取之传国玉玺,归还汉家正统隆武圣君”的呼声,那是一浪高过一浪。其中竟然还包括李自成还有各地零星流寇土匪。

    天下这样的反应,整个的出乎了吴三桂,吴之茂的意料之外了。

    也难怪天下有这样的反应,因为吴三桂又如历史上那样,摆错了自己的位置。

    既然你承认元朝是正朔,传国玉玺在元,那元朝的余孽大王子不还在呢吗。你从人家手中抢过来玉玺,自己称帝算什么事儿?你是黄金家族的血脉吗?你是大元朝廷的篡逆者。

    而既然元朝余孽还在,那当年反抗暴元统治的明朝,就应该继续打起抗击暴元的大旗,完成大明列祖列宗没有完成的遗愿,继续率领汉家男儿追歼残敌,灭了元朝。这才是正理。

    结果你却拿了人家元朝的传国玉玺,也没有继续灭亡暴元的志向,你却登基称帝,你不是大明的叛贼谁是叛贼?

    你不但是元朝的叛贼,还是大明的叛贼,是天下的叛贼,大家不灭了你灭谁?

    结果就是,李自成第1个站出来,对外高呼:“打倒助纣为虐蒙元走狗吴三桂。”

    但是要打倒远在草原的吴三桂,那就必须要跨过河南山西,为此昭告天下,大顺出兵30万,理直气壮的通知大明,我去打那个叛逆,打那个助纣为虐的混账东西,你们可别拦着我。

    接着就是满清,满清也旗帜鲜明的昭告天下:“我们大清前身是后金女真人,再往前,是大宋北方大金女真人。我们的国家被蒙元灭亡,灭国之恨犹在心头。既然蒙元死灰复燃,当然没得说,打他。

    为此,拿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气势,给大明下了国书:我们共同的敌人出现了,我们就再也不能够互相征伐了。你让你的解放区给我让开道路,我要打那个灭我国家的世仇。

    这些表态,当时打懵了吴三桂。

    按照当初的预想,自己这里突然间举旗,李自成和满清,一定会趁着自己举旗的机会,吸引住一部分明军,他们会对大明发动再一次的进攻,然后三家结成盟友,同心协力灭亡大明,这才是正道理吗。

    剧本怎么这样写呢,不应该是按照自己编好的程序来吗,这怎么歪了。而且歪的简直不靠谱了。

    然而已经没有时间,让他们仔细的琢磨,事情民心怎么会是这样的了,李岩的大军已经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而隆武皇帝御驾亲征漠南王庭,自然要完成先祖留下的遗志,彻底的灭亡暴元。

    李自成想出兵,结果高杰第一个不答应,江北集团军,立刻再次发动了保卫河南的战役。

    张煌言立刻从南京出发,对李自成的湖广展开进攻。

    李自成自顾不暇,不能配合响应,只能不了了之。

    满清想要再整合一批军队,趁机收复()

    蒙中蒙西。结果他这里还没动呢,北宁明军立刻拉开架势,那意思很明显,你去啊,你去了,我趁你兵力空虚,转眼就拿下你的盛京。

    而这时候,俞敏忠的北洋水师再次出兵朝鲜,誓言要灭朝鲜。

    朝鲜绝对不能丢,丢了朝鲜,大清就腹背受敌了。只能派出一批部队救援朝鲜,出兵蒙古的事,就只能算做个故事了。

    如此一来,吴三桂的计划全部泡汤,又为自己的一时贪婪,还想多骗取一些大明的钱粮军械物资,而没有让大王子南下,自己也没有北上和大王子汇合,本来不多的兵力,又被分割成两块,只能独自面对大明的暴击了。

    李岩的大队人马,泰山压顶般压了过来,这是一场开战即是决战的开局。

    吕谋带着自己心爱的人,率领十多万的人马,几十万的马匹骆驼,浩浩荡荡杀向了大王子的王庭。

    兰兰第一次走出四川,第一次走进大草原。

    冬天的草原虽然一片萧瑟,但那天更蓝,云更白,大漠孤烟更加壮阔。

    兰兰立刻化成了草原上的百灵鸟,骑上吕谋的大白,在草原广阔的天地间尽情飞奔驰骋。

    吓的吕谋生怕大白范了小脾气,突然将兰兰摔下来,嗑着碰着。只能骑着大黑在后面紧追高呼:“别跑,别跑,小心摔着,小心摔着。”

    然后在他的身后,又追着一群骑马的太监护卫,同样的大喊别跑别跑小心小心,让这次行军不再寂寞,让这草原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每日行军,两人都要腻腻歪歪,晚上宿营,兰兰的帐篷外总有幽灵晃动。时不时帐篷里探出个脑袋,两个人就隔着帐篷卿卿我我,时不时魔爪还伸进帐篷里,场面那是十分的辣眼睛。

    但即便这样,十几万大军,就好像瞎子一样视而不见,继续前进。

    大军的行动速度很快,在再次给兰兰展示了瀚海的壮阔之后,大军接近了三布勒川,大王子的王庭。

    然而,就在瀚海出口,却被大王子的五万精锐挡住了去路。而除了五万精锐之外,还有那全民皆兵的近百万的牧民。

    他们早已经在这里结寨,准备死守据敌。

    这里左面是瀚海沙漠,右面是茫茫隔壁,只有此一条通道通向王庭。

    在这座如同城市一般的大营前面,是密密麻麻的壕沟,是布满尖刺的木桩。

    而在这木桩壕沟之后,是那严阵以待的蒙古精锐。

    看到这样的敌情,吕谋下令:“马老英雄。”

    马万年立刻出列:“草民在。”

    崇祯下旨,因为吕谋婚事,而罢免了马家秦家所有子弟的官爵,成为庶民,却又默认马家统帅一万五千白杆兵,给他定性为土司义勇。

    为此,一万五千白杆兵统帅,还是秦夫人的孙子,兰兰的父亲马万年。而他却自称草民。

    而吕谋直接称呼他为老英雄,毕竟,对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还是必须随时展现自己的尊重的。

    否则兰兰腰间那堪比红娘子宝剑的狗腿刀,分分钟教你什么是孝道。

    惹不起,真的惹不起。

    带着微笑陪着小心:“马老英雄,您看您的兵,能不能翻越眼前壕沟?”

    马万年打量了一下,然后充满信心点头:“如履平地。”

    “您看您能不能率领白杆兵,对敌人的营寨发动一次试探性的进攻?”

    白杆兵是客军,得商量着来。

    马万年毫不犹豫的点头:“草民遵旨。”(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